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2016年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精】
快乐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1分,共33分)1.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A.荣誉权B.姓名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2.()被广泛渗透到其他品德测评方法中,是其他品德测评方法的基础。A.等第测评法B.写实测评法C.评语鉴定法D.总体印象法3.中小学“双基教学”是指()的教学。A.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D.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4.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教学大纲B.教学计划C.教学目的D.教学目标5.所谓()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个人的好恶、兴趣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联合群体D.松散群体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A.直接经验B.社会实践C.科学实验D.间接经验7.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有自由机械记忆的能力B.学生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快乐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的是()A.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B.学生特点C.教师业务水平D.学校领导的要求9.()是一种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A.设计教学法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制D.分组教学制10.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教育的心理起源论都认为教育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这种观点否定了教育的()A.科学属性B.生产属性C.社会属性D.艺术属性1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时,应注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其言,观其行”。这主要是为了()A.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B.得到及时的反馈,并做出相应的控制调节C.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决定作用D.加大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充分跨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12.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包括朋友角色、示范者角色、研究者角色。这体现了教师职业角色的()A.多样性B.个别性C.合理性D.协调性13.()是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中心环节。A.激发学习动机B.感知教材,形成表象C.理解教材,形成概念D.运用知识,解疑答惑14.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较高。A.信度B.难度C.效度D.区分度15.“呈现基本情境一随机进入学习一思维发散训练一小组协作学习一学习效果评估”属于()教学模式。A.随机进入式B.抛锚式C.支架式快乐D.探究式16.人们能通过一个人的表情来推测出他的情绪状态,这体现出情绪、情感具有()A.信号功能B.适应功能C.动机功能D.组织功能17.学生根据爬行动物的关键特征,来判断某些动物是不是爬行动物的过程是()A.抽象化B.概括化C.归纳化D.分化18.在陈述性知识的提取过程中,最重要的提取线索是()A.学习情境B.主体状态C.知识的层次组织D.他人的提示19.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20.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是()A.自我价值感B.需要的满足C.自己的兴趣D.适当的归因21.成就动机是捂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A.相对容易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22.学习芭蕾舞时,小丽把连续动作分成小节拍,跟着舞蹈老师一步步地做。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A.整合B.定向C.模仿D.熟练23.在记忆一串数字时,往往容易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作()A.首位效应B.近位效应C.得寸进尺效应D.门面效应24.随着年龄的增大,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发展趋势为()快乐A.晶体智力衰退,流体智力上升B.流体智力衰退,晶体智力上升C.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衰退D.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上升25.教育应当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对此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C.黏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26.桑代克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才可以获得。A.尝试一错误一尝试B.经典性条件作用C.操作性条件作用D.社会性学习27.教育法律关系的()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A.主体B.客体C.内容D.组织28.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并由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内不得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处罚。A.一年B.两年C.三年D.五年29.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下列选项中,体现教师进行依法执教的是()A.将成绩较差的学生集中安排到教室靠后的座位B.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C.将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赶出教室D.进行有偿家教30.下列表述不符合政府教育职权的特点的一项是()A.权利相对方即指学生B.具有公权力的特征,如优先权、强制权等C.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来行使和实施D.与权利相对方的法律关系基于行政实体法和程序法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复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攀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B.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复杂的要求快乐C.复式班的编制以尽可能地减少各年级之间的相互干扰为一般原则D.复式教学的日课表的编制以“同堂异科”编排为好32.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进行教学评价要遵循的原则有()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严格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33.下列选项中符合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的有()A.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D.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明晰34.我国历代的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已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下列选项中,意在强调巩周性教学原则的有()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学而时习之”C.“各因其材,各尽其能”D.“温故而知新”35.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基础性工作,应包括的内容有()A.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想状况B.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活动范围C.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能力D.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状况、智力水平36.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特征包括()A.以教师为中心B.问题是课程的关键C.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信息D.问题是解决问题技能发展的载体37.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成败好因理论,下列属于稳定的且不可控的因素有()A.能力B.任务C.运气D.身心状态38.确定教育政策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方向正确B.抓住要害C.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D.有一定的可操作性39.下列关于教师聘任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聘任是一种法律行为,它确立的是双方的法律关系B.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只对所聘教师有约束力C.聘任制应体现按需分配的原则D.聘任制应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快乐40.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实施义务教育。A.农村地区B.城市地区C.沿海地区D.民族地区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7分,共7分)41.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教学规律制定的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客观的,不能任意制造、改变或废除。()42.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43.感知是个体能动的认识过程,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感知教材要使学生获得关于所学内容的一个整体的表象。()44.中学生小红认为自己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必须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小红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近景的直接性动机。()45.在分配学生座位时,应考虑对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46.学生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而向他人或物体(借助字典、参考书等)请求帮助的行为,是一种依赖性的表现。()47.消退是一种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48.学校可以对未通过考核的教师采用“末位淘汰制”的管理方式,实行下岗处理。()49.体罚是一种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问题行为的惩罚方式,罚站、罚跑、罚抄作业等形式都属于体罚。()50.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51.“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请简要回答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特点有哪些?52.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53.知识的学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请简述影响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5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强化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运用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2分)55.张烨是某中学学生,在校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学习成绩很差,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但仍不见好转。他有时候还向同学借钱,借不到钱还打同学,以致班上的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几天又恢复原样,以致老师都对他失去信心。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是百米赛跑的速度超人,在校运动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跑冠军,为班集体赢得了荣誉。除此之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围棋也下得特别棒。问题:(1)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2)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3分)快乐(3)请你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知识,谈谈如何对待张烨这样的学生。(6分)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2.【答案】D【解析】总体印象测评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日常对评价对象的观察和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并以此对评价对象的品德状况给予终结性整体评定的方法。它是教师在进行学生品德测评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其他品德测评方法的基础,被广泛地应用于学生日常的品德考核中。3.【答案】B【解析】略4.【答案】A【解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5.【答案】A【解析】J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称为非正式群体。它是同伴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6.【答案】D【解析】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学习的是间接经验。7.【答案】C【解析】略8.【答案】D【解析】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韵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9.【答案】B【解析】班级授课制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10.【答案】C【解析】“生物起源说”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
本文标题:2016年广州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56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