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实用三下数学教学计划大全4篇
参考资料,不熬夜1/19实用三下数学教学计划大全4篇【预览】此例优秀文档“实用三下数学教学计划大全4篇”是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三下数学教学计划篇1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二年级(50)班学生58名,通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们都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于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仍有个别学生的行为较为散漫,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甚至有懒作业的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参考资料,不熬夜2/19都不太好。在本学期中必须进行积极引导。本班优秀学生数不多,差生的面较广。在这两个层次上需要今后赋予更多的爱心,并加强辅导。1.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2.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3.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4.初步建立两个计量单位:1厘米与1米的长度概念。5.认识钟表:形成1时、1分、1秒的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6.学会用方块图表示数据。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册的教学内容如下:1.数与代数:乘法的含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含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实际问题、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时、分、秒的认识。2.认识图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图形的直观认识。线段的直观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子量线段和物体的长度。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南、北、西、东等方向的认识,从前、后、左、右观察物参考资料,不熬夜3/19体。3.统计与概率:用方块图收集和描述数据,简单文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4.实践与综合应用:快乐的假日活动、有趣的七巧板、量一量、算一算、田园风光。教学重点:熟练地用1-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教学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的特征,并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首先,集中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乘法口诀仍采用小九九。让学生在理解乘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乘法口诀。第二,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第三,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调整乘法参考资料,不熬夜4/19口诀的教学顺序。第四,教学每部分乘法口诀时都将所有相关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诀表的两边,既便于学生理解一句口诀可以用于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同时,安排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第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掌握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注意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并且注意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通过本期教学,本班学生数学成绩力争达到及格率参考资料,不熬夜5/19100%。教学内容课时认识乘法(4课时)乘法口诀一(18课时)认识图形(5课时)认识除法(8课时)口诀求商(一)(6课时)厘米和米(6课时)位置与方向(5课时)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20课时)时,分,秒(5课时)观察物体参考资料,不熬夜6/19(3课时)统计与可能性(5课时)期末复习三下数学教学计划篇2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资料,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善评价学生的方法。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必须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可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一样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发展。参考资料,不熬夜7/19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初步认识角,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明白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构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4、能辨认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应对称现象。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参考资料,不熬夜8/19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经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初步构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进取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参考资料,不熬夜9/19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此刻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资料,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当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本事和逻辑思维本事。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本事和解答应用题的本事,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资料的理解。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参考资料,不熬夜10/19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简便,觉得扎实。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三下数学教学计划篇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能进行米和千米简单的化聚;2、培养学生估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千米概念的建立。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小到大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那如果要测量骆驼到宁波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1、师:谁知道绕我们学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那跑5参考资料,不熬夜11/19圈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确吗?为什么?得出:1千米=1000米2、谁来读一读:读时区分1千米和1000米个别读、全班读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1千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表示?(1km=1000m)4、绕跑道跑5圈是1千米,从我们骆驼小学到堰头王车站老师测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从哪里到哪里也大概是1千米。5、1千米是这么长,那谁来估一估从骆驼到贵驷大概是几千米?(3千米)(二)千米与米的简单化聚1、那3千米=()米呢,你是怎样想的?(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千米,所以是3000米。)个别说,看书上的想法,自由读一遍,全班读。2千米500米=()米,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化的?参考资料,不熬夜12/19(想:2千米是20xx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个别说,把想法说给同桌听。2、试一试:8千米=()米6千米20米=()米做于纸上,投影仪上反馈,指出易错处,6020米中的“0”容易落下。选一题说说想法。3、刚刚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错,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师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4000米=()千米(想: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4350米=()千米()米(想: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4、试一试:6000米=()千米5830米=()千米()米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的作业本不小心打湿了,有些字看不清楚了,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把它补上去吗?冰箱高140()。甬江大桥长约588()。参考资料,不熬夜13/19从骆驼到宁波的距离大概是14()。2、真厉害。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也在学习“千米的认识”,它们学得怎么样呢,
本文标题:实用三下数学教学计划大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66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