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中国与东亚诸国雅乐的对比及其影响
Magazine22Music中国与东亚诸国雅乐的对比及其影响■文/张兰【摘要】雅乐是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的宫廷音乐,主要是在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使用。周朝之后经过不断的完善发展到隋、唐时期开始向东亚方向传播,主要是传入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并与其本土音乐融合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对其本民族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其中中国的雅乐与东亚雅乐也有了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关键词】中国雅乐;东亚雅乐;比较;影响雅乐是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的宫廷音乐,主要是在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使用。周朝之后经过不断的完善发展到隋、唐时期开始向东亚方向传播,主要是传入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并与其本土音乐融合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对其本民族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其中中国的雅乐与东亚诸国雅乐也有了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一、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雅乐的历史对比中国雅乐:“雅”是纯正典雅的意思。“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定的乐舞。“雅乐”的意思即“优雅的音乐”。雅乐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雅乐的体系所包含的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同时也是一种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在使用乐队和舞队的编制上有严格的规定。西周的雅乐流传下来的多保存在《诗经》的“雅”里边。西周末年,周君的地位开始动摇,出现了“文化下移”的潮流,“雅乐”在春秋时期难以适应社会文化的需要,逐渐被一种新颖的音乐“郑卫之音”。所取代一直到汉唐时期国家统一,雅乐又受到重视。汉武帝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王,他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而儒家把“六乐”奉为雅乐最高典范,一方面继承了《韶》、《武》二曲;另一方面也创作一些新的雅乐曲子,像李延年的《郊祀歌》等。隋唐时期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由于政治的开明、经济的自由、商品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往来通商十分频繁。雅乐在这时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既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又融入了其他国家的音乐元素,形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雅乐体系。在这之后,雅乐一直都是各个朝代的正统音乐,一直到清代封建王朝的灭亡,雅乐才逐渐的被人们所忽视。雅乐的特点是庄严肃穆、气势恢宏。雅乐一般是在各种典礼仪式上使用比较广泛,主要在祭祀(祖先、神明、山川大河)、求雨、驱除瘟疫、王师大献等。日本雅乐是日本兴盛于平安时代的一种传统音乐,也是以大规模合奏型态演奏的音乐。乐曲以器乐曲为多,至今仍是日本的宫廷音乐,是现存于世界最古老的音乐形式。日本雅乐的含义是以时代的不同而变化。总的来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雅乐是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日本的器乐合奏曲,从中国传入的日本称之为“唐乐”,从朝朝鲜半岛传入的称之为“高丽乐”。主要的演奏形式有随舞蹈伴奏音乐,另外还有不伴随舞蹈的乐器合奏称为管弦。虽然加入了浓厚得异国风情的音乐,但日本雅乐还是保留着大陆音乐传入之前古代音乐的成分。广义的雅乐是把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以及受亚洲大陆其他国家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也包括在里边。像是由神道系统的神乐、东游、久米歌等日本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音乐。朝鲜雅乐是一年春秋两度,在韩国首尔的成均馆内会举行一种称为“释奠”的祭孔仪式。在整场仪式中,音乐会使用庄严、雄伟的文庙雅乐,使其更加显示整场仪式的重要。中国宋朝的大晟雅乐在高丽朝睿宗十一年(1115)进入朝鲜半岛之后,与当时的宫廷音乐相融合,以后被应用在各种祭祀场合之中,像文庙、宗庙等。十五世纪初,在世宗大王和音乐家朴堧的努力下,对雅乐进行了改革,文庙雅乐也经历了朝鲜化的过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其实质没有离开过中国的原样,仍然为堂上登歌、堂下乐悬、文武佾舞的形式。祭祀乐和仪礼乐的性质没有改变,并且至今仍被演奏,这与对儒家思想的提倡与尊崇是分不开的。朝鲜的雅乐,仍保存着夏、商、周三代的音乐特点,中国雅乐在这时期已大部分失传,但朝鲜的保存却是相当完整,在古宫博物馆保存的新罗古坟出土的周朝古埙,从而证明朝鲜的雅乐的源远流长。二、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雅乐的演奏方式和乐器使用对比雅乐有其固定的演奏形式,具体的划分方式可分为:堂上登歌、堂下乐悬、文武佾舞。登歌:是歌颂祖先和当代皇帝的颂歌,最早出现的登歌是周朝的《六代之乐》。其中包括黄帝时期的《云门》应用于祭天神;尧的《大咸》应用于祭地神;舜的《九韶》应用于祭四望;禹的《大夏》应用于祭山川;商的《大濩》应用于祭先媲,周的《大武》祭祀祖先。经历春秋战国保留下来的宫廷雅乐就只有《大韶》《大武》,到汉代逐渐兴起开创雅乐新风,雅乐越来越受到重视。祭祀宗庙的雅乐也逐渐的制作出来是《嘉至之乐》、《永至之乐》、《休成之乐》、《永安之乐》等。一般使用的乐器是大鼓、编磬、编钟、琴、瑟、箫、柷、敔、埙等固定乐器。堂下之乐主要是在台下演奏,其乐器以钟、磬为主,是悬挂在架子上的打击乐器。还有笙、箜篌、琵琶、管鼓、管笛等一些乐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一些体积重大的乐器被时代所淘汰,又加入了一些新的乐器从而使其不断的变化发展。古代对“佾”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八人为行列,另一种是几行几列。雅乐的乐舞可称之为“八佾之舞”即8×8=64人的舞蹈是天子欣赏的最高形式的舞蹈。诸侯Magazine23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大夫为二佾。“佾舞”又分为“文武”和“武舞”,区别在于所持兵器不同和有着不同的舞蹈形式。文武左手拿菕(三孔笛)右手拿翟(雉鸡的羽毛),文舞士三十二人,左龠右翟,四行,行八人,舞作进退舒徐揖让升降之状,舞师两人翿以引之;武舞左手拿干(矛)右手拿(盾),武舞士三十二人,左干右戚,四行,行八人。舜作发扬蹈历坐作击刺之状,舞师两人执旌以引之。日本雅乐的演奏形式有管弦和舞乐两种。管弦是不伴随舞蹈的乐器合奏称为管弦。注重于音乐的微妙流动,连音演奏,速度缓慢。有《神乐歌》、《东游》、《大和歌》、《久半歌》等乐曲,其中《神乐歌》是在日本雅乐中最神秘庄重的演奏节目,被历代宫廷中所举行最高祭殿仪式时所采用。舞乐是随舞蹈伴奏的音乐,节奏鲜明、速度稍快。舞蹈依音乐类型分为左舞和右舞。左舞:以中国传来的“唐乐”为伴奏的乐舞,最出名的一曲是《兰陵王》;右舞:是从朝鲜半岛传来的“高丽乐”为伴奏的舞乐,最出名的一曲是《纳曾利》。高丽乐的所有节目,都是作为舞乐的伴奏曲而存在,没有单独演奏的曲目。依舞蹈类型分为平舞、走舞和童舞。平舞:多著中国古代文官的优雅服饰、由4至6人担任演出。走舞:著绚烂服饰多穿着缀有毛边的裲裆袍、胸口有圆形刺绣、由1至2人担任演出。童舞是由儿童担任演出。乐器方面,远古演奏雅乐的乐器有很多,但随着年代的交替更新,乐器的数量则逐渐简化。一般有笙、七弦琴和笏拍子、三之鼓、琵琶等几十种乐器,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乐器像箫、五弦、尺八、方响等就会被淘汰掉。雅乐的音色来到日本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在《源氏物语》的《若菜》中提到:“大规模的高丽乐和唐乐,倒不及听惯的东游乐来得亲切可爱”,说明当时人们觉得雅乐的声音太炫耀,太夸张了。于是,雅乐中的一些低音部分和其乐器被删减,使得乐音细,音调高。朝鲜半岛的雅乐包括管弦合奏、管乐合奏、吹打、歌乐。管弦合奏的形式包括以乡笛为中心的管弦合奏和以玄琴为中心的弦风流。管弦合奏所用乐器有乡笛、大岑、奚琴、伽倻琴;玄风流所用乐器是玄琴、伽倻琴、细笛、大岑、奚琴、林鼓。管乐合奏其中包括以乡笛为中心的音乐和以唐笛为中心的音乐。以乡笛为中心的乐器有乡笛、大岑、奚琴、林鼓、大鼓。这种编制的合奏成为竹风流,也叫做三弦六角;以唐笛为中心的音乐属于“唐乐”系统,主要用于王家的祭祀和皇帝的出巡等仪式中。吹打使用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来演奏的音乐,指的是运用于出驾、凯旋、进行等场合的音乐,包括大吹打、吹打、道君乐、到打令、别羽调打令等。歌乐包括歌曲、歌词、时调。三、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雅乐的曲式和特征对比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在乐曲曲式上都可分为“序”、“破”、“急”三个乐章。序的主旋律最从容,演奏的快慢自由,没有节拍的限制。破的旋律也是从容不迫地流动,而拍子固定是一小节八拍。急则是轻快的旋律,一小节四拍。但是依演出曲目的不同,“急”的节奏不一定快,因此也是一组乐曲中第三首的意思。中国的雅乐以“德音”与“和”为审美标准,他一直是我国古代雅乐的典范。雅乐的特征体现了音乐的功利性,具有相对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用音乐来表达出统治阶级的尊贵与威严,或是用音乐来为统治者歌功颂德,音乐也是统治者娱乐享受的手段之一。因此在大型的场合都会有庄严的音乐作为伴奏,来壮大声势以体现统治者的威严。第二,是古代统治者在大型的朝会典礼中把祖先与神明相联系来吹捧当时统治者的歌词。第三,是把音乐作为娱乐享受的手段之一,来供统治着欣赏。唐代政治经济十份发达,各国之间往来频繁,日本派遣唐使来唐学习,逐渐以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音乐表现形式开始向东传播,对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的音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日本的雅乐音乐讲求旋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格调高雅,速度由慢渐快,旋律多类型化,调式固定,有绝对音高。器乐多以管乐器为主,声乐旋律线条优美,发声近与本嗓。歌唱声部与乐器声部的旋律、节奏相同,很少有复音和复节拍。四、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雅乐的技艺、服装相同之处雅乐讲究手、足上的功夫。手上的功夫包括交手、合手、牵引、伏肘、去肋、振肋、打腰、卷手、打手等等。足上的功夫包括落、押脚、追脚、踊、踏、立、跪、飞、行走等等。手足相互配合才能演出一台好的曲目。如同手式、演奏有其独到之处一样。雅乐的服装、道具也别具特色。从服装颜色来说,左方舞为红色,右方舞为绿色。另外,服装的种类也很多,有套装装束、蛮绘装束、贯头衣装束等等。文舞一般使用套装装束,“陵王”等武舞曲目时使用蛮武装束、贯头衣装束,而童舞装束多在表演“迦陵频”、“蝴蝶”等曲目,此时雅乐的服装更显得格外雍容华贵、绚丽多彩。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位于东亚大陆,国家之间相邻雅乐在这都会相互影响、互相交融,但由于自己本民族音乐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又有不同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雅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所遗忘,但是日本、朝鲜半岛的雅乐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今世界中国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成立,儒家思想得到发展,雅乐也逐渐重新登入历史的舞台,并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东亚雅乐的传播有利于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东亚雅乐朝着光明大道向前发展。雅乐的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雅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东亚雅乐是世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影响力,在扩大世界文化交流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者:张兰,山东德州学院音乐学院。中国与东亚诸国雅乐的对比及其影响作者:张兰作者单位:山东德州学院音乐学院刊名:音乐大观英文刊名:MusicMagazine年,卷(期):2013(13)本文链接:
本文标题:中国与东亚诸国雅乐的对比及其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939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