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数学负数的教案【汇编4篇】
好文供参考!1/25数学负数的教案【汇编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数学负数的教案【汇编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第一篇】教学目的: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0-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二、新授:(一)教学例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好文供参考!2/252、出示例3:(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和-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处,应如何运动?(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二)教学例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好文供参考!3/25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7、练习:做一做第3题。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4、5题。2、练习一第6题。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四、全课总结(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第二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负数。通过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体会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另外,在练习中好文供参考!4/25还安排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对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京时间的其它地区的时间等。设计理念: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教学与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的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要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这才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精髓。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为此学生很容易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好文供参考!5/25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出示例1:宜昌、哈尔滨的温度。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宜昌是零上16度,哈尔滨是零下16度引导:宜昌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6℃(+16℃)-16℃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小结并板书:“+16”这个数读作正十六,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6的前面加一个正号,“+16”也可以写成“16”;“-16”这个数读作负十六,书写时,可以写成“-16”。通过“零上16摄氏度”和“零下16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16”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二、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好文供参考!6/25示取款预存款吗?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小结: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2、归纳正数和负数。通过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师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分?小结:像+16、19、+2000、、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16、-、-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三、反馈练习:(1)完成第4页第1题。(2)完成第4页第2题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3)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题。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好文供参考!7/25提问:①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2、3题。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负数的客观存在,初步具有了负数的数学思想和学习了表示负数的数学方法,认识到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客观存在和非常广泛的。第二课时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7页例3、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好文供参考!8/25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设计理念:在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时,明确两层含义:一是所有负数小于0、小于正数;二是负数之间的比较,即值大的反而小,值小的反而大。总之,利用数轴来比较它们的大小,是最直观和有效的。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通过活动情境,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同时借助数轴来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教学重点: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教学过程:一、旧知孕伏:好文供参考!9/25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0-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复习旧知,为探究新知作孕伏]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3: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2、出示例3:(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3)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好文供参考!10/25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什么数?从0起往左依次是什么数?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和-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和-处,应如何运动?[学生通过观察数轴上的点的对应数,很直观的体会到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3、反馈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通过练习,巩固新知](二)教学例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学生通过对温度高低的亲身体验进行交流、比较和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三、巩固练习:做一做第3题:好文供参考!11/25四、全课总结(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负数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如果不引入负数,这些问题将无法表示,也无法解决。以此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第三课时负数的练习课教学内容:负数的练习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页的练习一第4、5、6、7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通过练习一第4、5、6、7题,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已达到巩固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的目的。设计理念: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通过师生双边活动、生生合作,相互启发。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巩固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目的。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认识负数,理解正好文供参考!12/25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学生与学生相互合作与启发,反复借助数轴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很容易达到巩固负数的意义,正确理解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能熟练的比较大小的目的。教学重点:巩固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教学难点: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能认读负数,会结合具体的量进行大小比较,懂得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2、培
本文标题:数学负数的教案【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86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