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佛山市禅城区档案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1/13佛山市禅城区档案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佛山市禅城区档案馆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计划发布时间:20xx-02-13来源:禅城区档案馆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禅城区档案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新发展理念,守初心、敢担当、找差距、抓落实,推动全区档案、史志事业迈上新台阶。20xx年主要工作一、坚持党建统筹引领,新时代党的建设全面进步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建设统领档案、史志事业发展,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全馆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严肃的政治态度、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检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20xx年,班子成员集中学习研讨20次,支部党员集中学习讨论6次,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坚决维护,切实担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二、坚持依法履职尽责,各项业务建设根基持续夯实(一)档案、史志资源体系建设日趋完善1.持续做好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印发《佛山市禅城区档案馆关于做好20xx年度档案移交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类进馆档案的接收要求。全年共接收50个单位的档案1728卷、25094件、照片65张、图书资料6本,其中文书档案22810件,专业档案1728卷、2116件,实物档案168件;新增案卷级条目1728条、文件级条目23009条;下载禅城区新闻信息2911条、辑录《禅城新闻》(视频)240条;征集非遗传统工艺品8件。加强电子公文、现行文件的收集和整理,截至20xx年底,共接收60个单位的电子公文85025份,其中可公开现行文件99份。累计接收禅城区各单位2003-20xx年可公开现行文件6733份。2.积极开展声像档案工作。一是完成区委四届五次全体会议,区人大、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禅城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项目工作会议等重要政务活动拍摄任务,全年共拍摄重要政务活动193组,拍摄照片9240张;为区属各单位提供照片利用57批次,约3520张照片。二是开展禅城区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多个专题拍摄,拍摄照片44组、2457张。三是编印《湾区时代·映记禅城--禅城档案政务图片选辑(20xx)》,收录照片163张,系统呈现近年来禅城的新发展、新风貌。3.加强地方志年报资料收集。20xx年完成收集20xx年年3/13报资料约160万字、图片3800幅。根据各单位报送的专题资料,完成整理修改年报专题文章46篇。此外,按照市要求,于9月底报送20xx年禅城区地方志资料年报,包括概况资料、大事记资料、人物资料、专题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等,字数约10万字,图片12张。4.开展口述历史访谈工作。20xx年,继续开展口述历史访谈工作,采访禅城区(原城区、石湾区)退休区领导2名,形成访谈录2份,录音资料长达4小时,详细记录禅城区(原城区、石湾区)的改革历程。5.创建史志专家资源库。20xx年9月印发《关于建立禅城区史志专家库的通知》和制定《禅城区史志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促进禅城区史志事业发展中的智力优势。史志专家库遴选范围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从事禅城区域性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和现状研究的人士;具有丰富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经验的人士;在地情、党史研究、史志事业发展中有一定贡献和影响的其他人士。经各镇街、区属各单位积极报送和个人自荐,目前入库专家达11名。6.开展禅城珍贵映像历史照片有奖征集活动。为更好地收集反映禅城区城市变迁、人文风貌的优秀照片,丰富馆藏资源,11-12月,面向社会有偿征集反映禅城区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民生等各个领域发展历程的老照片,共收到各类摄影作品267组(共457张)。根据征集要求,评审委员会评选出获奖作品共38组照片。(二)档案、史志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1.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本年度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100万页。截至20xx年底,区档案馆累计完成文书档案及专业档案共187378卷、249500件,8022837页。2.有序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数字档案馆项目通过系统验收,预计20xx年正式投入使用。3.扎实做好地方志数字化建设。完成禅城区地情网集约迁移工作,将禅城区地情网有关的内容全部移到禅城区政府门户网的魅力禅城版块,并结合红色纪念日、时节、习俗、民间活动等适时推出魅力禅城专题。至20xx年底,累计上传文章274篇、图片113张,以及年鉴6本和志书2本,存量书籍数字化达到100%。配合建设广东省地方志全文数据库,编辑出版的书籍均实现数字化,历年出版的志书、年鉴及地情书均全部完成入库;收集整理辖区族谱家训书籍及资料,并逐步实现数字化,累计完成数字化的族谱有32本,共2593页。区档案馆的地方志数字化建设工作得到省地方志办公室充分肯定,在9月24日召开的珠三角地区地方志数字化工作推进会上,区档案馆地方志工作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在现场作题为《加强地方志数字化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经验介绍。三、坚持勇创新敢突破,档案、史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一)深化档案资源利用工作,服务民生需求1.完善档案信息服务。充分发挥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5/13查询中心的作用,采取来馆查询、预约查档等多种方式开展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截至20xx年底,共接待利用者8358人(次)、提供档案资料9714卷(件、张),复印档案资料9619页,其中接待婚姻档案利用5070人(次),提供婚姻档案5071份,出具婚姻状况证明7份、复印档案资料1945页。2.加大档案开放鉴定。根据新的鉴定标准和要求,区档案馆的开放鉴定采取以件为单位进行重新鉴定,全年初审全宗单位11个、目录26个、文件17069件。(二)推动史志工作扩面提质,服务发展需求1.打造精品年鉴。按照一年一鉴的目标,有序开展《禅城年鉴·20xx》的组稿、编辑、排版及审校工作,严抓年鉴质量,全书约70万字,收录图片103张,分设19个篇目,于20xx年12月完成编印出版工作。另外,较好地完成《广东年鉴》《佛山年鉴》禅城篇的供稿任务,共计万字。2.推动村志编修。20xx年6月,区档案馆开展村志编修基层调研活动,深入各镇街了解村志编修情况和存在困难,推动修志基础较好的村开展村志、村史编修工作。同时,为把好村志及村史的质量关,规范村志、村史编修工作,于7月中旬,印发《佛山市禅城区档案馆佛山市禅城区地方志办公室关于规范村志和村史编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村志村史编修的业务指导。目前,南庄镇南庄村、上元村等行政村启动村志编修工作。3.加快地情书籍编辑出版工作。加强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对接,完成《全粤村情˙禅城卷》稿件的三审三校工作,该书已印刷出版。完成广东名村系列丛书《美丽乡村》(罗南村、紫南村)、《红色文化村》(龙津良宝村、紫洞格巷村),广东乡村集萃系列丛书有关物产(莲塘醒狮、石湾公仔)、特色建筑(梁园、祖庙)的文稿修改工作。4.编写《资政参考》专题报告。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与专业机构合作,联合开展《资政参考》专题研究工作,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7-8月组织调研组分别到祖庙街道简村、石湾镇街道黎冲村、张槎街道莲塘村开展禅城区乡村情况发展调研,为报告编写积累材料。11月中,收到报告初稿。5.编印《禅城地区旧族(家)谱汇辑》。整理在自然村落普查过程中收集到的族(家)谱,并将部分族(家)谱进行数字化扫描、核校,编辑成《禅城地区旧族(家)谱汇辑》,目前族谱正在排版核对中。6.推进全区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牵头起草《禅城区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方案》,以区委宣传部、区委党史研究室、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名义,联合下发普查方案和通知到各镇(街道),建立禅城区革命遗址普查工作队伍,组建遗址普查工作微信群。组织普查人员参加市普查培训会议,组织人员参加汕尾遗址普查工作调研,全面启动全区革命遗址普查工作。走访了解遗址情况,梳理出遗址线索52个。12月初,通过遗址线索,到现场收集资料、测量遗址面积等,在核7/13实史料的基础上填写遗址普查登记表。7.启动追梦小康佛山足迹禅城党史专题的编写工作。完成禅城地区的历次党代会、历届全会文件以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文件等相关资料共60多万字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编研,按要求推进专题的编写工作,记述1978年改革开放至20xx年禅城各级党组织贯彻中央、省委和市的决策部署,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8.发挥党史部门优势,积极服务主题教育。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对涉及地方党史题材的作品、活动、布展史料的审核工作,协助区委宣传部核实修改铁军公园展馆陈列室史料及陈铁军事迹展览馆陈展大纲;配合做好广东名村系列丛书之《红色文化村》辑录的廖锦涛烈士故居及广场、罗登贤事迹展览馆及纪念公园书稿的核实修改;参与区委宣传部《红色禅城》系列宣传教育片的评审、核稿工作等。(三)创新地情史料传播模式,服务文化需求1.创新举办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禅城红色印记主题巡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区档案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选取若干禅城地区的历史事件,罗登贤、陈铁军、吴勤、廖锦涛等佛山籍革命人物资料,以及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制作成流动展板和党史知识小册子。与区委宣传部联合在全区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为期2个月的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禅城红色印记主题巡回展览,组织发动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青年学生前往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展,共吸引80多个单位、超过5000人次前往参观,宣传效果显著。联合禅城发布官方微信平台,推出图说历史,党史问答专题栏目(共6期),与市民进行有奖问答互动,通过珍贵的地方文献和照片,追忆峥嵘岁月,重温光辉历史,弘扬禅城红色革命文化,市民参与热情高涨,网络平台点击量达万次。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的模式,得到多方好评和肯定。2.上线佛山电台空中一门式节目。20xx年3月,区档案馆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上线佛山电台空中一门式节目,向广大市民宣传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成果,传承保护禅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关于村落民俗活动、族规家训等节目内容,受到市民关注。节目播出后,陆续有市民打电话过来或者现场到区档案馆查询自然村落等相关资料。3.创新史志利用成果输出。20xx年,继续组织美丽乡村微视频拍摄工作,通过音像视频记录禅城区乡村风貌、乡情民意、乡风民俗。到南庄村、张槎村、湾华村、大富村开展微视频拍摄,初步制作微视频《探花故里崇文南庄》《仙槎墨韵书法之乡》《文德故里美丽湾华》《大富乐善富竹安康》。所拍摄的《佛山黎冲村:秀水状元古村》等4个微视频入围省、市乡村微视频大赛。挖掘馆藏照片和史志资料,整理成《70年:广东佛山市石湾陶从佛山走向世界》等文章,被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采用。共计有5个微视频、3篇文章被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采用,2个微视频、1篇文章被学习强国9/13全国学习平台采用。12月19日,在广东省20xx年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区档案馆获广东省20xx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微视频《留住乡愁诗意古村--罗南村》《和美龙津》获优秀奖。4.利用国际档案日活动开展地情宣传。20xx年6月,区档案馆举办国际档案日活动,带领禅城区学生参观禅城区地情展,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20xx年工作计划20xx年,区档案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新时代档案工作的历史使命,加快推进档案、史志工作的转型升级。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筑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20xx年,将继续狠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断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严格
本文标题:佛山市禅城区档案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23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