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我国城市蔬菜质量安全政府监管框架的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城市蔬菜质量安全政府监管框架的研究姓名:余浩然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周德翼20060501我国城市蔬菜质量安全政府监管框架的研究作者:余浩然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相似文献(3条)1.学位论文雷雨我国生鲜蔬菜产业纵向协作研究——来自食品安全管理的视角200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最近几年,我国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依然普遍,食用蔬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出口贸易纠纷同益增多。如何保证蔬菜安全,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也是增强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做了大量的理论思考和经验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大致地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基础研究,主要是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来解释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另一类是应用上述理论的行为研究。这些研究具有两方面的共同特征:(1)研究的焦点都是经验性和信用性的食品安全:(2)都是基于两个核心的概念: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和面对:第一,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少被讨论。同时,是什么决定了给定的信息结构?第二,对生鲜蔬菜流通中纵向协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而销售环节中,因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也会对纵向协作关系产生巨大影响,而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我们认清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以及选择有效的治理结构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本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应用模型演绎法、比较制度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法和归纳法,考察了我国蔬菜品质安全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探讨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背景下,生鲜蔬菜产业的组织结构将会发生何种变化,以及何种纵向协作活动有利于生产安全的生鲜蔬菜,并研究了政府可以为组织结构变迁提供何种制度环境。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蔬菜品质的信用品属性是目前我国蔬菜品质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蔬菜的品质属性包括很多内容,如外观、口感、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生产环境和过程等,而且很多属性,如农药残留和生产环境等具有信用品特征,消费者对这些特性即使在消费之后也无法了解。此外,如果缺乏适当的诱因,蔬菜生产经营者也没有激励去发送品质信息,这将使生鲜蔬菜市场长期保持在低质低价的状态。(2)为了将蔬菜品质传递给消费者,高能力蔬菜企业需要发送高成本的信号才能将自己与其它企业区分开来,这使得企业倾向于将产业链向前延伸进入销售终端;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生产出高品质的蔬菜,蔬菜企业倾向于采取更紧密地后向协作生产方式,以控制蔬菜品质。(3)各种蔬菜品质信号,并不能自动确保蔬菜的安全,只有品质信号具有了信誉,消费者会以此类信号作为购买的决策依据。特别地,由于国家制定的认证存在“搭便车”现象,使得一些认证失去了信号价值,消费者更倾向于将品牌作为品质信号来接受。2.期刊论文吕志轩.LVZhi-xuan我国的蔬菜安全问题:一个产权经济学的视角-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保证蔬菜质量安全既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也是增强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本文利用产权经济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的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作了一个新的审视.文章认为由蔬菜安全属性的信用特征造成的产权得到完全界定和转让的困难是目前我国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未被界定的产权被留在了公共领域,在局限下争取最大化的交易双方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攫取公共领域中的有关产权,结果是我国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不断下降直至最低水平.同时这也是在目前的交易特征下,卖方所能提供的最高的蔬菜质量安全水平.3.学位论文樊孝凤我国生鲜蔬菜质量安全治理的逆向选择研究——基于产品质量声誉理论的分析2007蔬菜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者基于效率目标的技术追求,在生产上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造成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2001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角度,以博弈论为工具,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系统的实证分析,在逻辑推演基础上,拟弄清我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经济逻辑,从而能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的现状,在纷繁复杂的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系统工程中找到问题发生的关键变量,为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找到一个省力、有效的着力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解释“我国蔬菜农残普遍超标”的现象为逻辑起点,以信息不对称为主线,分析了我国生鲜蔬菜市场逆向选择的形成与表现、我国生鲜蔬菜市场逆向选择风险的规避与政府干预失灵、对如何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的经济理论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Shaprio经典质量声誉模型的改进,得出结论:逆向选择导致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应主要通过市场声誉机制治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定性地归纳了影响蔬菜生产经营者声誉的一些主要因素,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从消费者的角度,以实证方式对影响蔬菜生产经营者声誉的这些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应用概率单位模型发现目前影响蔬菜生产经营者声誉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规模大小和蔬菜是否被认证两类。最后,本文还得到了下列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论:(1)蔬菜农药残留的信用品特性产生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引起逆向选择,导致蔬菜市场出现市场失灵。这是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普遍超标的根本原因。(2)在我国蔬菜安全监管中,政府政策执行者具有“经济人”特征,“经济人”特征决定政府会主要监管蔬菜的经验品属性,从而导致政府干预失灵。这比较客观地揭示了政府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逻辑,为修正现有的政策、制定有效的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政策提供现实依据。(3)零散的、“原子式”的蔬菜生产经营结构是治理我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的最大障碍。没有蔬菜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就不可能有蔬菜的质量安全。此结论在大量、广泛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并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发现。此结论能为政府对蔬菜生产经营结构进行调整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为政府如何制定和执行蔬菜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提供着力点。(4)现实经济中,在有第三方干预的条件下,有限理性的消费者仍然会根据蔬菜零售商声誉来判断蔬菜质量是否安全,声誉机制在信用品市场上仍然发挥作用。现实经济中,人都是有限理性的,我们通过大量而翔实的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包括案例研究分析证明了此结论。此结论可为我国如何建立蔬菜质量安全长效机制而进行蔬菜市场体系创新与改革提供一个方向——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的治理应该首先着眼于市场声誉机制来解决。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dab65ae3-b2a7-42b1-9fcd-9e0c00864621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1日
本文标题:我国城市蔬菜质量安全政府监管框架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2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