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一去二三里_一去二三里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1/11一去二三里_一去二三里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分享的“一去二三里_一去二三里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一去二三里【第一篇】1.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王国的所有朋友。今天让我们带上这些拼音朋友离开拼音王国,朝生字王国的方向出发,去认识更过朋友,请各组坐上自己的火车,比比哪一辆火车开得快。2.用开火车的形式复习全部的拼音。1.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汉字王国的大门了,哇!这里真美丽。(出示本课挂图)大家看到什么了?谁来当当导游,把这里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学生观察图后,说说景色)2.这里还有一首童谣来介绍这个美丽的地方,现在我们请拼音朋友来帮忙一起去认识它。a.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己试读童谣。b.这首童谣的名字是什么?2/11c.请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d.哪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怎么认识的??哪些是在拼音和朋友的帮助下认识的?1.我们一起去认识生字朋友(出示生字卡,全班齐读,重点引读四、十、三)2.拿出你们的生字卡片,小组讨论一下要怎么分,为什么要这么分?3.汉字朋友其大家去他们的家里做客,我们一起去吧。瞧!车来了,我们把汉字朋友送上车(出示画有汽车的图案,在上面打上方格,让学生根据童谣给生字安排位子。)4.解释“里”在童谣中的意思。5.路上的景色很美,大家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把美丽的景色读出来。6.终于到了汉字朋友的家了,但是他们在路上跟老师说,他们想跟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交朋友,所以他们要考考大家,大门有一个机关,只有通过才可以进去。(出示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出示田字格,用儿歌来介绍: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来帮它,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2.指导书写。网友讨论:3/11我上这课时就试过,效果更好一点,而且学生更能方便记忆课文,以上只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发现,不知道对不对,请多多指教。曲曲:同意焰火的意见,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愉快识字的,把识字和读韵文更好结合就更好了。一去二三里【第二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诵读课文。难点:把图中的事物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分辨“八”和“入”。2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去,你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请看课本上给我们带来的这幅美丽的图片。2、根据画面提问:你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3、提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这幅相配的童谣“一去二三里“板书课题,领读课题。(解释“里”)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4/11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可以同桌互相帮助)2、再读课文,用圈圈出文中的生字。2、全班交流,检查自读情况,分句读分句纠正:1区分“四”、“十”的读音。2找一找诗中其它的平翘舌音的字。3读准“烟”、“亭”。3、请学生读诗:谁把古诗连起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三、图文结合,诵读古诗1、示范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节奏。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还看到了什么;2谁最喜欢远处景点,请你读。适时点评句中的停顿,并结合实例理解“里”。3小朋友,再往远点的地方看,看到了什么呀?俯下身子又看到了什么?根据回答适时评价:“听了你的诵读,我看到了美丽的亭台,鲜艳的花儿,真是美极了!”4小山村的景色这么美,让我们再放眼看一看吧!(集体朗读古诗)四、用生字卡片初步认读生字,提出要求写的三个字。五、巩固生字1、我会认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5/112、我会记:1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2交流形近字的异同:“八”和“入”。3、拓展延伸:找找周围哪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一、认识田字格,指导写字1、认识田字格: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各部分名称。2、认识笔画“一”:介绍名称,范写并讲述书写要领导。学生书空,跟读并练写两三个。3、指导写字: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从横的长短变化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两方面来说。)2说一说,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3示范写出“一、二”,边写边讲述要领。(让学生在书上描红一个,练写一个,注意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4让学生交流“三”怎么写。(引导学生说出“三”字的先后顺序,长短变化,描红、临写。)二、复习背课文1、全班齐读课文,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2、自由读,要求试背课文。3、借助图片背课文,4、引导学生自由配上动作背课文。三、扩展活动6/111、读绕口令,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2、我会用:1老师出示卡片,会读的同学上台接过卡片带着大家读生字两遍,并读含有生字的诗句。2图选字填空:出示四条鱼、六支笔、三本书、十朵花等图片,图片下为相应的词语,指名先卡片填空。板书设计:1地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去二三里【第三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作者:邵康节翻译: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7/11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作者简介: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宋仁宗皇v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v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v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v中赐谥康节。一去二三里【第四篇】1、学会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优美意境。2、愿意用吟、唱以及打节奏等多种方式来学习和表现古诗。3、感受学习古诗所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课件ppt、节奏卡、数字卡片8/11一、数字游戏,激发兴趣。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数字宝宝,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好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认读)2.玩数字游戏:看数字拍手、给数字排队等2.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宋朝,有个名叫邵雍的人,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小山村,看到了山村美丽的景色,而且和这些数字有关。让我们一起跟着邵雍去欣赏一下小山村的景色吧。(欣赏视频)3.提问:在这段视频里,你看到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随着视频的播放进行小结: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有山有水,走过去二三里路就到了。住着四五户人家,正是烧饭的时间,家家户户的烟囱飘出了一缕缕炊烟。小山上有六七座美丽的亭台,很别致,再加上盛开的鲜花,小山村显得更加迷人了。二、学习古诗1.初次欣赏古诗教师:邵雍看到这样的美景,非常开心,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一首好听的诗歌,题目是“山村咏怀”,又叫“一去二三里”。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古诗是怎样的。(放视频课件,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山村的美,感受诗歌)。提问:你听到了些什么?2.再次欣赏古诗提问:你有没有发现这首古诗里面有一个小秘密?(里面有1-10的数字)教师小结:诗人把数字巧妙地融入古诗,表现了山村美丽的景色,好像一幅美丽的画一样,而且这首诗朗朗上口,非常好听,一起来朗诵一遍。3.请个别幼儿朗诵一遍。4.配上节奏9/11朗诵古诗。教师:小朋友想不想试试,边拍手边念这首古诗呢?教师示范边拍手边念古诗,幼儿朗读古诗。出示节奏卡,xxxxx|xxxxx|xxxxx|xxxxx|集体按照节奏卡边朗诵古诗边打节奏。教师:小朋友表演得真不错,想不想换种表演方法呢?请幼儿两个人一组,xx节奏时两位小朋友相互击掌,x节奏时自己拍手。三、学习演唱歌曲1.教师:今天我们还要来试试把这首古诗编成歌曲,好吗?我们听过一首《柳树姑娘》的歌曲,今天老师把古诗唱进这首歌曲里,听听好听不?2.教师随《柳树姑娘》的伴奏带唱歌。提问:“好听吗?”“你听到老师唱了几段?“你听到老师唱这首古诗时和以前唱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时是念的,有时是唱的)教师:歌曲第二段是念的,叫说白,因为是很有节奏的,所以叫有节奏的说白。3.教师再次完整示范一次。4.集体学唱歌曲。5.请能力强的幼儿念说白,集体演唱。四、结束部分请幼儿打击小铃边念说白,随乐曲伴奏演唱歌曲。一去二三里【第五篇】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小学教学比武说课教案。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学《一去二三里》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学程序的安排四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10/11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涌动着新奇感,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但少数学生也可能不会读。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识十二个生字,教案《小学教学比武说课教案》。(一至十及去和里)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生字卡片;课件。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出示一至十、我已经认识了哪一个的形式,读一读,说说怎么记的,组组词,说说话,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11/1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指名读,请其他小朋友来评一评,提提意见。重点读准:里、烟村、亭台。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老师在范读时哪些停顿的时间比较长。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问学生:找一找诗中的句子在图中的什么地方体现?然后同桌合作,一生读诗句,一生指图。读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问题?借助插图理解亭台、六七座、烟村、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让不懂的小朋友抛出问题,其他小朋友想办法解决,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探讨问题,理解诗意。觉得这首诗美吗?那么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来,好不好?总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使朗读教学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文标题:一去二三里_一去二三里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43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