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防火防爆(安全主任培训讲课提纲教材:第二册安全技术基础知识第一章)一、燃烧及其发生的条件和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p1~3)1、燃烧的特征(1)燃烧是发光放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这是燃烧的化学本质。(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形成高温烟气,这是火灾蔓延的主要条件。放热是燃烧的重要特征,放热多少与燃烧的持续、火势蔓延速度、火灾扑救难易有直接关系。(3)反应消耗氧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窒息中毒是火灾致死的主要原因。2、燃烧的发生条件: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同时具备、都有足够数量并彼此相互作用(P1~2)。即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时燃烧才能也必定会发生:(1)燃烧三要素同时具备(2)燃烧三要素都有足够数量(3)燃烧三要素彼此相互作用可燃物、氧化剂是燃烧的物质条件,点火源是启动燃烧氧化反应并使反应持续进行的能量条件,明火是常见的点火源,但点火源不仅仅是明火,凡是可以把可燃物加热达到着火温度,引燃可燃物的能量条件都可以成为点火源。点火源的本质是热量,启动燃烧反应的点火源是外部火种提供的热量,使燃烧持续的点火源是燃烧产生的热量。燃烧产热大小与着火物的热值及重量有关。3、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p2)防火原理:防止形成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消除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防火灭火途径:使燃烧三个要素(1)不同时具备(2)没有足够数量(3)分隔不能相互作用4、燃烧的历程(p3~4)(1)可燃气体,气体直接燃烧。(2)可燃液体,除金属熔体是直接燃烧外,其余是蒸发或分解为气体再燃烧。(3)可燃固体,除金属与碳等个别例外是表面固体燃烧,其余是升华、熔化后蒸发或分解为气体再燃烧。二、燃烧的类型与相应的火灾危险性指标(p4~6p26~31)1、点燃(强制着火)与燃点(p4)点燃的特征是可燃物被外部火源强制点着,燃烧从局部开始,然后扩大到整体。2、自燃(自发着火,包括受热自燃与自热自燃)与自燃点(p5)自燃是指可燃物因受热升温不需要明火作用而自发着火。自燃的特征是可燃物受热自发着火,着火前有一个吸热、蓄热、升温的过程,因而着火时是整体着火。热源来自外部为受热自燃,来自自身化学或生物化学过程产热为自热自燃。3、闪燃与闪点(p5)闪燃是指因可燃液体蒸发或可燃固升华,在其表面形成的可燃蒸汽遇火源而产生的一闪而灭的瞬间燃烧。闪燃的特征是可燃液体表面因蒸发而存在的可燃蒸气被引燃,除了少数可升华的可燃固体外,可燃气体、固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4、三种燃烧类型及相应着火温度的消防意义三种燃烧类型反映了可燃物三种不同的引燃方式。除了被明火强制点燃外,可燃物是可以自发着火的;可燃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可以因其蒸汽被引燃而着火。燃点、自燃点、闪点越低表示其越易着火,火灾危险性越大。能自热自燃的火灾危险性最大。闪点是火灾危险性分类指标:闪点<28℃是甲类火灾危险性,28℃≤闪点<60℃是乙类,闪点≥60℃是丙类。三、爆炸现象及分类(p6)爆炸是物质在瞬间大量释放能量并转化为机械功,使压力骤然急剧升高,压力骤增是爆炸破坏作用的主要原因。按释放的能量爆炸可分为:1、核爆炸2、物理爆炸3、化学爆炸四、化学爆炸(p6~8)在化学反应中瞬间生成大量热量和大量气体,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做功而引起的爆炸。(一)分解爆炸化学性质极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外部条件作用下(如受热、摩擦、碰撞、震动)发生分解反应而引起的爆炸。2(二)可燃气体、粉尘爆炸(p7)1、现象与过程(p7)2、可燃气体、粉尘爆炸发生条件(p7)(1)可燃气体、粉尘与空气(或氧等助燃气体)均匀混合,且可燃物的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爆炸性混合与有足够点火能量的点火源作用。3、预防措施(1)防止泄漏、加强通风,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严格控制各种点火源,使其与爆炸性混合物隔离。4、可燃气体、粉尘爆炸的本质,与燃烧的差别(1)本质:反应速度极快,瞬间完成的燃烧氧化反应。(2)差别:燃烧速度不同。当先混后烧时,燃烧速度极快,瞬间燃尽,发生爆炸;当边混边烧时,燃烧速度相对较慢,则是平稳燃烧。4、爆炸浓度极限及应用(p7~8p26~31)(1)爆炸浓度极限,是可燃物与空气混合后,遇点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爆炸下限是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上限是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2)衡量可燃气体的爆炸危险性大小。下限越小,范围越宽越危险。(3)衡量可燃性混合物是否具有爆炸性。可燃气体的浓度不在爆炸极限内则不具爆炸性。可燃粉尘的爆炸上限很大(一般在2~6kg/m3),一般不易出现,故当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则具爆炸性。五、物理爆炸(一)受压容器爆炸发生条件:容器内部的压力超过容器的耐压强度(p8~9)1、压力在正常的工作压力下,耐压强度不足。原因:a.设计或制造错误,设备本身耐压强度不足。b.维修错误使耐压强度下降。c.腐蚀、材料疲劳使耐压强度下降。2、耐压强度达到要求,工作压力异常升高。原因:a.气体受压缩。b.气体受热。c.液体蒸发。d.化学反应失控,产生的气体未能及时排出,产生的热量未能及时散失。(二)防止受压容器物理爆炸的基本措施(p9)(三)水蒸汽爆炸(p9)高温的物体(如熔融金属)与水接触,使水急剧沸腾产生大量的蒸汽急剧膨胀而引起的爆炸。预防水蒸汽爆炸的根本措施是防止水与高热物体接触。六、消防措施(一)管理措施1、执行消防法规、标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2、实行防火责任制,落实各级防火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3、健全和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4、进行全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5、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通道出口通畅和消防设施完好有效。6、制定并落实灭火和疏散预案,组织消防演练。(二)技术措施1、防止火灾发生的措施(依据防火原理)(1)控制可燃物、助燃物,消除燃烧的物质条件(2)控制点火源,消除燃烧的能量条件2、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的措施(1)建筑防火设计(2)设置安全装置(3)配备消防设施3、灭火的措施(依据灭火原理)(1)隔离(2)窒息(3)冷却(4)化学抑制七、防火防爆的主要技术措施(p9~13)1、控制可燃物和氧化剂,消除燃烧爆炸的物质条件(p10)(1)材料替代(2)控制用量(3)隔离储存(4)设备密闭(5)厂房通风(6)监测报警(7)控制工艺(8)惰性保护32、控制点火源,消除燃烧的能量条件(P11)(1)消除火源(2)火源替代(3)隔离火源(4)防止传热3、常见点火源(P11~13)(1)电火源(2)化学火源(3)热火源(4)机械火源八、防止火灾爆炸事故扩大减少损失的主要技术措施(P13~18)1、建筑防火设计。执行国家有关消防设计的标准、规范。(p13~17)(1)火灾危险性分类(p13~17)(2)厂址选择(p17)(3)总平面布置(p17)(4)建筑物防火结构及构造(p17)2、设置安全装置(p18)(1)阻火装置(2)泄压装置3、配备消防设施(p18)(1)消防给水(2)灭火器(3)其他消防设施九、灭火的基本方法(p18)1、隔离中断可燃物供给、分隔可燃物。2、窒息阻止助燃物补充,降低空气含氧量。3、冷却阻止助燃物补充,降低空气含氧量。4、化学抑制灭火剂参与燃烧的氧化反应而抑制反应进行使反应终止。十、常用灭火剂的灭火作用及适用范围(p19~22)1、火灾分类。可燃固体、液体、气体、金属火灾及带电火灾分别为A、B、C、D、E类。2、常用灭火剂的灭火作用、适用范围及禁用范围(p22)(1)水,起冷却作用。可用于A类火灾。遇水发生反应自燃或生成可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电石、磷化锌)、油类的火灾和带电火灾不能用水。成堆的可燃粉尘着火不能用直流水扑救(可造成扬尘引起粉尘爆炸)。(2)泡沫灭火剂,起隔离作用。可用于A类和油类火灾。水溶性可燃液体(如酒精)有消泡作用,不适用普通泡沫(可用抗溶泡沫)。带电火灾不能用,遇水发生反应的物质不能用,因泡沫灭火剂主要成份是水。(3)干粉灭火剂,起化学抑制作用。干粉分为BC干粉(碳酸氢钠干粉)和ABC干粉(磷酸铵盐干粉),BC干粉可用于B、C类火灾,ABC干粉可用于A、B、C类火灾。干粉可用于50KV以下带电火灾。BC干粉有消泡作用不与泡沫共用,BC干粉与ABC干粉是不相容灭火剂不能共用,BC干粉与ABC干粉、BC干粉与泡沫不能配置在同一场所。(4)二氧化碳灭火剂,起窒息作用。可用于B类、C类及600V以下带电火灾。也适用于文物、档案、精密仪器等不能被污损的A类火灾,因用后无残留无污损。煤炭着火不能用(会生成一氧化碳)。上列灭火剂都不能用于金属火灾,水、泡沫、干粉都不能用于可自供氧的物品(如火药、硝化棉等)的火灾。水、泡沫、干粉都有残留会造成污损,不用于文物、档案、精密仪器等。3、灭火器的选用(p22)(1)A类火灾选:水型、ABC干粉、泡沫。(2)B类火灾选:泡沫(水溶性可燃液体应用抗溶泡沫不能用普通泡沫)、BC干粉、ABC干粉、二氧化碳、灭B类火灾的水型。(3)C类火灾选:ABC干粉、BC干粉、二氧化碳。(4)E类火灾选:ABC干粉、BC干粉、二氧化碳。(5)D类火灾选:金属专用灭火剂或干泥砂掩盖。十一、初期火灾的扑救(p22~23)1、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限于局部,火势发展较慢,着火面积不大,是扑救的最好时机。2、火灾报警,包括向消防部门报警和起火单位内发出火灾警报。3、组织扑救、疏散人员。扑救时应坚持救人第一,先控制、后扑灭。限制空气流通以阻止对流传热及毒烟扩散和新鲜空气补充、切断可燃物供应、先控制火势防止蔓延,再扑灭。十二、防火检查(p23~26)1、防火责任人是否落实,消防制度和防火操作规程是否建立及健全并认真执行,有否定期进行4防火检查,发现的隐患是否及时整改,人员聚集场所营业期间有否进行防火巡查,防火检查是否做好记录等。2、消防教育的是否开展及效果如何,员工是否有较强的防火意识和掌握防火、灭火及火场逃生的知识。3、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完善,救援器材是否齐备、完好、有效,有否定期进行消防演练。4、生产过程防火的设施及操作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是否做到安全用火。5、消防设施配备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及完好有效,是否定期进行检查。6、建筑物防火是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火间距是否足够,有否违规使用易燃物品装修,通道出口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保持通畅,消防疏散的防烟楼梯间的防烟门是否保持常闭,防火间隔的卷闸下方有无堆放杂物等。附:消防技术规范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GB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GBJ39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5、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6、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7、GB50183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8、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9、GB50156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10、GBJ74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11、GB50049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12、GB5025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13、SDJ27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14、GB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15、GB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16、GB50195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17、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8、GB50031乙炔站设计规范19、GB5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20、GB50030氧气站设计规范21、GB50154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22、GB50157地下铁道设计规范23、GB50089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24、GB50219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5、GBJ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6、GB5026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27、GB501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8、GB5026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29、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文标题:防火防爆重要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19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