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生产与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生产与经济制度》教学设计法政学院10思政4班陈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4)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5)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三、【教学过程】(一)【分析该课的结构】《生产与经济制度》这一课包括两框题: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导入】课本P28插图,大家能够看到四个不同的场景:人们利用电脑工作学习、利用智能手机通信娱乐、利用网络购物、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高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精彩。那么秦始皇时代,人们能不能享受这些便利?难道他们不想足不出户就能眼看世界吗?归根结底,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享受?学生:不能,不是。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但主观愿望是会影响消费的,比如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消费心理它就会影响我们的消费),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29页划上)。生产决定消费。秦始皇时代还不具备生产这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力水平。【教师】那么,生产具体是怎么决定消费的呢?(1)我们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但在封建社会,坐拥江山和美人的帝王都打不了电话,上不了飞机。这反映了生产与消费有什么关系?【学生】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什么)。【教师】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这句话强调的是产品从无到有,人们没有生产出这种产品就不可能进行消费。在古代,即使是皇帝也享受不了看电视的乐趣,因为那时无电视可看。(强调的是产品从“无”到“有”)(2)古人用飞鸽来传递信息,我们现在用QQ、微博、飞信沟通交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这反映了生产与消费有什么关系?【学生】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怎样消费)【教师】“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强调的是不同对象达到同一目的。比如用飞鸽、QQ、微博、飞信都能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怎样生产),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怎样生活)和娱乐(怎样娱乐)的方式。(3)没有远程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足不出户、快捷方便的网络教育、网络医疗、网络服务。生产与消费有什么关系?【学生】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如何)【教师】“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强调的是同一对象的程度不同。同样是电视,由于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比过去高,无论是画面的清晰度、外观性能等等都比过去的黑白电视要好。(4)假如没有电脑的出现,人们会不会有上网的冲动?假如没有汽车的大生产,人们会不会有购买小轿车的强烈欲望?【学生】不会【教师】这反映了生产与消费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能够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教师】总之,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们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过渡】实际上,生产与消费好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我们接下来看看消费是怎样反作用于生产的?反作用既包括好的方面也包括不好的方面,我们课本中主要强调的是好的方面。第一句话: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这也是我国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的经济学依据之一。(1)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换一种表述就是: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乔布斯说:必须使我们生产的每一台iphone都进入消费者的口袋,那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也就是说,iphone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它如果不被消费者所接受,那就意味着生产活动实际上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完全的资源浪费。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它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调节生产。(行业已经存在,只是进行内部调整)Iphone销售的火爆,使厂家不得不把产量扩大一倍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iph销售的火爆说明消费形成了对iphone的需要,这种需要促使厂家对生产进行调整和升级。(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简单来说就是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强调的是行业本不存在,行业从“无”到“有”)比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的出现和成长。随着旅游消费的日渐升温,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4)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Iphone可使人们获得娱乐的同时又能满足人们学习的需要,使人们身心健康,提高生产积极性。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有一个形成过程,都需要消费,新的较高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率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他们都分别体现在四个方面。但大家要正确认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的内涵不同。【点拨】“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的购买能力得以提高。“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过渡】我们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被消费了,生产就结束了吗?【学生】不是。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教师】也就是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除了生产和消费之外还有哪些环节呢?【学生】分配、交换【教师】近年来,国人争相购买外国品牌的iphone手机,说明了什么?【学生:】国内技术落后,国产手机的质量性能不如外国的好。【教师引:】是的,说得好。正因为技术的落后,导致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了生产与需求的矛盾,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学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教师总结过渡: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2)(旧教材)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教材)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意义:(1)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教师】既然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1)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提高劳动者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30页,观点一)(3)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落实科教兴国战略。(30页,观点二)(4)31页第一自然段“通过改革……不相适应的部分”附:(1)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三要素:劳动者、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比如:农民(劳动者)用锄头(生产资料、劳动工具)松土(劳动对象)。(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如何、产品如何分配方式。(3)经济基础: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4)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制度、设施的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板书】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二)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2、消费是生产的导向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4、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二、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1)(2)(3)意义:(1)(2)(3)怎么做:(1)(2)(3)(4)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导入】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能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吗?第四课第二框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这节课我们进入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创设情境】我有个亲戚,他家有五口人,他儿子是铁路工人,他妈在老家耕田,他妻子开了个小店,他在朋友开的酒店当厨师,女儿在TCL合资厂当技术员。从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我国有哪些经济成分?【学生】反映我国主要有:铁路工人——国有经济、农村集体土地种植——集体经济、妻子开的小店——个体经济、私人经营的酒店——私营经济、TCL合资公司——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教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学生】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的一段时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脱离了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追求“一大二公三纯”(人民公社第一规模大第二公有化程度高,所有制纯公有)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方面否定了过去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单一公有制的模式;另一方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而确定的。其中,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点拨】(1)生产资料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经济。【教师】公有制经济包括有哪些经济成分呢?【学生】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含义地位发展的意义国有经济(如宝钢、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人寿、中国银行)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他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集体经济(如农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它包括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1)可以吸收社会资金,(2)缓解就业压力,(3)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是不同所有制经济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混成分(如交通银行)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国有经济:【教师】宝钢、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人寿、中国银行这些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你是怎样判断的?【学生】国
本文标题:《生产与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4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