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核心素养———致我的美术教育同行原河南农业大学附中牛志强怎样让学生真正走进鉴赏过程?我们期待学生有美术的核心素养,我们教育者本身有么?会画和会教不同,自己懂和让人懂不同。我们或许系统的学过绘画,我们太缺少学习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有知识,有技能。我们关注学生的思考了吗?我们的美术课堂会追求一种美感,有时会缺少一种意味、情趣和灵动。学生目前需要什么?学生发展需要什么?我们能给学生什么?教学中我们给学生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我们只能在拥有学历之后自学成才。知道什么?感觉什么?思考什么?我们都知道给人最好的,很少会把握什么是人最需要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明。仇英《秋江待渡》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先天不足和后天怎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美术课程性质的比较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征和美术课程的基本指向。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强调了美术课程不是一种以理论思维为特征的课程。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突出了美术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美术课程一般课程不同,强调学习活动的感性和愉悦。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身的突出特点。时代性——适应现代生活,构建有诗意有创意的美好人生。基础性——从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整体素养。选择性——通过感知、体验、思考、创造评价学习过程促进个性发展。关联性——选择学习内容,为进入高等教育和职业生涯做准备。从四个领域到七个模块。从普及到提高。鉴赏课中可以给什么?感受、体验、知识、方法、情感、思考、观点、智慧…敦煌石窟,是今甘肃敦煌一带石窟群的总称。据载,敦煌石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敦煌莫高窟宗教艺术是人类各发展阶段最高的文化形态文化交流互鉴,艺术继承创新。社会生活反映,宗教思想启示。思考:艺术的教化作用和人文素养,宗教的思想引领和个人信仰。敦煌石窟,是今甘肃敦煌一带石窟群的总称。据载,敦煌石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讲知识,讲历史,就不讲感觉。讲花的形和彩,该怎样领悟芬芳?千年的积淀成就这里丰富厚重的艺术。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的麦积山。凿窟始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借助自然、山势位置,共同营造一种神圣。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的武周山北崖,依山开凿,东西绵长一公里,始创于北魏(公元453年)利用石窟位置、角度、光线造成的独特感觉营造神圣。美术欣赏定位:小学生:感知美,知道是什么?有什么?感受什么?初中生:品味美,知道为什么?是什么?理解什么?高中生:评价美,知道想什么?说什么?思维什么?分别是观其感,解其意,通其神.从悦目到赏心,再思考:感知能力,欣赏能力,鉴赏能力。欣赏:感知,认识,美感,愉悦,作用情感。鉴赏:理解,领略,分析,评价,作用思想。最终收获:艺术传递的一种精神,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的人格。能否感觉:淡远、浓重、轻盈、浑厚、华丽、雅致。。。能否懂得:空灵、惆怅、敬畏、庄重、崇高、神圣。。。高中和基础教育的区别帮助学生认识今天该做什么,会做什么?成就什么样的素养?与谁同坐轩园林是什么?当人们离开乡村走进城市时,同时就开始失去自然。园林是自然,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造园风格。园林是建筑,超越建筑,容纳物体,包容精神,是思想的棲栖地,意境是园林的灵魂。园林不仅是幅画,是上借清风下借明月,天地间有生命的艺术空间。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与小品,布置园路,设置水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艺术特点:前开阔后收敛,前气势后幽静。在外:山是露水是隐,在内:水是景山是隐。比例得当,视野开阔。艺术特点:园内外皆有山水野趣,色彩朴素庄严与自然协调。仿景:塞外之中有江南,江南之中有塞外。借景:天光、倒影、水声、风声、虫声、鸟声。熏香借风。景因境成:香远亦清、月色江声、锤峰落照、南山积雪、四面云山。探究性学习思考题:园林艺术中的动和静古典园林中的借与仿皇家园林中的气和势、境和意私家园林中的情和趣、品和味东西方园林风格比较为什么我们主张天人合一的民族却常常和自然对抗?我们该怎样和自然和谐相处。讲的对吗?这里有哪些是教育内容?圆:是一种自足和圆满亲和和神圣。中心、集中、循环、封闭、象征着天圆地方。满足一种心灵生态的安定。感觉:神灵民主团聚。客家生存需要:聚集、防御,群体以家族同宗祖先为中心,没有等级。圆形建筑是舒适的吗?方:是端庄多中心多方位形成的空间。中轴线对称。多方位形成排列和等级。感觉:规矩、次序、严肃。传统民居是科学的吗?北方四合院:天棚鱼缸葡萄树先生肥狗胖丫头不同人眼中不同的宏村感觉是我们对客观事物最简单的认识,它是艺术欣赏活动的起点,是浅层的,直接的真实的。感觉思维是我们了解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认识方式。感觉能力是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当最初的感觉和知觉结合,为思维提供材料形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高级直觉。艺术创作具有直觉性:艺术欣赏必须理解知觉和直觉。直觉具有突发性,跳越性,非逻辑性,超越性。无数经验证明,对美妙的景物,往往是无法分析的,说不清道不明,只能感悟。这种感悟的深浅是和人受教育的程度相关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素养。艺术魅力的本质是一种美感效应画画没有感觉是件很苦恼事情,欣赏要找到感觉是件很愉悦的过程。世本静本幽,艺术作品中寻求的静是一种超越的感觉。有空才能去补,有虚处才能有进物,建筑有空才能容人,器皿有空才能盛物,诗歌有空才能联想,绘画有空处才能有意境,在未到之处去听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境。有画处皆具象,空白处则抽象,具象的有和抽象的无相辅相成。隐喻“有生于无”“真空妙有”理念。象和形的感觉同在,笔墨的形和空白的无同在共显格调。道家:“认为天地间有一种绝对永恒的东西就是”虚无“。虚是中国画的灵魂,即空灵,高旷,也是中国画和古琴的境界比西方绘画、音乐更虚更空灵更抽象的原因。空灵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高级情感的高级审美状态.空灵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境界,把戏演到空灵,把诗写到空灵,把画画到空灵,便是极至,许多笔墨达不到之处,却把思想引领到更阔之处,从实境中提取虚处便是空灵。空的物质概念,在艺术中的心理空间,艺术教育中的心理感受。是否关注到:形和气、象和意、实和虚、空和势、有和无。牛老师雕塑欣赏感觉,评价。皮格马利翁挪威奥斯陆生命主题公园:生命之桥、生命之泉、生命之柱、生命之环。抚顺生命之环明月无意人多情嵩门待月隐是为含曲是为蓄似是而非的艺术品,之所以令人感兴趣,不是给人说明了什么?恰恰是它的不确定性,由观者去想象去发挥造成审美意境的无穷。“晴西湖不如与西湖,雨西湖不如月西湖”。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国画“大色无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中国画“得意忘形”。庄子:“筌者所在鱼,而得鱼忘筌”“与神遇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中国文化是用“心”而不是用“脑”。水无色而折射万物,墨无彩而一墨大千。音乐:静音是期待,戏剧:静场待高潮。语言说不出的,言外之意。乐器达不到的,弦外之音。画面画不出的,大方无隅。无意到有意,无味而至味,含蓄的语言令人想象丰富,抽象作品比具象作品往往表达的更多。含蓄的感觉妙就在似是而非,似是给观者想象提供一定的规定性,造型不确切而非为观者想象提供了再创造的空间.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常常是造成审美意境的无穷前提.美在若此若彼,妙在亦是亦非。识者见人见智,赏者如痴如醉。含蓄是浓缩的结果是概括的产物.艺术越浓缩越内涵,越概括越有意境.形象大于思想.教育过程应该有,可是就没有。各种感觉可以有,但是许多人真没有.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艺术教育的思考艺术的最终价值是让人思考,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学会思考。学校里没有那门课学习思考,学生通过各个学科学会思考。世界非常大我想去看看,每个人的视野有多大?人看到的是世界的表象,每个人的感悟有多深?人感到的是世界的内在,无论是面对自然和人文每个人的认知差别何其大。有多少人有生存才能,没有生活水平。有多少人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追求?多年来我们培养多少有知识没文化,有没思考的,有学历没学识的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变得聪明和善良。艺术能有标准答案吗?能找出共同之处吗?鉴赏思考题这样的女人美吗?什么样的女人美?为什么这样画?为什么成为经典?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怎样表现神态?达到什么效果?背景为什么这样处理?手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为什么比较?你能找到共同点吗?我为什么执着,我相信学生的悟性思考是以教师的智慧启发学生的智慧。思考能力如何是今天教育中人的根本差异人会以自己视野极限为世界的局限。也会以自己思考极限为思想的局限。见到的决定你感受的宽度。想到的决定你思维的深度。思考是自我完成的活动吗?还是教育启蒙后的习惯。艺术给人的是感觉,教育应引领思考。思考是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有人处事是整体的,做事是走心的。有人看事是局部的,做事是做事的。思考是能帮助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了解自我和世界的心理活动。教师的成熟:源于真爱、基于博学、蕴于思考、成于策略。苏州留园冠云峰苏轼三益友:寒梅、瘦竹、丑石。“山川遇予神遇而迹化”园林石经人情感过滤文化浸染,自然美和人文美结合,形成中国山水文化的物化。立峰也是一种抽象雕塑,其形象有多意性、多向性、朦胧性、不确定性,上中下三段扭转的姿态美和瘦、透、漏、皱的相生相发,多样统一的关系,暗示的力量“东方的维纳斯”令人想象。石下浣云沼基本形规矩,是为以动衬静,以深衬高,以直映曲。艺术教育启示:识图知形有什么。色彩形态是什么。表现表达知什么。技能方法练什么。视觉知觉与自觉,偶然天然与必然。文学文化与素养,技术艺术与心术。艺术教育作用,不仅是陶冶情操的审美过程,而是打通知识的理性和人性的灵动的通道。将知识激活将人性唤起,觉悟人生情趣和生命的意义。当我们不再将艺术教育当成工具,将名人名作作为标准。我们不否认杰出和成就,艺术教育不是模仿和崇拜。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判断标准才是进入一个正常的艺术欣赏状态。艺术是用来启蒙的,质疑的,思考的。不是用来制造盲从的,教育是使人完善,不是用来制造崇拜的。我们是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眼光看世界,还是要培养只会为别人鼓掌的人?我们教师本体性知识—深度广度—学识造诣相关性知识—构建融合—知识体系社会性知识—认知引导—享受生活实践性知识—经验方法—具备能力我们是教师,要比别人更善于选择,比别人更会思考,比别人更会引导,比别人都更会教育。面对艺术作品你有自己的坐标吗?(观点)面对学生你有自己的方法吗?(策略)面对教育你有自己的思路吗?(课程)面对人生你有自己的选择吗?(智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有时清理比积累更重要。放下许多别人的影响,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思想。我们看到的是梅还是画?是画形态?是画属性?是画感觉?从赏心只有两三枝,到人淡如菊,中国画从唐宋时的实而静,经元明清完成了精神上虚静的升华。形成中国画贵悟不归解的特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龚自珍《病梅馆记》)梅枝以枯为美,润则无力。梅花以淡为美,浓则无味。我们还要讲“逼真”吗?是讲斗争还是讲超脱?讲形态还要讲意味,讲物不要忘记讲画,讲基本画法还要讲格调品味。是画画还是画物?画物体还是画关系?是画形象还是画心象?知识——教学实施——能力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区别?教师是什么?教练、导游、首席、助教?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教师从教会到会教的转变。怎样把自己的能力变成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对教学目标的验证和达成。原来:知识+表达能力=合格教师现在:知识+教学智慧、精神引导=合格教师教书本,传知识,师人,师物,师心。我们在教案上列出讲述法、示范法时,其实没有给学生方法。教师要给方法达芬奇将科学引入绘画的造型,莫奈将光学引入绘画的色彩。马蒂斯用简练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表现炽热的情感,超脱现实的束缚表现迷离的幻觉。毕加索将物体解构用象征来表现感觉…...中国画人物讲到传神,花鸟讲到诗情画意,山水讲到气势情趣。牡丹、老虎象征什么?从低层次的符号对应,到从画面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从文化
本文标题: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核心素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8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