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内容介绍第一讲、前言第二讲、事故分类第三讲、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第四讲、事故调查第五讲、事故处理第六讲、事故责任追究和社会监督第七讲、特种设备事故多发情形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第一讲前言●特种设备所以称之为“特”,本身是具有潜在危险的特殊性,有的在高温、高压下运行,有的在高空、高速下运转,如果管理和使用不当极易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福建晋江锅炉爆炸殘体第一讲前言●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其破坏力极大,可能造成群死群伤、区域甚至地域毁灭性破坏,社会影响力巨大。上海沪东船厂区600吨门式起重机倒塌(36死3伤)甘肃省天水市压力容器爆炸(4死5伤)第一讲前言●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特种设备事故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我国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特种设备事故的总量仍居较高水平,事故发生率至今仍是工业发达国家的5~6倍。辽宁锦州一浴池锅炉爆炸第一讲前言●我国建国初期,由于设计、制造、安装技术落后和管理不严,造成锅炉、压力容器先天缺陷而引发了大量事故,先天缺陷成为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昆明一建筑工地新安电梯坠落(4死)云贵川供气主管爆炸第一讲前言●进入九十年代后,非法制造、安装和使用,违规操作,管理松懈则成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一些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疏于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是造成事故的重要诱发因素。索道事故----乘客惊魂第二讲事故分类1、按照设备的(形式)损坏程度分类●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人员中毒;●坍塌坠落事故;●一般损坏事故。第二讲事故分类2、按照人员伤亡和损失程度分类●特别重大事故(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二)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四)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1000毫米的长输压力管道泄漏或者爆炸中断运行48小时以上的;(五)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第二讲事故分类●重大事故(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二)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四)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1000毫米的长输压力管道中断运行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五)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第二讲事故分类●较大事故(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的;(四)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1000毫米的长输压力管道中断运行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下的;(五)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六)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的。第二讲事故分类●一般事故(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三)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四)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五)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六)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第三讲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1、事故报告方式●逐级上报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逐级上报,直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直接报告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重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三讲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异地报告移动式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异地发生事故后,业主或者聘用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并同时报告设备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逐级上报。第三讲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统计报告县(区)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于每季度的第1个月5日之前将所辖区上季度事故汇总表报地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同时每年1月5日之前将所辖区上年度事故汇总表报地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第三讲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2、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事故设备名称;●事故类别;●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第三讲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3、事故发生单位的应急措施●现场组织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采取技术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像或者拍照。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接到事故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组织抢救,进行现场取证,当事人笔录。第四讲事故调查1、事故调查应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第四讲事故调查2、成立事故调查组。●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参加。●重大事故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会同事故发生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成立重大事故调查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参加。第四讲事故调查●较大事故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会同事故发生地的市(地、州)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成立重大事故调查组,市(地、州)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参加。●一般事故由市(地、州)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会同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参加。第四讲事故调查3、事故调查组处理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调查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损害程度;●及时、正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的建议。第四讲事故调查4、事故调查责任划分: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5、事故调查书的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复,并报上一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五讲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的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收到教育的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的不放过。第五讲事故处理2、事故批复一般应在事故发生日起60日内完成。3、事故惩处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刑事责任4、执行主体根据处罚形式的不同而定第六讲事故责任追究和社会监督1、特种设备事故责任追究范围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具体如下:●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统称作业人员)●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或者有失职、渎职情形的有关工作人员。第六讲事故责任追究和社会监督2、承担责任的具体情形(1)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而未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的;●未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履行生产、使用单位应尽义务的,负管理责任。第六讲事故责任追究和社会监督(2)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本单位发生重大特种设备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未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履行生产、使用单位应尽义务的,负领导责任。第六讲事故责任追究和社会监督(3)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者未按规定履行致使本地区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的;●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且接到事故报告或重大隐患不立即处理的;●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发现违法行为不立即查处的;●与工作人员串通或不符条件骗取行政行为的其他相关人员的情形。第六讲事故责任追究和社会监督3、社会监督●新闻媒体部门的舆论监督;●群众举报监督;●工会组织监督;●居(村)委会监督;●社区监督。第七讲特种设备事故多发情形●常压热水锅炉和土锅炉近年来,常压热水锅炉和土锅炉发生爆炸的事故屡见不鲜,原因是非法改装,承压违规使用。●液化石油气储罐液化石油气罐区大多泄漏引起燃烧和爆炸。第七讲特种设备事故多发情形●各类气瓶工业气体混装、错装、超装;液化石油气瓶违规倒气、超装以及充装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气瓶和非自有产权气瓶。●电梯轿厢坠落、乘客坠井、控制系统故障是常见因素。(2006年市农行大厦…)第七讲特种设备事故多发情形●起重机械超载、动载荷失衡、结构件断裂、风力过大等都易产生事故。●场(厂)内机动车辆违章操作、安全意识不强、无证操作。(2007年仁和区布德镇…)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1、四川省川投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化工二厂2号锅炉炉膛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1月16日下午,当班长对2号锅炉进行完启炉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后,调度同意锅炉房停用尾气,以便尾气水封加满水后抽取盲板,在18:00时进行冷态试验点火启运,发现结焦,停炉清焦完后18:30时准备二次启炉,此时又发现一次风机执行仪表显示不正常,于是通知机电工段检查调整,19:25蒸汽压力不足,报请调度同意1号炉继续使用尾气,于是打开尾气水封。20:50时机电工段检修人员要求起动引风机试调风机执行器时,在启动风机不到5秒突然一声闷响,随着炉墙跨塌,所幸无人员伤亡。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爆炸冲击力将整个炉墙震跨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锅炉顶部受冲击力影响损坏严重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1)2号炉在点火启动前取掉黄磷尾气管盲板,1号炉于19:30启用黄磷尾气,由于2号炉供气管与之并联,阀门关闭不严发生尾气泄漏,致使黄磷尾气进入2号炉炉膛,在20:50时,炉膛内积聚了大量的可燃气体并与空气混合,启动引风机使炉膛内的可燃气体与空气进一步混合并达到极限,在炉膛底料层的火星作用下发生爆炸。(2)1号、2号两台锅炉共用一台水封,设计上无可燃气体泄漏检漏和报警装置且未考虑人工检漏孔、点。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3)没有针对黄磷尾气检漏规定及相应的维护措施,与使用黄磷尾气相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防范措施(1)锅炉在掺烧黄磷尾气时,应督促厂家在每台锅炉的尾气管道上电动调节阀位置之后加装一套单独的水封装置、炉膛加装一套监测可燃气体的检测和报警装置,烟道尾部装设可燃气体检测装置。(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作好相关记录。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2、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钛业分公司钛白粉厂液氨钢瓶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6年6月3日17:18时,该厂动力车间氨压站北面液氨钢瓶储存栅内一只液氨钢瓶突然发生自爆,爆炸后释放的氨气造成附近作业的环保车间1名职工、215工序1名压缩工和1名司机的眼睛与呼吸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造成3人受伤的严重事故。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钢瓶自爆残体(图1)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钢瓶自爆残体(图2)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钢瓶爆炸位置实景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钢瓶存放库房屋顶实景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1)气瓶充装单位为四川什邡易达化工有限公司在对该批钢瓶(含引发事故的钢瓶)充装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的有关要求及规定进行充装,造成钢瓶严重超量充装,系造成本次钢瓶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2)事故发生单位(攀钢钛业公司钛白粉厂)在接收气瓶时未认真履行检查工作,系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第八讲近期我市特种设备事故典型案例●防范
本文标题: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13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