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重点工程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绪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1.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2.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5.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7.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8.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和活力;10.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狭义的新闻学是指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以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通过对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构成。广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部分。新闻理论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起统领作用,为其他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学习新闻理论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打好扎实的理论根底,全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联系实际,重在把握规律。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事实的特点:事实是客观的、可认知的、可反映的。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二、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第三节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首先,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其次,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经过一个中间环节,即报道。第三,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发生的”体现了事实在前,新闻在后的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一、真实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最根本的属性和最基本的特征。1.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2.新闻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真实可信;3.新闻不仅要求对具体事实的报道真实准确,而且在事实的整体和相互联系上也应客观全面、符合实际,力求在整体上真实客观地展现社会生活的面貌。二、内容新鲜一是指事实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二是指事物的新变动;新闻语言的时代性、现实感对新闻内容的新鲜与否有直接影响。三、报道及时尽最大可能发挥迅速、快捷的优势,尽量缩短事实发生与公开传播之间的时间距离。四、传播公开新闻必须最迅速、最广泛地面向社会公众,最大限度地为社会闻知,为尽可能多的受众接受和共享。第二章新闻真实第一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事实是已经发生并且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报道,事实的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2.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以事实为基础,依据事实进行报道。第二节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一、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1.构成新闻要素的“5W”要准确无误;2.事实的细节描述要有根有据,符合实际;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要真实可靠;4.新闻中所概括的事实要符合客观实际。二、从整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1.从总体上反映事实:新闻所反映的局部情况是真实的,而且它们的总和所反映的整体情况也是真实的;2.从整体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在真实、准确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透过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使整个新闻报道与事实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与社会生活的本质相符合。(要求: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揭示事物的状态、特征和本质意义)三、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1.全面:对事实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对其中重要细节的描述要完整详尽;以多维度的视角观察事实的各个层面和侧面,做出客观分析,(防止片面性,避免绝对化);从事实的总和以及事实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实,了解所报道事实在相关事实中所处的地位和特征(防止以偏概全)。2.客观:报道事实时,一般只作客观描述,如实呈现事物原貌,用事实说话。3.公正: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为受众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信息。四、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关键在于尊重事实。客观性:事实的客观性、新闻实践的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客观报道形式。倾向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的一种特性。第三节新闻真实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前提一、人民群众的信任是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二、新闻真实是评价新闻媒体公信力的首要标准公信力:指新闻媒体通过提供以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和程度。三、反对虚假新闻,提高媒体的公信力1.虚假新闻的危害: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破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使之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2.虚假新闻的治理对策首先,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学习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杜绝、抵制虚假新闻的自觉性;其次,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社会责任感。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再次,完善新闻媒体内部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有效制约的能力。第三章新闻价值第一节新闻价值的内涵一、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二、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1.新鲜性事实在时间上“新进”,在内容上“新鲜”。2.重要性事实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大多数人关注的重要程度,即事实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性质。3.显著性事实能引起大多数人关注的程度。4.接近性事实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受众接近的程度。5.趣味性新闻事件新奇、反常、巧合、感染性、有趣、怡情等性质。——新鲜性必备,其他要素可多可少。三、新闻价值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其次,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再次,社会与公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要求:首先,尊重客观事实,不能臆造、拔高或增减事实的新闻价值;其次,重视并努力满足社会与公众的客观需要;再次,重视客观效果的检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第二节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一、新闻价值的发现(取决于客观存在的事实)把事实放在社会与公众需要的坐标上衡量。二、呈现准确判断各种价值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成新闻文本;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展示新闻文本。三、检验关键在于新闻文本所报道的事实是否符合社会与公众的需要。——实践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1.不顾及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片面突出某个或某些要素;2.对新闻价值要素非常明显的事实,属于精心选择和呈现。第三节新闻价值取向一、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1.阶级立场是决定新闻价值取向的根本因素;2.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新闻价值取向有影响;3.新闻政策和新闻宣传价值多新闻价值取向有影响;4.新闻媒体定位对新闻价值取向有影响。二、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闻价值取向。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第四章新闻事业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业务新闻事业产生的标志是,在社会分工中出现了专职的心问从业人员及其行业性组织。二、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1.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制约着新闻事业具体媒体形态及其传播手段的发展水平。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能动性发挥及其相互关系。三、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第二节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一、性质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经济属性)2.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社会属性)3.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和行为方式,政治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原则,经济属性决定着新闻事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潜力。二、新闻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传播力、凝聚力、影响力等,包括文化、政治、外交三个部分,文化是核心部分。三、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倡导文明,宣扬道德;刊登广告,服务生活;提供娱乐,丰富生活。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与任务一、性质1.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3.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二、任务1.推动经济发展2.引导人民思想3.培育社会风尚4.促进社会和谐此外,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祖国统一,树立国家形象,不断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方面也担负着重要职责。第五章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第一节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一、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1.新闻工作具有阶级性和党性是一种普遍现象新闻工作的党性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阶级属性和政党立场。党性原则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守所属阶级或政党所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2.坚持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党性原则,才能组织和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为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二、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一)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完整、准确、生动、科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报道事实。(二)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善于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及时了解和反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三)在组织上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1.自觉服从党的领导2.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3.坚持和完善新闻管理工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新闻阅评制度、重要稿件送审制度和新闻媒体自律制度)第二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牢固树立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牢固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牢固树立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二、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三、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深入宣传大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为大局服务的自觉性;深入宣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宣传四项基本原则;深入宣传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入宣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深入宣传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工作部署。第三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一、“三贴近”的内涵贴近实际,就是新闻工作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贴近生活,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贴近群众,就是要扎根于群众之中,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新闻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的意义“三贴近”是新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三、新闻工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重点工程新闻学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7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