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保护性耕作技术一、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保护究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模式。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为加速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利用大型机械大面积、多频次翻耕农田,加上气候持续干旱,土地沙化严重,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1931年从美国西部干旱地区刮5~30厘米的表土被吹走,30多万公顷农田被毁。1935年的第二次“黑风暴”横扫美国2/3国土,3亿多吨表土被卷进大西洋,毁掉耕地300万公顷,当年全美冬小麦减产510万吨,南部各州1/4多的人口迁移。两次“黑风暴”过后,美国人开始意识到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出现了问题,开始研究和应用少耕、免耕和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数十年的长期努力,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效地遏è制了沙尘暴的再度猖獗。受美国“黑风暴”的启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也开始研究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现在全球已有70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应用面积已占本国耕地面积的40%—70%。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和试验示范少耕、免耕、深松、秸秆覆盖等单项保护性耕作技术。但受技术、机具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发展较慢。进入21世纪,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我国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已达3000多万亩。我县是从2002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2002年开始我们农机部门先后在原一肯中乡河北村、五家村、原八肯中乡常吉号村、原二龙镇的齐营子村和忙农镇的新地村进行各种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对比试验。2004年我县列入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县。自2004年-2011年,全县12个乡镇共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5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20万亩,辐射面积15万亩。目前项目区拥有旋播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苗期深松追肥机、圆盘开沟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1581台。二、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和内容1、什么是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免耕或少耕方法,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也叫懒汉种田法,不要求精耕细作,把秸秆和茬头覆盖在地里,不翻地、不整地、用免耕播种机直接播种。举个例子,我们就有这样人家,不太过日子,懒的都不翻地,连地里柴禾叶都不往外捡,就种地了,别人家把地收拾的干净、耪好几遍地,性耕作其实就是要推广普及这种懒汉种田的方法。保护性耕作为什么要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在我们传统的观点中,一直认为翻耕可以消灭杂草,可以消灭病虫害,可以疏松土壤,增加水分渗透。事实上,翻耕虽然能够疏松土壤,但是并不能增加水分入渗,由于土壤经过翻耕、耙压后,在雨滴的作用下,细碎的土壤在表层形成了一层结壳,使得水分无法入渗而流失。另外,耕地表层10公分的土壤非常肥沃,最适合于作物生长,经过翻耕后,这些肥沃的土壤翻到土壤深层,耕作过程中还会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所以翻耕反而不利于种子发芽生长。保护性耕作不使用铧式犁翻耕。秸秆覆盖还田土壤表层不会形成结壳,降雨能够尽快入渗到土壤内,土壤处在相对自然状态,保护性耕作技术要采取少耕或免耕技术。保护性耕作不但不能用铧式犁翻耕,同时尽量不要进行旋耕和灭茬,因为旋耕、灭茬会破坏地表覆盖,使地表土壤细碎,容易被大风刮走,旋耕刀还会打死土壤中蚯蚓,不利于生物松土。2、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①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②秸秆残茬覆盖及表土处理技术③深松技术④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在这四项技术中①,少耕就是为保证播种和除草等作业顺利进行对表层土壤进行少量作业,包括深松(作物收获后立即进,也有较多机会接纳降水。)、浅旋、灭茬、浅耙(要在播种前进行)等。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是指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用免耕播种机①破茬:巨昌产2BF-/4②圆盘开沟播种机:巨昌产2BFY-5/4型圆盘开沟播种机、适合秸秆还田地免耕播种作业③成带状旋耕、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带状旋耕播种机可实现15cm带状旋耕后,种床内无秸秆,避免种子播种在秸秆上或压不实的问题,出苗率高,②秸秆残cán茬chá覆盖技术:秸秆残茬chá覆盖是指将30%chá覆盖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核心。秸秆残茬覆盖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覆盖方式。一是秸秆粉碎覆盖方式:即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秸秆后进行抛撒,使秸秆均匀的覆盖在地表;二是秸秆直立覆盖方式:是指在风沙大的地区,收获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压,使其倒伏在地表;三是留根茬覆盖方式:20-30用这种秸秆残茬覆盖方式;四是粉碎浅旋覆盖方式:是指在风沙较大的地区,秸秆粉碎后,用旋耕机浅旋表土,使作物秸秆与旋耕层土壤混合。③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取消了铧式犁的翻耕作业,杂草和病虫害的控制只能采用其它的办法进行。通常利用喷洒化学除草剂、④深松及少耕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实质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层次结构,其目的是打破犁底层,以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深松不必每年进行,应根据土壤基础条件和降雨量特点2-3年进行一次,深松应在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可以减少病虫害,也有较多机会接纳降水。深松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两种。深松深度一般控制在30厘米左右。表土耕作技术是指为了保证免耕播种机能够顺利进行作业,不致于因秸秆堵塞等问题而影响播种作业质量,或者由于地表坚硬,杂草过多,地表不够平整,影响播种机的通过性能时,在播种前进行浅旋、浅松、浅耙。三、保护性耕作的好处1、减轻农田水土侵蚀。传统耕作土壤损失有两种形式,一是土壤表层干燥的土壤容易被大风刮起,引起扬沙(风蚀)。二是下雨时地表水冲走土壤(水蚀)而保护性耕作实行了少耕、免耕,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增加了雨水渗透,雨水不会把地表土冲走。同时地表有秸秆和根茬覆盖时,能降低地表风速,加上根茬固土和土壤含水量增加,就能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2、提高农田蓄水保墒能力。免耕覆盖改善了土壤孔隙分布,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土壤蓄水量。3、提升农田耕层土壤肥力。秸秆还田及减少动土次数能够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进行保护性耕作年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01~0.06个百分点。4、省工、省时、节本增效。通过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复式作业,减少机械动力和燃油消耗成本,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实施保护性耕作较传统耕作田亩均增产6-10%,由于减少了3-4道作业工序,亩均节约作业成本20-40元,亩增收节支在50元以上。四、我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免耕播种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1、留茬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工艺流程:20cm以上其技术要点作物收获后,留高茬覆盖越冬,留茬高度20cm以上,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破茬播种,苗期进行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该模式通过留茬覆盖越冬控制农田土壤风蚀,并增加农作物秸秆还田量,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大明常吉号、汐子齐营子村进行多年留高茬免耕播种模式的试验,已经取得了较好了效果,当地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有了一定的认识。2、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模式工艺流程:秋收玉米人工摘穗后,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浅旋或浅耙→休闲越冬→其技术要点:,要保证将秸秆打碎铺放在地表,秸秆长度不大长10cm,茬高不大于5cm。播前化学除草,免耕施肥播种,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机械中耕及人工除草。该模式利用作物秸秆及残茬进行冬季还田覆盖,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增加土壤有机质,采用免耕施肥播种减少动土并保障春播时土壤墒情。大双庙河北村、五家村进行了多年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免耕播种试验,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土壤深松机械化技术(一)技术内容机械化深松技术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创造虚实并存土壤构造的耕作技术。机械化深松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熟化深层土壤,利于作物扎深根,起到涝能蓄水,旱能提墒的效果。应用这一技术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作物产量。(二)技术要点1.深松时间深松作业主要适用于旱地作物,一般应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进行。一年两熟地区主要在夏季小麦收获后进行深松作业,以更多地纳蓄雨季降水。北部一年一熟地区易发生春旱,所以深松作业宜在秋季进行,以纳蓄雨雪。深松周期可根据土壤情况确定,一般2~4年进行一次。2.深松深度深松深度的确定要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传统耕作地块的深松深度一般为35~40cm,免耕地的深松深度一般为25~30cm。3.深松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全方位深松用于全面松动土壤,一般采用V形深松铲,深松的深度为25~30cm。作业后地表无沟,植被破坏不大,但对犁底层破碎效果较弱。间隔深松用于创造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一般采用凿式深松铲,犁底层破碎效果好,但作业后地表有沟。各地可根据不同需求选用。(三)作业机具深松机具从类型上分为单机和联合作业机,从方式上分为全方位深松机和间隔深松机。各地可按照不同的深松时间及农艺要求选用,要注意与轮作制相适应,选好深松的年份和茬口。提倡采用深松联合整地机一次进地完成深松作业,并达到待播状态。(四)注意事项1.深松作业要求耕深一致,各行深度误差为±2cm,要求行距一致,对于有垄地块按垄距要求确定行距。全面深松地块深松行距一般为35cm,间隔深松一般为70cm,深松后的裂沟要合墒弥平。2.对于土壤比阻较大及犁底层较厚的地块,应用普通联合整地机难以达到深松整地的效果,应采用浅松铲与深松铲相结合的深松机进行复式深松作业,分层打破犁底层,以保持耕层土壤适宜的松紧度和创造合理的耕层。甘蔗地深松应达40cm以上。土层薄或沙土地不宜深松。3.深松属于重负荷作业,需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拖拉机功率应根据不同耕深、土壤比阻选配;深松机具选用,应考虑耕作幅宽与拖拉机轮距相匹配,避免产生拖拉机偏牵引或漏耕(松)现象。
本文标题:保护性耕作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17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