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类鉴赏
1、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送别场所意象类别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芭蕉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梅花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松柏:象征孤直、顽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1、“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古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可怜緱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杨花象征飘零、离散二、动物类: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猿猴、燕、鱼••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叫声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引起人们的“乡愁乡思”。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李商隐: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柳有暮鸦。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孤雁(孤鸿、断鸿):表达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或孤傲、孤高和受尽迫害等情感。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古诗十九首: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咏蝉诗“三绝”猿啼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白居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表现凄厉、哀伤。燕子(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3)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杜甫: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渗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选取的意象有: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前三句极写威武、胜利、荣华,最后一句只见破败荒凉。前后强烈的对比将昔盛今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三、器乐类:羌笛(羌管、笛)、胡笳、琵琶、戍角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胡笳的作用相同,李陵《答苏武书》有“胡笳动,牧马悲鸣”句。张孝祥《六州歌头》:“笳鼓动,遣人惊。”陆游描写边塞诗常用胡笳声塑造悲壮氛围,表现豪迈气概。《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羽箭雕弓,忆呼鹰故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舞,飞落蛮笺。”•有关音乐曲调•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四、自然类白云、明月、水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赵嘏《江流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旧年。明月1、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杜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李煜《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2、“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3、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水1、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戴叔伦《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2、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3、“水”的意象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五、送别场所南浦、灞陵、长亭(借代)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俩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去,满天风雨下西楼。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以上诗句中均提及西楼(楼),请说说它们的寓意或诗人寄托的情愫。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水龙
本文标题: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分类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8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