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单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纪录
1九龙坡区含谷镇小学校迁建项目工程土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交底部位(或工作项目):施工测量、基础工程、钢筋砼结构工程、砌体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交底对象: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班组长交底时间:二O一五年八月一十三日交底内容:1工程概况重庆市九龙坡谷镇小学校迁建项目工程由1#~4#楼组成,分别为1#楼(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7532.87m2,共6层,地下一层,地上5层,地下层高4.8米,地上层高3.9米;2#楼(多功能教学楼),分夹层和一层,建筑面积:969.75m2;3#楼(食堂),分三层,一、二层层高3.9米,三层层高3.4米,建筑面积为1197.47m2;4#楼为门卫室;总计建筑面积为19716.83m2。合同工作范围:施工图所示范围内的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给排水安装工程、初装修、电气等(除绿化、精装修部分工程不纳入本次招标范围),具体以招标人发布的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为准。2管理目标2.1安全目标杜绝死亡、重伤事故和重大设备、交通及火灾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2‰以内。2.2质量目标达到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一次性验收合格。2.3进度目标根据施工合同规定,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240日历天。2.4文明施工目标满足合同、重庆地区文明施工相关要求。3主要施工方法3.1施工测量3.1.1定位测量1据业主提供坐标点,参照设计图给定的坐标或相对距离,用于定位控制测量;根据基准点及基准线,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和施工平面总图放出工程的定位轴线,由定位轴线为基线施放建筑物细部备轴线,各条轴线施放的同时,应将其2延伸至建筑物以外,用木枋做成引桩并以经纬仪将轴线延伸至引桩上钉上铁钉(或作“红三角”标记)。2平面控制使用全站仪用坐标法引测并做出主控制点,用于控制轴线定位。3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水准点,引测出现场的一级高程控制点。3.1.2基础施工阶段轴线测量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桩孔的位置,根据桩定位点拉十字线钉放四个控制桩,以四个控制护桩为基准控制护筒的埋设位置和钻机的准确就位。护桩做好保护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被扰动。3.1.3主体施工阶段轴线测量当基础完成后应根据引桩上的控制点,重新施放轴线,并将轴线用墨斗线弹在基础承台梁砼表面,用经纬仪配合锤球吊线控制工程的垂直度。3.1.4高程测量1根据总平面和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用水准仪由水准点测设至施工现场附近,并埋设永久性高程点,作为现场施工的一级控制点,此点必须满足一级水准点的精度。2高程控制点的传递是在外墙作一个高程控制点,使用同一把经过校验后的钢尺将标高传递,并作为施工层的水平标高控制点。3.1.5沉降观测本工程施工阶段应专人定期观测,施工完基础结构后开始观测,以后每施工三层做一次沉降观测,施工完毕后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依据场区首级高程控制点进行,为了保证水准基准点的准确,必须对首级水准点要定期进行复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0.000层完成后,在位于±0.000层的四大阳角结构上重新设置沉降观测点,与水准点形成一个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用Φ20钢筋做成L状,上端打磨平滑,采用预留筋的方法锚固20cm。3.2基础工程3.2.1旋挖桩施工1采用旋挖钻机干成孔工艺,孔口应设置护筒。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钻渣要及时运出工地,弃运到合适的地点。严格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当相邻桩间距小于2m时应采取跳槽开挖、跳槽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2清孔用专用捞砂钻头将沉渣清出孔位。要求沉碴厚度不大于5.0cm。33终孔孔径用检孔器测量,若出现缩径现象应进行扫孔,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桩孔深度应满足相邻桩刚性角要求。4钢筋笼的接头采用单面焊或绑扎搭接,同一断面的接头不得大于50%,箍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钢筋笼下放过程中极易碰撞桩壁,当出现垮坍应立即吊出钢筋笼重新清孔、重新下笼。对于下完钢筋笼立即浇筑砼的桩,沉渣厚度检测一般测两次,第一次钻孔到位时测试,第二次钢筋笼下孔完成后检测。对于下完钢筋笼未立即浇筑砼桩(主要是考虑提高效率,多根桩成孔后同时浇筑),浇筑砼前应进行沉渣厚度检测。5桩砼浇灌采用水下浇灌砼方式,浇灌前先用空压机向井底吹气,将泥浆沉渣搅动搅混,导管底口距桩底不大于50cm,孔底水深尽量高于导管底口,料斗装满后方才下料,并应满足首次放料后导管埋入深度要求。浇灌砼过程中,严格控制拔管高度,浇灌完成后计算充盈系数是否满足要求。6声测管埋设质量是影响声测结果关键因素之一,声测管必须从桩顶埋设至桩底,材质与埋设质量符合要求,如因声测管的原因造成无法检测时,根据重庆市渝建质监【2011】053号文件要求,必须进行钻芯检测。7质量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对旋挖桩全数检测,要求桩基完整性检测合格率100%,全部桩基工程争取为Ⅰ类桩,II类桩控制在20%以内。另根据高新区质监站要求,本工程钻芯检测三根旋挖桩,1-3#楼各一根。3.2.2独立柱基及带型基础1采用小型挖机带炮头开挖或水钻,到位后经验收后及时封底。2进行砼浇筑时,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拨,不得漏振,插点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砼时应插入下层砼中5~10cm,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3.2.3基础工程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mm)1桩径-202桩位703桩垂直度<1%4钢筋笼主筋间距±105钢筋笼箍筋间距±206钢筋笼长度±1007钢筋笼直径±1048挖孔桩深度+3009桩顶标高+30,-504.1主体结构工程4.1.1模板工程1柱、墙、梁、板模板体系采用九夹板木模+木枋+普通钢管脚手架支撑,按照梁板二∽三层,柱墙一层进行配制。2柱墙脚支模前进行定位找平,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找平定位,剪力墙用短钢筋点焊定位,控制模板和双层钢筋的位置。3安装梁底模时,如梁的跨度L>4m时,在跨中起拱2‰L。4梁模板安装后应根据中心拉线检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并检查、调整标高。5模板拆除(1)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规范执行,侧模须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的条件下方可拆除,底模拆除时砼强度符合下表规定: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2)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砼强度符合设计砼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3)模板的拆除顺序和方法:严格执行“拆模令”制度,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自上而下的原则,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跨中后两端;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撬、硬砸,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按指定的地点堆放,用后的模板要及进行清理、修理并刷好隔离剂备用。4.1.2钢筋工程1材料:钢筋HPB300、HRB400、HRB400E、CRB55。框架柱、墙:14≤直径d≤20的HRB400级纵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直径d≥22的纵向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梁:直径d≥16的纵向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直径d≤14采用绑扎搭接。焊工持证上岗,正式作业前须做现场条件下工艺试验,合格后方能作业。2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大于50%。53柱竖向钢筋每层楼板面处错开45D接头。4楼板受力通长钢筋接长底筋在支座处,负筋在跨中1/3范围内,其它短钢筋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5机械连接,本工程钢筋机械连接采用直缧纹机械连接方式。(1)直螺纹加工:钢筋下料使用砂轮切割机,钢筋端头截面与钢筋轴线垂直,不翘曲。将钢筋两端卡于套丝机上套丝,套丝时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进行冷却润滑。对大直径钢筋要分次滚轧到规定的尺寸,以保证丝扣精度,并采用通规、止规进行检查。(2)直螺纹连接:连接钢筋前,将下层钢筋上端的塑料保护帽拧下来,露出丝扣,并将丝扣上的水泥浆等污物清理干净。连接钢筋时,将已拧套筒的上层钢筋拧到被连接的钢筋上,并用力矩扳手按规定的力矩值把钢筋接头拧紧,直至力矩扳手在调定的力矩值发出响声,并画上油漆标记,以防钢筋接头漏拧。力矩扳手每半年应标定一次。接头拧紧力矩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钢筋直径(mm)16-1820-2225283236-40拧紧力矩(N.m)160230270300320360对已经拧紧的接头作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注:当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拧紧力矩值按较小直径钢筋的相应值取用。特别提醒:施工现场必须有用于检测直螺纹加工质量的全套检测工具,如量规、通规、止规、扭力扳手等。6钢筋制作绑扎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预见性的提出和处理有关设计的矛盾问题或施工难题,做到准确认真翻样。(2)钢筋制成的半成品进行挂牌验收,专人负责清料,质检组负责检查。(3)梁、柱接头的钢筋密集,核心箍不允许遗漏,绑扎确实有困难的部位,将箍筋制成两半,待绑扎就位后,按搭接10d焊成封闭箍。(4)柱墙的竖筋在楼面的位置加焊一层相同规格的定位箍和定位筋,以预防钢筋偏移。(5)楼板负筋等安装配管完毕,再进行绑扎,楼板负筋绑扎应加Φ8钢筋板凳。负筋绑扎好后,严禁在上面踩踏,以保证负筋位置的正确。板钢筋除靠近处为两行相交点全部绑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筋不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6)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柱筋、梁侧筋保护层用塑料垫块控制,板筋、梁底筋保护层采用高强度的花岗石垫块控制。4.1.3砼工程1结构砼均为预拌商品砼,主要结构部位强度详附页,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6零星砼为自拌砼,其坍落度控制在5~7cm。2柱、墙及大梁的砼浇筑时应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得超过50c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查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插点间距不得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层间的接缝。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隔,其间歇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砼凝结时间等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的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3柱、墙、梁、板砼浇筑时应先浇柱子等竖向结构砼强度较高的部位,再浇筑梁扳等砼强度较低的部位。因柱、梁砼的强度等级不同,要特别注意接头处的施工。梁结点钢筋较密,浇筑此处砼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板砼分段浇筑,随打随压光,砼浇筑方向平行于次梁方向推进。施工时,设马凳及人行通道和操作平台,严禁直接踩踏钢筋,通道随打随拆。大面积楼板砼浇筑时,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楼板平整度。浇筑板砼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插入式振捣棒顺浇筑方向振捣,并根据事先测定在柱筋上的标高拉线检查砼厚度,采用拉滚子与二次收面工艺,防止砼楼板表面出现裂缝。砼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进行覆盖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普通砼不得少于7天,有抗渗或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砼不得少于14天。注:除构造大样特殊注明处外女儿墙下部为钢筋混凝土墙500mm高与结构整体浇筑。4.1.4质量检查标准1主体钢筋工程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序号检测项目规范允许偏差检测方法1网的长度、宽度±10mm尺量检查2网眼尺寸焊接±10mm3绑扎±20mm4骨架宽度、高度±5mm5骨架长度±10mm6受力钢筋间距±10mm7排距±5mm8箍筋构造焊接±10mm9绑扎±20mm710钢筋弯起点位移±20mm2主体模板工程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序号检测项目规范允许偏差检测方法1轴线位移5mm尺量2标高±5mm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截面尺寸基础±10mm尺量检查4主体-5,+4mm尺量检查5每层垂直度6mm检测尺检查6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直尺和塞尺检查7
本文标题:单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纪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9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