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 结题报告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立项号2019XKT-XXSX124课题名称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负责人张香妮所在单位西安市莲湖区工农路小学结题报告关键词应用意识培养教学实践结题报告摘要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师对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认识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数学内容单一,仅学的是“课本上”的数学,对于学生而言,“数学”和“生活”是两个概念,没有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认识不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没有体会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当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也没有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基本经验和学习方法,在数学应用意识方面尤其需要培养,必须在教师有目的的专项训练下,提高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捕捉数学应用的敏锐度,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发展小学高段学生应用意识,形成思维习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此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出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策略主要是--宏观组织素材、数学应用生活。通过开展不同的数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应用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应用价值,最终达到用数学知识解释现象或解决问题时,明确解决方式,解决步骤,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能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应用技能,增强了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界定(一)课题背景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本身的要求,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养成自觉地用数学观念看待、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再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师认识不足的现象,忽视了数学应用意识的价值,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了应用价值的同时,要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最终达到用数学知识解释现象或解决问题时,明确解决方式,解决步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反思,合理修改,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学生学习数学内容单一,仅学的是“课本上”的数学,对于学生而言,“数学”和“生活”是两个概念,没有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认识不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没有体会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当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也没有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基本经验和学习方法,在数学应用意识方面尤其需要培养,必须在教师有目的的专项训练下,提高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捕捉数学应用的敏锐度,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发展小学高段学生应用意识,形成思维习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二)应用意识的内涵1、数学应用意识是主体通过掌握的习得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数学的视角自主地观察感知、分析事物和现象,再借以数学的专业特点,如数学语言、推理、知识和思想方法等,来翻译描述、理解和解决所面对问题的一种倾向性心理活动,它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意念方向。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l版)》中关于应用意识的表述: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世界中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研究、表达都是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应用。作为数学学科,四大领域都融入了应用意识的培养。其中,“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是最利于发展和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小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要落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必须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实际经过,才能让学生理解它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丰富情境,让学生在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主动地完成对数学的“再创造”,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应用意识的发展。二、理论依据及意义1.“从做中学”教学理论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从而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杜威还指出,估量一个经验的价值的标准在于能否认识经验所引起的种种关系或连续性。“一种经验,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能够产生和包含任何分量的理论(或理智的内容),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首先,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构建有效的、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课堂氛围,实行协作学习开发学生差异资源,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个性的发展和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3.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是儿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问题并建构自已的意义。基于这个理论,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意义学习才是科学的、生动活泼的、积极思维的、高质高效的学习,教学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上,检验教学是不是科学,其实际标准就在于看它是否使学生产生了有意义的学习,这一点,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必须予以重视。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一)研究目标: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升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业务水平。2、让学生在做中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形成“学以致用”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的观念、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二)研究内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三)研究方法:1.运用群体优化法: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研究资料,有分有合;2.调查法: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手段搞清目前高段小学生在数学应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找出原因,制订有效的训练方案;3.资料法: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借助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实践研究,为课题研究丰富背景资料,更新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4.培训学习:安排部分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参加新理念培训与观摩课学习,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教育思想;5.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及时撰写阶段性小结,用心参加各类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教研活动,在校内开展公开课观摩学习。边实践边反思,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认识过程,形成一定的分析处理方法。(四)研究步骤及过程:本课题研究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阶段来完成。每个阶段的研究任务具体、研究方法明确。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疫情对教学工作造成的影响,及时对研究计划进行了调整,让研究内容和研究进程变得更为合理,现将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准备阶段(2020年4月―2020年9月)本课题从2019年3月起,就进入进入思考酝酿,在正式立项之前,一直围绕着课题研究内容在进行准备。(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实验班级和教师。(2)加强学习,全体成员完成理论学习,查阅了关于应用意识的相关文章。2.实施阶段(2020年10月—2020年4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研制、发放师生调查问卷。2020年10月—11月,研制出师生问卷,通过纸质调查问卷和问卷星完成调查。35名小学数学教师、204名高段学生参与调查。(2)课题研讨会。2020年11月6日下午,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录播教室召开了《调查问卷研讨会》会议。主持人为每位课题组成员颁发了聘任书,向大家汇报了目前课题研究的进程。完成教师问卷调查分析1篇、学生问卷分析2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问卷分析对比。(3)课题研究实验。2020年12月3日上午,课题组成员张香妮、桑茜、孙娟在西安市莲湖区远东二小进行区本级研修,张香妮对远东二小冷霜老师执教的公开课《搭配中的学问》进行了指导、点评,启发到会的150余名教师关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应用意识的培养。2020年11月-12月,设计了主题实践活动,后来经过班级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基础,适时进行了调整,在实验班级陆续进行了实践活动,收集学生作品近百件。2020年12月,课题组进行了应用意识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桑茜执教《百分数的应用(四)》,孙娟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全体组员参与磨课、听课、评课。2021年1月,召开课题中期研讨会,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一起回顾工作,解决疑惑,分享经验,提出深入思考的研修要求。2021年3月-4月,继续进行实践研究,提炼观点,着手整理教育叙事、随笔、论文等研究成果的呈现。3.总结阶段(2020年5月)(1)成员对本组研究资料进行全面分析(2)成员对课题资料进行分类整理。(3)主持人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四、研究结果与成效1.理清了应用意识的概念,理解课题的意义,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2.初步提炼出了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应用意识的有效策略,并在学校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检验、修订、再提炼。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策略主要是--宏观组织素材,数学应用生活:(1)纵向拉伸教材内容,助力学生构建认知体系。(2)横向提出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考。(3)多向拓展主题资源,深化学生经历体验。3.课题组共有29项课题成果,包括调研报告6篇,教学设计5篇,论文7篇,教学随笔8篇,教育叙事2篇,案例1篇。其中张香妮的论文《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在《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5期发表,有21项课题成果在西安市优质资源平台的课题博客中进行了博文发表。五、存在问题及改进一开始,课题组成员对于活动开展时学生参与度不积极有点着急,我们坐下来交流时深究原因,发现原因有两个,一是有的学生觉得这是任务,是学习之外的“负担”,所以不肯踏实完成;二是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对于具体怎么做有困惑。于是我们积极调整了策略,首先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将实践活动任务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对于如何完成此项活动进行了步骤的梳理,并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认领自己擅长的部分,再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活动。同时优化评价激励措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评比,让学生更使命感和荣誉感,有效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由此,我们在后续制定活动时,都会注意考虑学情,适当进行具体而详细的指导,打消学生的为难情绪,使学生以在“玩中学”的态度,完成探究,训练其应用数学知识、方法的意识。第二,我们在提炼观点时有困难,大家平时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做了很多教学实践,包括研讨课、主题实践活动等,在整个过程中有碰撞、有调整、有思考、有收获,这些生动鲜明的实例历历在目,可在中期课题研讨会布置安排后期工作时,大家都不那么“敢作敢当”了。关于这点,我在中期报告中也提到过。那怎样才能让大家“满肚子的蝴蝶飞出来”呢?我们通过请教名师、咨询课题专家、网上搜索,再坐到一起交流,最终确定了“突破难关”的方法,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聚焦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和外延,从“概念”再出发;二是查阅相关指导如何做课题的书籍,学习别人的经验,进行参照对比;三是分析自己的困惑具体出现在哪个层面,到底是没有深入思考?还是逻辑关系理不清?还是语言表达有障碍?找到症结所在,改进的方向就清晰了。总之,我们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去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凝聚力量,不断成
本文标题: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 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50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