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北京四中赵利剑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雅尔塔会议三巨头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两分天下)战前战后武装力量总数33.5万(1939年)1217.5万(1945年)武装力量世界排名161超重型轰炸机02865架航空母舰7艘30艘美国军事力量的发展1945年12月29日,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二十世纪美国史》2.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1945年美国实力之强,犹如1815年的英国,只能用“非一般”一词来形容。…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39年的886亿美元增至1945年的1350亿美元;…在战争结束时,华盛顿的黄金储备为20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量330亿美元的2/3。再者,世界一半以上的制造业生产量是由美国承担的;美国生产的各种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苏联军队在战争中不仅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而且参加了对日作战。所以战争结束时苏联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声望都空前提高了。这时苏军人数已达到一千一百三十六万五千人,拥有坦克、自行火炮一万二千九百辆,飞机一万五千五百架,汽车六十万辆。而这些技术装备都是苏联自行设计生产的,…-王春良等主编《世界现代史》下册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上最远的各个角落。-张宏毅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3.美苏“冷战”的开始……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这条线背后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高压控制之下。-丘吉尔“我相信美国必须支持自由民族抵抗一小撮武装分子或外部压力进行颠覆的企图,这是美国的政策…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以自己的方式来设计自己的命运”。“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杜鲁门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另外,冷战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竞赛的同时,又具有使美苏两国之间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徐蓝《国家大战略与对外政策调整——20世纪40-60年代冷战态势的演变》二、美苏“冷战”1.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马歇尔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接受这一法案(指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经济计划应受到美国的监督,应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率……——《欧洲复兴法案》1948年4月经济互助委员会会旗经互会为了与西方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2.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形成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德国的分裂2.朝鲜战争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3.越南战争美国官方当时宣传,为了防止共产主义在世界的蔓延,美国必须干涉越南,必须阻止共产主义在越南的蔓延。如果让北方以胡志明为首的共产党的力量得逞,那么共产主义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先在东南亚泛滥,然后延伸到世界上去了。这是所有美军战士进入越南之前受到的教育,这是美国政府出兵越南,支持南越吴庭艳政府,打击北越胡志明为首的共产党政府的理由。这是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时期,美国掀起的以麦卡锡主义为中心的反共产主义的一个疯狂篇章。-[美]郑凯梅《美国兵眼中的战争-从二战、朝战到越战》4.古巴导弹危机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核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远程轰炸机美国苏联古巴导弹危机美苏核力量比较2001年2月22日的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登载了一位亲身经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苏联军人对苏军在美军监督下从古巴撤离的尴尬的过程回忆。为了方便美国的检查,苏军要将撤离的导弹固定在船甲板上,而运载导弹的舰船刚刚离开古巴港口一小时,美国的飞机就出现了,它们绕着舰只不停地盘旋。四小时后,伴着隆隆的直升机,美国军舰全速驶来。美方命令苏军停船,取下导弹上的防护罩,并对导弹进行摄像。苏联船只一一照办。但是这种深深的屈辱感却印在了苏联士兵的心里……第26课世界多级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法德矛盾的化解-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舒曼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发表了一个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声明。声明主张以法国和西德煤钢工业为核心,把西欧各国的这两个基本部门联合起来,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之下,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舒曼计划”。-《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吴建民……欧洲是打了很多仗的,就拿法国和德国来讲,……从公元814年到1945年,这1100多年,法国和德国打了多少仗?大仗、小仗加起来73次,大仗23次,意味着什么呢?每50年打一仗,你杀过来、我杀过去,有的时候法国人占上风、有的时候德国人或者普鲁士人占上风。但是1945年之后,欧洲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在考虑这个问题,怎么办?继续再杀来杀去行不行,所以当时在1950年的时候,他们就提出来了,法德不再战争。怎么不打了?它们当时就提出来,搞煤钢联营。打仗需要煤炭钢铁,我在煤炭钢铁这个领域里面,联合起来了,联合经营,你说他还能打吗?打不了了。所以1952年就形成了欧洲煤钢联营。……2.欧共体的建立1967年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共体正式成立布鲁塞尔的欧共体总部大厦051015202530354019551960196519701974美国欧共体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行民主改革,消除封建因素利用美国帮助,恢复经济发展利用战争机遇,开拓世界市场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投资,重视教育贸易立国,出口第一–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80年代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国家的标准:它的政策应该是在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它不应当是卷入大国冲突的集体军事同盟的成员国,它不应当是同某个大国缔结双边联盟的参加国它的国家领土不应当有它同意下建立的外国军事基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及其自传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柏林墙的倒塌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2.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3.恐怖主义的威胁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欧盟的建立2.中、日、俄力量的发展
本文标题:北京四中赵利剑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62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