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下册各单元质量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小结一、基本情况本试卷测试内容是位置和方向。从试卷整体来看,内容覆盖较全面,题量适中。参考人数:130人,高分率:28%;优秀人数优秀率:65%;良及格率率;95%,从成绩的整体分析来看,学生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好。二、试卷分析:1、在填空题中正确率较好,同学们对方向的认识和地理位置这些基础部分掌握得扎实。平时训练得多的原因。2、在选择题中,学生的十分比较严重,特别是第2小题:早上过去飘向太阳升起的方向,这时吹得是()。A、东风B、南风C、西风D、北方。失分的失分学生很多,失分原因没有理解分向。平时没有这方面的训练。3、在操作题中,学生完成得还不错,这个部分的知识相对前面两部分的知识来说相对简单些。4、在解决问题中失分较多,特别是第2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双向思维的训练。错的的同学大量十分,原因是他们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三、针对以上问题提高措施:1、加强学生平面图方向和路线的认识。根据问题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来确定他们的方向和路线。2、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小结一、试题分析1、试卷特点本张试卷分为六大块,考查的内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考察的知识比较全面,本次考试试卷命题能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基础,考查学生应知应会应能内容,充分体现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开发性和综合性。2、从整张试卷来看,试题总的来说难易适中。能够照顾到部分后进生和优等生。二、学生答题分析1、大部分学生对于第二单元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但部分学生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得比较好,特别是三(2)班的学生,卷面比较整洁,书写工整。其中三(1)班的尖子生成绩高于另外两个班级,三(3)班的各方面来说都是相对比较薄弱。如何在教学中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成了困扰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2、从卷面看,学生对于数位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例如在第一大题的第9题:□73÷6,要使商是两位数,□中最大能填();如果使商是三位数,□最小填()。学生的答案大部分都是错误的。还有和本题相同类型的第7小题和第二大题的第3小题:□25÷5,商是两位数,□里的数只能填4。这一题中学生的错误率非常之高。3、错题原因分析。对于这样的题,原因是学生对于商的位数的判断还是比较模糊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做到灵活运用。三、思考与建议从本次测试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也要对优等生进行有深度的培养,从思维上打开他们的热爱数学的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提高。三年级下册第3、4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小结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的内容为第三单元统计和第四单元年月日的知识。由于本次考试前我外出学习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又由于这两个单元的知识合在一起考,相对来说,难度有点大。学生考得整体情况都不是很理想。三个班级中都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考满分。大部分的学生都只能靠七八十分。仔细分析本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二、试卷效果分析。1、难度比较高。从试卷的试题来看,整张试卷的分部来看年月日的知识占的比重过大,特别是对于经过天数的计算,在算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在第一大题我会填的第5小题:我们学校从1月23日开始放假,2月11日开学报名,这个假期共有()天。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计算错误,学生都能够掌握1月是大月,有31天,但是在计算的时间,就没有吧开始的那天都没有算进去,导致计算结果全部错误。并没有能体现出各个层次的学生掌握情况。2、年月日的计算量比较大,影响学生的做题效果。因为同一类型的试题多次出现,这样也就会出现学生的错误多次出现。三、思考与建议1、首先要加强知识点的落实。从卷面上来看,部分学生还是没有掌握好第4单元,年月日的知识,导致严重失分。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的落实还需要分步骤来进行。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适当进行补习。2、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从卷面上,学生对于计算错误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需要引起我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3、最后要做好优差生的辅导工作。从本次测试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日常的教学中,还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但是面对三个班级的学生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从啊。三年级下册第5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小结一、基本情况本试卷测试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从这个学期的测试情况来看,这次的测试情况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一次,感觉到学生是真的有点投入学习了,但是三(3)班的情况又恨特殊。我在三(3)所花的时间,你在其他的两个班级多得多,但是学生掌握的情况始终是很不理想,令我苦恼不已。二、试卷分析:1、在基础知识中学生答题不是很理想,可能是接触的概念性知识比较多,学生很容易出错。可见学生对算理还不是理解很透彻。例如填空题的第5大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数。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原因是学生没有从最大和最小两个方面来考虑。例如在选择题的第4大题:52×13的积的最高位是()。!、十位2、百位3、千位。失分学生很多,失分原因没有掌握计算方法。2、在解决问题本次完成的不错,但是第4题:为民商店运进800千克大米,卖出18袋,每袋重25千克,还剩大米多少千克?由于这是一道两步计算,因此学生的答题错误率较多。因为他们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三、针对以上问题提高措施: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掌握基本的算理和算法。2、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3、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小结一、基本情况本试卷测试内容是第六单元:面积,属于空间几何领域的知识。晚上改完试卷,又让我的心情又一次丢入低谷,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所花的时间已经超过了计划的时间,也很用心地教。但是从这次的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这个单元的知识掌握得并不好。从这张试卷的难度来看,在单位换算这方面占得比分比较大。学生容易出错,不易得高分。二、试卷分析:从这张试卷的难度来看,在单位换算这方面占得比分比较大。学生容易出错,不易得高分。1、在基础知识中学生答题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严重混淆。例如在第一大题的第6小题:一个正方形,边长是20厘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学生的错误率很高,按理说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主要记住公式就能够很快算出结果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可见学生对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还没有掌握好,导致出现混淆的情况。2、在本次的判断题和选择题中学生完成得情况也不荣乐观,例如判断题的第3小题:一个长方形,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20分米();这题是考察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还没扎实。和本题类似的还有选择题的第4题:3个面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3平方米28米38平方米要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面积单位的话,这个这题只有一个唯一是用米做单位的,根本就需要计算。但是学生还是错的很多。分析原因是学生多面积单位的实际运用还要加强。3在解决问题中,出现了两级分化的情况,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相差太大了,一部分后进生,竟然能够做到“全盘皆输”,真是“惨不忍睹”。错误率最高的是第6题:一张长方形纸,如下图剪去4厘米后,它的周长减少了多少厘米?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学生都没有从图形上去理解部分学生是绕了很多的弯路才走出来,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办法走出来。错误率极高。三、针对以上问题提高措施:1、加强学生对面积概念的教学,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注意和周长的区别。2、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解决问题3、还是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书写习惯。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小结一、基本情况本试卷测试内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相对前几次的测验情况来看,这个单元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的。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1、在填空题中学生答题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小数和分数的转化,学生很容易出错。例如填空题的第6大题:分数小数表示米()分米1米7厘米元1、86元()元()角()分在第一个版块分数这里,没有加小括号,所以学生就会忘记,基本上的学生都没有写答案,以为这个是不用写的。给与学生一种误导。因此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除了粗心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第二小题中出现了整数部分,学生对这样的分数就还没有掌握好。2、在本次计算题中学生完成得不错,准确率较高。3、在解决问题本次完成的不是很理想,例如第4题:(1)小刚从3月5日晚到3月6日早体温下降了多少摄氏度?(2)小刚从3月6日晚到3月7日早体温下降了多少摄氏度?在这一题的计算,学生的答题错误率较多。这题的两个小问题其实是同一个类型的,只要学生掌握了第一个问题,但肯定是会计算第二小题。从这题的来看,觉得很模糊,也很容易混淆,早晚这些字眼都是诱导学生犯错的一个诱因。三、针对以上问题提高措施:1、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2、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3、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4、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低龄化的现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这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爱心和耐心瑶溪三小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瑶溪三小学校三年级数学科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报告撰写人:蔡芳燕本张试卷重视考查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概念,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情况,既检查了数学学习结果,又检查了数学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理念。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1、成绩分析班级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100-110分人数85-9970-84任课老师备注三(1)4334418090.7%37%01620蔡芳燕总分不记附加分三(2)42364087100%69%02619蔡芳燕三(3)44356681.595%48%11518蔡芳燕及格率:60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优秀率:85分以上的学生数占总学生数的比例。2、这份试卷难易适中,从题量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题量不是很大.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本试卷基本上能够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能够通过此次测试从中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改进教学方法。但是试卷中的图文过多,阻碍学生的视线,影响学生的正常水平的发挥。三、学生答题分析1、我会填。本部分着重测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对本册概念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元、角、分与小数的计算、质量单位的认识及互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大小比较等,正确率较较低。特别是对货币单位与小数之间的换算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造成答题错误。如:第2题8厘米=()米,学生都写成了0.8米;第3题小东身高1.35(),学生都写成单位厘米。其实这两题考察的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单位之间的换算,从中反应出学生并没有很好理解小数。2、判一判。本部分涉及面广,着重测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提供和信息认真思考,做出正确判断,正确率较高。也有部分学生对概念
本文标题:三年级下册各单元质量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02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