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第六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本章重点: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原因;规模经济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与规模经济理论;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本章难点:为什么会产生新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与不完全市场.第六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目录: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第二节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第三节技术差距、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第四节运输成本与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六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1953-)生于美国,梦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或历史学家。197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73年写一篇关于汽油价格的长期需求富有价格弹性的文章,与当时流行的观点恰好相反,文章就引起了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诺德豪斯的关注。78年写《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于79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杂志》,并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的研究会上宣读,使他一夜成名。第六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第一、突破传统的国贸理论,对战后大量出现的工业国家之间的同一行业内产品的贸易作出了解释;第二,分析了国贸中寡头竞争行为,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在汇率和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有自己独到见解。第六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为什么会产生一些新的理论?原有的理论解释不了实际的一些贸易现象?又为什么?对H-O模型的假定提出疑问1.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2.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当?3.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4.没有阻碍自由贸易的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限制?5.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一、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1.内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2.外在规模经济: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可以是:外部的单位成本取决于产业规模,而并不一定由单一厂商的规模决定。一个产业是由许多小厂商组成的,而且是完全竞争的。内部的单位成本是由单个厂商的规模决定的,而并不一定是由其所在产业的规模决定的。由于大厂商比小厂商在成本上更具有优势,因此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上述两种规模经济都是引起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二.规模收益递增与国际贸易(内部规模经济)由于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生产可能性曲线不是凹向原点而是凸向原点。因为规模收益递增使得在产量增加时,成本下降,而只有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才能表示这一点。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说明:第一,没有哪两个国家在生产和消费等方面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有也是偶然的巧合。实际上,规模经济引起的贸易并不要求两国在所有方面完全一样。第二,生产只有在不断扩大时才会导致规模经济,而生产规模扩大可能导致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某个产业,形成垄断,从而使贸易所得全部被他们篡夺。第三,两国不论是在商品X还是商品Y上,完全分工都是没有区别的,现实中,这种分工模式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或是偶然性因素造成的。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递增)与外部经济的区别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即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是存在于内部的。外部经济则是发整个产业的产量扩大时(由于企业外部的某些原因),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三、外部经济与贸易外部经济是指整个产业产量增加时,每一个厂商的平均成本都会降低的现象,又被称为外部规模经济。由于外部经济依赖于产业中厂商数量的扩大而不是单个厂商的规模的扩大,所以它和完全竞争是一致的。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1.厂商在一个地区的集中能够产生外部经济。主要原因:第一,厂商集中能够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第二,厂商集中能够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出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第三,厂商集中会促进知识外溢。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2.外部经济同样也影响国际贸易。特别对于某一给定产业,如果某国该产业的规模很大,则其生产某种产品的平均成本就较低,这样,该国在这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某一产业在哪一国先建立,在哪一个国家规模最大,这完全取决于历史的原因。对于某一产业最初建立和成长壮大的国家来说,随着时间的发展,A国要比B国的成本优势大得多,且其价格(P)优势是随着时间积累的;对于B国来说,如果其产业的规模发展到与A国产业规模相同时,它也可能成为该种商品的低成本者。但是由于A国已经生产并出口这种商品了,故B国不可能再向A国出口。因此,在明显的外部经济作用下,我们无法确定其贸易模式。AC1AC2DOABPQE1E2P1P2C0Q1Q2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下面我们用手表行业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假设有两个国家——瑞士和泰国瑞士从历史上就是一个手表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目前世界顶级名表基本都产在瑞士瑞士名表:中档:劳力士、奥米茄、浪琴等高档:卡地亚、伯爵、江诗丹顿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进入,奠定了瑞士钟表行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而泰国的手表行业刚刚起步,因而其部门规模较小,各种专业人员可能也比较缺乏,设备也不够配套。但泰国的人均工资水平底,会使其成本相对较低。从总体上看,由于泰国刚起步,生产成本可能高于瑞士,当泰国手表行业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其产品的成本才会低于瑞士,但在此之前,泰国产品难以与瑞士产品相竞争,甚至要从瑞士进口手表。ACSWISSQ1P1价格,成本(每只手表)手表的产量与需求量ACTHAI21C0D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3.动态外部经济随着厂商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经验,它们经常改进其产品或生产技术,同时,其他厂商也在模仿着革新技术,这样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厂商进一步积累知识,从而造成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被称为动态外部经济。动态外部经济可用学习曲线来表示。学习曲线表示的是当产业累计产出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时,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的程度。学习曲线:把单位成本和逐渐提高的产量联系在一起。向下倾斜是因为通过生产逐渐积累的经验使成本降低。L单位成本积累产量L*C*0C1QL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基于外部经济的国际贸易对各国福利的影响比基于比较优势或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对福利的影响要模糊得多。但是,虽然外部经济有时会导致不利的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模式,但是它仍然能通过产业集中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好处。利用国际贸易带来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世界各国可以从外部经济中获益。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四、重叠需求理论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B·Linder)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会较少。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1.消费者行为的假设与代表性需求假设1,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水平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水平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假设2,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由此可推断,两国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即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代表性需求是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2.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一国居民需求产品的多档次与厂商追求代表性需求产品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开展国际贸易。这种国际贸易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所谓重叠需求,是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3.重叠需求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命题之上的。(1)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出口只是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延伸。企业不可能去生产一个国内不存在扩大需求的产品。(2)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国家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大的高档商品的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则以低档商品的消费为主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构或偏好相似程度的指标。例如高尔夫球在欧美是普及运动,但在发展中国家却不是代表性需求。(3)如果两国之间都有共同需求品质的情形,我们称存在重叠需求。两国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重叠的部分越大。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的商品,两国均可进口和出口。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YBAOQCDEFGHYBYAP图5.8重叠需求与贸易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4.重叠需求贸易理论的意义该理论的适用性,林德曾指出,其理论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或制成品。初级产品的贸易是由自然资源的禀赋不同造成的,所以初级产品的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所以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论来说明。而工业产品的品质差异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从需求角度看,发生在工业品之间的贸易与两国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所以重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工业品贸易。由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它们之间对工业品的重叠需求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的贸易应主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第一节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概括来说,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林德认为,像瑞典这样的国家应专门生产高质量产品,并专门向世界各国少部分高收入阶层出口其产品,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案例分析:行业内贸易实例(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汽车贸易的发展是一个特别明显的行业内贸易的例子,它清晰地展现了规模经济在促进国际贸易、提高双方利益中的作用。1965年以前,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税保护使得加拿大成为一个汽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进口不多,出口也少得可怜,且加拿大的汽车工业被美国汽车工业的几个大厂商所控制。美国厂商发现,在加拿大大量建分厂比支付关税划算。因此,加拿大的汽车工业实质上是美国汽车工业的缩小版,大约为美国规模的十分之一。但是,美国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发现了小规模带来的种种不利。一部分原因是在加拿大的分厂比在美国的分厂要小,但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美国的工厂更加“专一”,集中精力生产单一车型的汽车或配件。而加拿大的工厂则不得不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以至于工厂不得不经常停产以实现从一个产品项目向一个产品项目的转换,不得不保持较多的库存,不得不少采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等等,这样加拿大的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要低大约百分之三十。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通过努力于1964年建立了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附加一些条件),这一举措使得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美国在加拿大各子公司大力消减其产品种类。例如,通用汽车消减了其在加拿大生产的汽车车型的一半。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及就业水平并未改变。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车型,另一方面向美国出口加拿大仍生产的车型。1962年,加拿大向美国出口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从美国进口了价值5.19亿美元的汽车产品。但是到了196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4亿美元和29亿美元。换言之,加拿大进口和出口均大幅度增长。贸易所得是惊人的。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已经可以与美国同行相媲美。第二节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回顾:西方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的类型?一、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imperfectcompetitionmarket)是指众多企业生产有差异性的同类产品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垄断竞争市场。主要特点:
本文标题: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7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