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爬山虎的脚教案【通用4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通用4篇】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师应该注重教案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授课效果。您在寻找好文章不妨看看“爬山虎的脚教案【通用4篇】”,请记得收藏此页以免失去有用信息!爬山虎的脚教案【第一篇】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四、学习第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五、发散思维。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爬山虎的脚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难点】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朗读指导、学法:自学、汇报交流、朗读比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计划】2课时【预习要求】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2.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教学程序】第一课时【教学主要内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第二课时【教学主要内容】1.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2.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板书设计】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叶圣陶修改文章(文品)一丝不苟请我做客(人品)平易近人给我印象堪称楷模【知识梳理】爬山虎的脚教案【第三篇】一、教师导入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本课是围绕哪一个意思写的呢?(围绕爬山虎的脚写的)从哪儿看出来的?(题目)默读课文,想一想哪几段是围绕爬山虎的脚的。(二、总结“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爬山虎这种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为绿化祖国,美化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一般看到的只是那满墙碧绿的叶子,从小到大,从红到绿,又从绿到红,最后掉光。有人也曾感到奇怪,不知它们为什么能那样牢固地铺在垂直的墙壁上,不管多大的暴风雨也不会把它们打落下来。但却很少有人扒开那密密的叶子仔细观察研究一下。本文的作者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写出了这样生动有趣的文章。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要写爬山虎的脚,选择了哪些内容呢?请三个同学分别读5自然段,大家想:每段主要说了什么?1分小组讨论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请各组选派代表说一说:第3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什么样;第4自然段写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第5自然段写了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3作者选择好了要写的内容,还要安排好写的顺序,这样才能表达得更清楚,更有条理。本文的作者是怎样安排顺序的呢?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默读第3自然段,共有几句话。(2、这6句话分别说了哪几个意思?(一、二句写了作者发现爬山虎有脚;三、四句写了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和形状;第五句写了爬山虎脚的颜色。)3、指导朗读:当作者发现爬山虎是有脚的,知道了爬山虎之所以能在墙上爬的秘密后,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非常惊喜。)1学生小声练习读出惊喜的语气。2教师范读:第一句中“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要读出疑惑的语气。第二句中“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尤其是“有脚的”三个字语气更要强烈。要通过看图或投影让学生清楚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什么地方。弄清“茎”、“叶柄”、“反面”这几个关键词语的意思。要给学生直观印象。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加上手势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学生看图加深理解,产生直观印象。作者在这里还用了一个比喻:“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换句话说:爬山虎的脚就像六七根蜗牛的触角;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的脚什么样。6、爬山虎的脚是什么颜色的?(像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形状和颜色。8、再请两个同学读这一自然段,要读出语气。(第二句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后面几句要读得像解说员一样,介绍要清楚。)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请一个同学读第4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同学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爬山虎的脚是怎么往墙上爬的。)全班一齐读一读。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4、请两个同学用动作演示:面向黑板站好,用手巴住黑板,然后十指弯曲,手臂和身子慢慢贴到黑板上。再用同样的动作一下一下往上爬。全班同学齐读(或背诵)这一部分。说说“手指、臂、身子、黑板”在演示中好比是什么。5、每个同学都要边背边演示动作。当两种事物很相像的时候,就可以用比喻句来形容。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改成比喻句。(爬山虎那细小的脚就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把比喻句中的“就像”换一个词,句子内容不能变,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练习说句子。(“好像”、“像”、“犹如”、“如同”、“像……似的”)五、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看投影:1填空。2回答问题:①“灰色的脚”指什么?原来是什么颜色?②从哪儿能看出爬山虎的脚扒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再读课文三、四、五段,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爬山虎的脚的?从全文来看,作者是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个意思来写的,但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爬山虎的叶子(分小组讨论)原因有三:熟悉。2、爬山虎这种植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和对人类最有贡献的部分就是叶子。3、用叶子来衬托爬山虎脚的重要,如果没有爬山虎的脚,就不会有绿得那样新鲜,看着那样舒服,铺得那样均匀,荡漾得那样好看的绿叶。爬山虎的脚教案【第四篇】设计理念: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由课内到课外,开拓学生的语言思维,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去体会语言文字,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才能收获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体会新词意思。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1、揭题,读题。学习“虎”的笔顺。2、直观感知爬山虎。课件显示图片,学生欣赏,可以边欣赏边说与图片相关的话。3、初读全文,读准生字的音,体会新词的意思。4、读读典型的生字和新词。并交流“叠”的书写特点。5、说说此时心中的爬山虎。(图片感知和文本阅读之后,一定会对爬山虎产生新的感受。)8、叶圣陶爷爷是如何经过自己长期细致地观察,通过自己形象逼真的描写,来介绍爬山虎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9、学习句子:“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随机讨论:你认为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10:学习句子:“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随机讨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爬山虎叶子还独特在哪里?)11、过渡:哦!怪不得“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12、阅读了上面这些恰切真实的文字、逼真形象的'描写,让我们对作者叶圣陶爷爷产生了油然的敬意,为什么呢?13、齐读第二自然段。16、实样观察爬山虎。可以在自家周围、居民小区、公园等地方仔细观察爬山虎。
本文标题:爬山虎的脚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14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