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公共关系与政府教学目的:了解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工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要具备的公关意识。教学重点:政府公关的必要性教学难点:政府服务文化学时安排:6学时第一节政府公共关系特点一、什么是政府组织?什么是政府公共关系?广义:政府组织包括了所有的国家机关,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我们从广义上理解。狭义: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政府公共关系:指政府通过与社会各界公众的双向沟通,树立政府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自觉活动。(雍正的近臣李卫,为了让百姓了解“摊丁入亩”新政的意义,不仅破例叫人写了通俗白话文的“官告”,还叫乞丐编成歌谣,在市井之间唱和。)二、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任何组织公共关系的目标—塑造形象•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塑造廉洁,务实,民主,人道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也是政府公关的根本任务三.政府公共关系的对象:一切社会公众。包括政府机构内部的一切工作人员。(政府公关与企业公关的最大差异,关照的对象是辖区内全体人民。按政治学说法,大部分人民对政治都倾向冷漠。这是各种社会里的常态。选举,投票率难达80%。美近十年总统大选,投票率仅五六成左右。)政府公关—虽对公共政策和公共议题无兴趣,有盲点,但也要与全体人民进行沟通。企业公关—锁定少数的目标族群。一项电子产品,有20%的市场占有率就了不起了。1.坚持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至上—首要原则(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提高行政透明度(即送循公开的原则,传播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还有两个:科学指导,整体统一的原则)四.政府公共关系的原则•卡特利普和森特在《有效的公共关系》中将政府公共关系必要性概括成两条:“其一,政府有必要向它的人民报告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其二,有效的行政管理需要公众的参与,支持。”(该书517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五.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书249功能)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1.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计划经济模式,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管理靠行政命令方式进行。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立起来,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管理模式从直接管理企业转移到宏观控制,政策制定,规划协调,监督服务上来。有效的信息传播便于宏观决策,便于加强企业与企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2.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如实向公众汇报政府工作,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3.有助于政府的廉政建设政务公开,便于接受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防止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4.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作风表现在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导致行政效能低下,降低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仪。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5.有助于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例如: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人员外流,职工下岗和失业率上升难免。1998年正式下岗职工达到2000多万。必须开立政府机关,动员社会各界,关心下岗工人生活,搞好职工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再就业工程,做好政府解释工作,化解社会矛盾。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6.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创新,务实,廉洁,高效”•一是外部公关,加强监督,政务公开;•二是内部公关,提高公务员素质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7.有助于发展国际友好关系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发展”政府公关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汉代张骞二通西域,唐代鉴真七渡扶桑,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古代政府国际公关的辉煌史,近代闭关自守,信息封闭,被动挨打。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恢复中国政府的国际公关形象:•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70年代,中国乒乓外交,发展中美关系;•1992年,亚运会在北京举办;•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中国政府国际公关战略胜利)•2005年,国共两党首脑连战,胡锦涛会谈达成共识。三、具体工作:1.收集信息—了解民情民意,信访,接见代表,征集意见。•A.信访工作•B.建议征集•C.民意测验•D.典型调查.A.建立新闻发布制度B.发布政府公告C.制作广播,电视节目D.举办展览2.发布信息大众传播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良好的公共关系是“干”与“说”的结合。•2006年7月10日,深圳市市长徐宗衡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谈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意义,以及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关系:“记者不是敌人是挑战者”,“被动说不如主动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透明的政府,一个主动说话的政府”,“公共关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能力”。发布信息•对象:传统的协商代表,即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新的公众群体和个人,如个体户,外企中的工人,离退休人员,失业者,私营企业等。•形式:对话会,通气会,座谈会,讨论会,演讲会,交流会,听证会。3.协商对话反对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强化乡村公路建设;改善办学条件。4.办事公开:5.多办实事:办事制度公开(如收费标准),程序公开,人员公开第三节政府公共关系现代化这一节主要讲政府工作人员要具备现代化的公关意识。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一、树立公众至上意识:塑造一种以公众为导向的政府服务文化政府服务文化:组织文化之一,一个政府组织全体成员所共有的服务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服务价值观:组织成员从事服务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信仰与追求。•A.树立公众选择意识服务项目的确定,不仅取决于上级,还应经过公众选择,双方沟通协商后酌情确定。•B.契约意识经济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现代民主政治的构成要素之一。政府的服务行为是一种资源交换的互利行为。(公众是纳税人,为政府提供了经济支持,期望从政府那里得到“回报”。政府与公众间在权利与义务方面是双向依存关系。)•C.政务公开意识。二多办实事,取信于民•80年代天津市政建设跟不上:“坐车没有走路快,自来水腌咸菜,临建棚拆得没有搭得快。”市政府决心为民办实事,一件件抓落实。后来形成了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社会政治局面。三言必行,行必果,讲究信誉保持政策稳定;承诺之后要兑现;对公众的咨询和申诉,要查办落实。四加强廉政建设,纠正不正之风。•案例9-2分析:任何组织公共关系的目标都是塑造形象。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是塑造廉洁、务实、民主、人道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这也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根本任务。本案例中宁波市社科联运用公关手段开展“宁波市2004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月”,既造福于民,又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由于种种原因,哲学社会科学与普通市民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不少公众不具备基本的人文社科素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宣传,在全社会普及社科知识。宁波市有关方面这个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普及月”的活动也开展得很出色。如开展了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知识展览、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电影晚会、电视对话等一系列公关专题活动,受众面达10万人,社会各界反应良好。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9-5分析:•危机一旦发生,有关组织立即会成为公众议论和新闻媒体追逐的热点,在通信网络十分发达的当代社会,有关信息在短短的时间内会传遍到很远的地方。•政府公关危机发生之后,公开和坦诚是对付危机的最好政策。对于新闻界,应让他们知道文件的真相;公众对于现代的政府信息、社会信息、享有当然的知情权。公众只有在知情的情况下,才会对公共管理者产生信任。在本案件中,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断水事件”初期处置不当,是哈市政府表现的欠缺之处。当然,在哈市政府的公告产生误导之后,哈市政府闻过即改,纠正了先前的“不透明”行为,这是值得肯定之处。“断水危机”启示我们,政府遭遇的公关活动,以树立政府的威望,共同克服面临的危机,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新的公关意识。复习思考•重点回顾:•1、明白政府公共关系的内涵、特征和功能;•2、掌握政府公共关系的对象和工作内容;•3、掌握增强政府公共关系意识的内容。复习思考[难点提示]•1、本章中政府是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政府公关的目的是获得人民群众在各方面最大可能地理解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实现政府的目标。主要包含了存在于政府周围的组织和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把政府作为某一组织或企业的公关对象来讨论。•2、政府公共关系的现代化不是指政府办公设备、场所、传播媒介等方面的现代化,而是指政府中的各级领导和公务员的思想观念中是否具有现代化的公关意识。复习思考[问题探究]•1、分析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进公共关系的深层意义。•2、政府公共关系特征和功能何在?•3、如何增强政府各级行政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本文标题:公共关系学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2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