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5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11.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这种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B.品德评价法C.个人修养法D.情感陶冶法12.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画面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A.理解性B.选择性C.恒常性D.整体性13.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内隐记忆14.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那种性格结构特征?()A.态度特征B.情绪特征C.理智特征D.意志特征16.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A.相对功利取向B.避罚服从取向C.寻求认真取向D.遵守法规取向17.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A.退行B.投射C.升华D.文饰18.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A.教学监控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认知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19.初二(5)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A.人际纪律阶段B.自我服务阶段C.自我约束阶段D.相互协调阶段20.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爱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A.建构取向B.行为取向C.认知取向D.人本取向21.中学生小阳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恼,希望后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小阳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A.放松训练法B.系统脱敏法C.理性情绪法D.代币强化法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23.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4.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25.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三、简单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27.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8.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29.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二班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二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二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么?”“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要等待时机。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我鼓励他报了大家都未参加的3000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运动会那天,小杨的3000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了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里吗?”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跟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问题:(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分)(2)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10分)31.材料: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利,这个结果让大家很诧异,她自己也无法接受。问题:(1)请运用动机相关知识解释小美专业课面试失利的原因。(10分)(2)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8分)2015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和百科全书式的教学;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理论;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原则和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三中心论;洛克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2.【答案】C。解析:布鲁姆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划分为认知技能、情感技能和动作技能。3.【答案】A。解析:复杂劳动之所以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是由于教育与训练的结果。教育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其直接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4.【答案】B。解析:我国近代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壬寅学制,但是没有实施;第一次正式实施的靴子是癸卯学制。5.【答案】C。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6.【答案】C。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我国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7.【答案】B。解析: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置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8.【答案】C。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9.【答案】A。解析:教师利用视频,帮助学生增加所学知识的直观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直观性原则。10.【答案】C。解析:演示法指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道具或者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材料中陈老师通过边说边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们清晰地掌握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采用的教学方法属于演示法。11.【答案】D。解析: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属于情感陶冶法。12.【答案】A。解析: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这属于知觉的理解性。幼儿和成人对画的认识不同,这是因为知觉的理解性存在差异。13.【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的时间一般在30秒左右,通常不会超过一分钟。题目中单词在小东的头脑中存储了几十秒,属于短时记忆。14.【答案】D。解析:晓波能够通过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规律,说明晓波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能对事物提出假设并进行解释,然后形成一个符合逻辑的假说是形式运算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15.【答案】A。解析:性格态度特征是指人的性格中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特征,如对待集体表现为爱祖国、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对待工作认真细心、爱岗敬业;对待自己严于律己、谦虚谨慎等。16,【答案】B。解析: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与秩序取向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其中,处于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的人表现为避免惩罚和服从权威,题干中小辉害怕教师的批评是典型的避免惩罚的表现。17.【答案】B。解析: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18.【答案】C。解析:教学认知能力是以教学系统为认知对象,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19.【答案】A。解析:处于人际纪律阶段的中学生,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20.【答案】D。解析: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接的过程;认知主义观点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人本主义的观点是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董老师注重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关注学生的体现,符合人本主义的观点。21.【答案】C。解析:心理学家艾利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几人的行为的ABC理论。晓阳认为自己是个完美的人,而事实表现不是如此,说明晓阳对自己的认知是不正确的观念,想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改变对自己的认知,也就是建立合理的情绪。二、辨析题22.【参考答案】错误。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
本文标题:2015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9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