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姓名:吴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经济法指导教师:孟军20090415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作者:吴华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相似文献(4条)1.期刊论文夏萍萍.张宝元.刘双从奥运食品安全保障浅析食品监管模式-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9,16(4)作者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食品安全保障情况,结合我国目前食品监管模式特点,对我国的食品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成熟的监管经验,对今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建议和展望.2.期刊论文万新周美日等国的食品监管模式-决策与信息(上半月)2007,(9)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都在下大力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美日等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高效监管体制的成功实践值得借鉴.3.期刊论文胡泽平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监管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3)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政府监管体制庞杂、消费者监督乏力等造成了国家食品安全控制系统能力的欠缺.在比较多部门分工监管、单部门主导监管、专设部门独立监管等食品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可通过引导企业诚信建设、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完善政府及部门间的协同体制、搭建消费者反馈平台等来构建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的长效机制.4.学位论文平萍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与效果评价2006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从2005年1月起,作为全国的唯一试点,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参照美国FDA运行模式实行体制改革,将原来由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所)负责的食品流通和消费环节以及保健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职责,划归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本文力求通过调查上海市、区两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现况、职能、运行模式以及在实际运行中的成效,选用监督检查、监督抽检、快速检测、行政处罚、食物中毒发生情况等几个方面的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分别统计并加以比较,分析评价体制改革前后全市食品监督执法效果以及2005年区县食品药品监督所之间监督执法效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合理建议以供政府部门和食品监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一、改革后原有体制中存在的有些问题得到解决或有所好转1、基本理顺食品监督体制,实现垂直管理经本次食品监督机构现况调查,现行的食品监管模式采用市、区二级机构垂直管理,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基本实现由一个部门为主、多个部门协作,有效避免原有监督体制中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等现象。垂直管理有利于人、财、物的统一配置。2、监督人员整体素质和执法监督技术含量得以提高,财政投入加大本次调查的市、区二级食品药品监督所监督员配置上,已逐渐向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综合性靠拢,总体而言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专业结构有待调整,监督人员严重不足。新形势下,食品监督机构人员配置不仅需要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还需要法律、检验、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形成一个具有综合性、专业结构科学、“一专多能”的监督员队伍。将市、区二级食品药品监督所做比较,市级食品药品监督所的监督员学历、职称较高,年龄更轻,在人员专业和结构比区县食品药品监督所更为合理。而区县基层食品药品监督所人员最多(占全部人数93%),直接监督管理的对象数量众多,承担的监督任务更重。因此,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在人才培养上应向基层倾斜,提供更多资金与机会,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固定资产配置方面,2005年体制改革后投在现场检测设备上的费用远远超过2004年,约850万元,是2004年的将近14倍,3、体制改革后监督力量得以集中,全市食品监督执法效果有所好转。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监督管理、食品监测、行政处罚三个方面,选用年监督频次、食品抽检合格率、快速检测合格率、年行政处罚率、年食物中毒发生率等lO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食品监督体制改革以后,2005年全市食品监督执法的综合效果优于2004年。4、食品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对体制改革予以肯定在食品监督机构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中,运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分层抽样,分别选取了位于市中心、市郊结合部以及郊区¨个区县食品药品监督所以及市食品药品监督所,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工作人员进行体制改革后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其中既有监督执法人员(包括中层干部),也有后勤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其中,61.1%的工作人员认为食品监督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十分必要;有77.9%的人认为体制改革食品监督职能平移后,食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对本次食品监督体制改革持肯定态度(尤其是单位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改革以后受培训机会增多,监督执法水平有提高;认为体制改革成功之处在于:属于垂直领导,有利于人、财、物统一调配;在检测设备、执法取证设备投入上有明显增加;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二、改革后,原有体制中有些问题仍未得到解决l、政府关于食品监督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食品卫生方面涵盖的法律法规数量众多,涉及的监管部门也多。部门与部门之间、法律条款之间往往存在漏洞和分歧,给食品监督工作带来很大困惑,政府有关政策法规的配套急待建立、健全。2、监督员严重不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640万[28],照此计算,我市应配备监督员1978名,而统计至2005年9月底,我市食品监管人员仅有653人,监督人员配备不到国家2000年预防保健标准的三分之一,人手严重不足。新的监督体制下仍未得到解决。在对食品监督机构工作人员满意度的调查中,62.4%人认为到人手不足。3、监督员未能按照公务员系列管理在食品监督机构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中,67.5%人认为到食品监督员未纳入公务员系列管理是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不足。4、职工福利未明显改善在食品监督机构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中,60.2%人认为食品监督员的职工福利未明显改善。三、改革后食品监督体制中产生了新问题1、食品药品监督所与卫生监督所以及与技术监督局之间出现监管职能交叉和混淆对300平方以上餐饮单位出现了卫生监督所和食品药品监督所共同实施监管的局面,监管职能上重复和混淆。食品药品监督所与技术监督局之间也存在交叉和混淆,造成国家检测经费和监督人力的重复与浪费。食品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鉴于食品药品监督所已实现平稳过渡,有能力承担起对生产加工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为避免职能发生交叉和资源浪费,建议早日将我市食品生产加工职能划归到食品药品监督局,进一步理顺关系,实现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统一监管。2、执法车辆紧缺体制改革职能转移后,执法车辆未相应从卫生监督所平移至食品药品监督所,而由于牌照等限制又不能及时增添新车,使执法车辆数量从原先139辆减少到45辆。3、部分办公用房未落实体制改革职能转移以后,全市很多食品药品监督所无正式办公场所,只能临时租借,办公环境相对较差。办公用房和执法车辆紧缺是目前影响监督执法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障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协调予以解决。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392790b5-dd81-4be8-baf8-9e3d011f093e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9日
本文标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2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