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福建莆田二中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
福建莆田二中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⑴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声声慢》〕⑶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⑷,江月年年望相似。〔张假设虚《春江花月夜》〕⑸忽魂悸以魄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⑹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⑺,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⑻,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⑼,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⑽战士军前半死生,。〔高适《燕歌行》〕〔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假设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只是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为鄱阳太守。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注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2.对以下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辍:停止B、汝假设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举:推举C、隐之累迁晋陵太守迁:升职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资:积蓄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截了当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3分〕①禄赐皆班亲族②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③常食只是菜及干鱼而已④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⑥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⑥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说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C、卢循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慎重奉为家法。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3分〕②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2分〕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送沈子福之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注释】①罟(ɡ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1〕这两首诗都以为题材,诗人都借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2分〕〔2〕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答:7、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6分〕卜算子•兰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什么原因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2分〕答:〔2〕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4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8、以下各项中对作品故情况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避难所里,给她拿来了衣服、食物和被子。爱斯梅拉达抬头看到伽西莫多丑陋的外表,尽管可怕但依旧向他表示了感谢,伽西莫多为了不让她可怕,让她闭上眼睛听他说话。〔《巴黎圣母院》〕B、爱斯梅拉达躲在巴黎圣母院避难,想见弗比斯而不得,迁怒到伽西莫多身上,叫他滚。伽西莫多想让她醒悟,在夜晚唱忧伤而又古怪的歌曲。一天清晨,他在窗台上放了两瓶花。一个是水晶瓶晶莹剔透,特别耀眼,但有裂缝,里面的花早已枯萎。一个是陶罐特别粗糙,但里面贮满了水,罐里的花娇艳欲滴。可爱斯梅拉达却整天把那枯萎的花抱在怀里。〔《巴黎圣母院》〕C、“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当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爱斯梅拉达选择时,尽管爱斯梅拉达特别想活下去,但面对克洛德的求爱,她作了上述回答。〔《巴黎圣母院》〕D、涅赫柳多夫既已决定跟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在动身往常需要做好预备,现在要先下乡一次,把那儿的情况安排妥当。为了去彼得堡上诉,涅赫柳多夫把母亲传给他的库兹明斯果耶村田庄的田产,无偿地交给农民使用;关于继承而来的姑妈的巴诺伏庄园的田产,他那么以比本县地租廉价三成的价钱租给农民。〔《复活》〕E、薇拉跟涅赫柳多夫谈了三件事,一是想方法让玛丝洛娃的女伴出狱,二是替古尔凯维奇斡旋,准许他同父母见面,准许他得到一些学术书籍;三是关于玛丝洛娃的,至少让她去医院当看护。〔《复活》〕9、简答题。〔两道题都必须作答,100字左右〕〔10分〕〔1〕〔甘果瓦追上了〕克洛德说:“等一等呀,副主教先生!……你想出了一个把她救出圣母院的计划,但是你那个计划对我绝对不适用。我刚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假假设我有方法不让自己的脖子给活结套住也能把她救出来,你以为怎么样?”〔《巴黎圣母院》〕克洛德想出的妙计是什么?而甘果瓦又有什么好主意?请简述。答:〔2〕“您到医院去过了,他们大概向您谈到过我了……”“哦,那是您的事。”涅赫柳多夫皱紧眉头,冷冷地说。这是涅赫柳多夫离开彼得堡,回到莫斯科,见到玛丝洛娃时两人的对话。涅赫柳多夫什么原因会有如此的表现?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请简述。〔《复活》〕答:〔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0、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①哀公问曰:“何为那么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①诸枉②,那么民服;举枉错诸直,那么民不服。”〔《论语·为政》〕②〔孟子曰:〕“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④,人死,那么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注]①错:放置。②枉:指邪曲的人。③检:制止。④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⑴第①段孔子要紧运用论证的方法来阐述道理,第②段孟子要紧运用论证的方法来阐述道理。〔2分〕⑵关于如何使民信服,以上选段孔子与孟子的看法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田埂上的精神张佐香麦子把田野的纽扣一粒一粒扣齐。然而,有一粒麦子被人们遗忘了,落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秋天接着深入。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上,也抹在这一粒麦子上。它穿透土壤的黑暗,长出如针的小苗。来地里除草施肥的人们,自远方踏步而来,这一株麦苗兴奋地在微风中晃动着绿色的身子,似蝴蝶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没有人在走近它时停下来,甚至没有闲暇望它一眼。因为田野里有大片的麦子,在等待着他们。本来它也应该生长在平坦如砖的麦地呀!那儿有着它许许多多的兄妹,它们被调理得丰腴而肥硕。远远望去,它们宏大而又壮观。它们手挽手一起生长,一起成熟,一起走进农家的粮仓,与那些农民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田埂上只有一株孤零零的麦子,一株长错了地方的麦子。它特别无奈。尽管这株麦子特别纤弱,但它长得特别卖力。它比田地里任何一株麦子都活得用力;它不想放弃自己生长的权利;它甚至还想用它那一片特别的绿,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猎取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它大声地对每一位从它周围通过的人呐喊:“你们睁大眼睛瞧瞧!我不是一棵小草,我是麦子,我是一株麦子啊!”然而,没有人理会它。例外的一天,有个人偶然歇息时坐在它周围的田埂上,抽了一根烟,扔下烟蒂时瞅了它一眼,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这儿还有一株麦子!”这时,麦子为有人记起它而快乐,它显得异常兴奋,甚至还有意地直了下它的身子,以便能让人看到它健康向上的样子。它不情愿让人笑话它,或者悲伤它。那人只留下了些烟灰,拍了拍沾在裤子上的泥土,走了,就不再有踪影。这一株麦子已完全为人们所遗忘,间或有小鸟落在它的周围,望着这深秋的大地一动不动。风吹,雨淋,日晒,它在孤独寂寞和无望中艰难地生长。它必须要生长,因为它是一粒落进泥土获得生命的麦子。它的存在属于大地,还有白云和高空飞翔的鸟儿,以及美好的黎明和黄昏。太阳格外地偏爱它,总是用暖暖的光芒映照着它的身子。尽管它是一株长在田埂上的麦子,被人们忽略,但它依旧挚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它能体会到他们泥一脚水一脚跋涉于齐膝的泥淖中的滋味;它能感受到他们担着百余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走上三四里地的分量。抢收抢种的季节,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顶着最毒的太阳,干着最繁重的活。他们受苦受累大概是注定的。谁也没觉得不应该。想到此,它的身子一沉,大概想把自己的根系伸进更深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使自己长得更健壮一些。冬去春来,它终于开始抽穗,同时呈现出金黄的颜色。当一位农人收割了许多麦子后,发明了它,欢喜得了不得,小心翼翼地割下这株麦子,把它捧在手心,喃喃地自言自语:“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的是天惠呀!”一颗明亮而智慧的种子,只要根植于泥土,它就能结出果实,正如这田埂上的一株麦子。它生长的是田埂上的精神。〔选自《人民代表报》,有改动〕11、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二】三段着重描写了田埂上的麦子的生长环境的恶劣、生长的艰难,表达了其生命力之坚韧。B、田埂上的麦子从不想放弃自己生长的权利,尽管特别纤弱,但它长得特别卖出卖力,它盼望引起人们的关注。C、田埂上的麦子偶然间被人发明过,尽管它极力展示自己的魅力,依旧被人所遗忘。但它最终长出了极好的麦穗,并引起了惊叹。D、文中多次运用了对比,第三段中田埂上的麦子孤零零地生长,而许许多多的麦子一起生长在平坦如砖的麦地里确实是一例。E、田埂上的麦子热爱着土地和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它能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但农民们受苦受累是应该的。12、开头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从全文结构看,这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13、请结合文本,分析“田埂上的精神”包含了哪些精神,并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6分〕答:【四】语言文字运用〔7分〕1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7分〕1月3日《成都日报》报道,近视差不多成为妨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日前,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那么高达50%至60%,我国是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本文标题:福建莆田二中18-19学度高二上年末考试-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38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