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0/15/2019第七讲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三、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当代社会大量存在的各国间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一种理论。(一)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所谓产业间贸易,是指各国以不同的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的交换,比如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交换。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各国彼此交换同一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即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行为。何谓同类商品:一是消费替代,二是投入相似产业内贸易的分类根据美国学者格鲁贝尔和澳大利亚学者劳埃德(H.G.GrubelandP.J.Leoyd)在其《产业内贸易——差别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度量》专著中的研究,把产业内贸易分为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HomogeneousProducts)是指:•(1)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2)生产区位不同;•(3)制造时间不同。•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体包括以下情况:•1.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2.由于合作生产和特殊的技术条件,引起了一些完全同质的服务进行了国际贸易•3.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活动•4.跨国企业的避税贸易•5.产量的季节性差别导致的国际贸易•异质产品(DifferentiatedProducts)又叫差异产品,是产品具有差别性特征。•垂直差异产品:仅仅在质量上存在差异的产品•水平差异产品:指有着同样质量,但其特色(Characteristic)或特质不同的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度量•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TradeIndex)时,同类产品是按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三位数来划分的。SITC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为10大类(Section),大类以下分为63个部(Division),部以下又分为233个组(Group),组以下又分为786个小组(Subgroup),小组以下又分为1924个项目(Item)。三位数的划分即是在SITC中为同一“组”的产品就是同类产品。•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示例•节项目•8各种制成品••85鞋类•851鞋••851.01鞋底的外层和鞋帮是橡胶或者人造塑料材料的鞋•851.02鞋底的外层和鞋帮是皮革或者复合皮革的鞋,鞋•底的外层和鞋帮是橡胶或者人造塑料材料的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的取值范围为0到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T=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T=1。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1.从要素禀赋角度看,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小,其产业内贸易比重就比较大。•2.从需求角度看,如果两个国家中的人均收入较高,并且两国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小,则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3.从区位角度看,两国间相距较近,则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较大。•4.从产业或产品角度看,产业内贸易的规律是:具有异质产品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会大于具有同质产品的产业;具有先进技术和工艺革新较高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高于具有简单和技术相对停滞的产业;在存在大量中间产品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会大于中间产品较少的产业。(二)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原因•1、产品的差异性(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这是从生产方面来看的。由于进行国际贸易的各国企业通常不是处于纯粹竞争的条件下,而是处于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因而使各国的产品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比如录像机,各国生产的录像机在功能、外型、质量等方面各不相同;•案例分析:汽车贸易。•美日之间;美德之间•2、消费结构的相似性。这是用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不同国家需求偏好的相似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消费结构的相似性,引起了产业内贸易的大量发生。•3、规模经济。也称规模效益,是指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使产品成本降低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该理论认为,企业将销售市场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可以大大提高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使建立在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产业外移四、新要素理论在解释里昂惕夫之迷的过程中,一些西方经济学者冲破了赫—俄理论的三要素论,试图从更广的范围里探寻影响国际贸易的其他要素,这就形成了新要素理论。新要素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研究与发展论这种理论认为,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是否有竞争力,与该国投入该类商品生产中的“研究与发展”这种新生产要素的多少密切相关。研究与发展要素是指在研究、设计、开发一种新产品或新项目中的投资。比如,研究与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从事研究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与就业人员的比例等。.••这种理论是由基辛等人提出的。基辛把熟练劳动和简单劳动分开,作为单独的生产要素提出来。他在谈论熟练劳动问题时主要讲了以下几个论点:•(1)熟练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因素之一,熟练是不能够轻易和迅速地达到的。•(2)熟练对于经济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经济成长同贸易又有密切关系。•(3)初级产品的贸易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而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是否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则取决于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发达国家在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在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有比较优势。.•其中心论点是把资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物质资本或称有形资本,如厂房、设备、原材料等;•第二种是人力资本或称无形资本,表现为职工的文化素质、劳动熟练程度、管理才能等。•人力资本的高低取决于对人力投资的程度。一个国家对人力的总投资等于政府、企业和个人对教育的实际支出加上个人为受教育而放弃的收入。人力资本比较丰富的国家一定是那些重视教育投资的国家。.(四)其他要素论西方一些经济学者认为,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信息、管理等因素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们也应被作为生产要素对待。例如信息,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它和有形资源结合在一起,构成现代生产要素,影响着一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又例如管理,使用完全相同的有形资源,不同的国家由于管理水平上的差异,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就会很不相同。这说明,管理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在创造着价值、创造着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47~)在其相继出版的系列著作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他的三部曲著作为:•《竞争战略》(Competitivestrategy,1980)、•《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1985)•《国家竞争优势》(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1990)。•归纳了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各种观点,综合分析了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形成了一种较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希望确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而有的国家却失败。波特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问题的关键是应当揭示为何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行业能够获得国际性的成功并进而取得垄断性的行业地位。譬如:瑞士——精密仪器设备、化学药品德国——机床美国——航天、化学工业日本——汽车从国家资源角度论述国际经济贸易的H—O理论无法圆满回答这些问题,比较优势理论也只能给出部分的解释。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瑞士在精密仪器设备和化学药品生产和出口领域独领风骚,是由于它在这些行业最有效地运用了它拥有的资源。这固然正确,但却依然无法解释为何瑞士能够在该行业比英国、德国或西班牙有更高的生产力。波特等人的研究试图揭开这个谜。(一)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内容波特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方面的特质构成该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并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这些特质包括:(1)生产要素(2)需求状况(3)关联和辅助性行业(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生产要素需求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波特菱形: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要素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basicfactors)和高等要素(advancedfactors)两类。基本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债务资本等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高等要素包括现代化电信网络、高科技人才、高精尖技术等需要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在特定条件下,一国某些基本要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创新,使企业在可见的瓶颈、明显的威胁面前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而奋发努力,最终使国家在高等要素上更具竞争力,从而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但这种转化需要条件:一是要素劣势刺激创新要有一定限度,不可各方面都处于劣势否则会被淘汰;二是企业必须从环境中接受到正确信息;三是企业要面对相对有利的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及相关产业。需求因素一般企业的投资、生产和市场营销首先是从本国需求来考虑的,企业对本国需求出发建立起来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营销策略是否有利于企业进行国际竞争,是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所谓有利于国际竞争的需求,取决于本国需求与别国需求的比较:一是需求特征的比较,这包括:①本国需求是否比别国需求更具有增长性;②本国需求是否具有超前性,具有超前性需求会使为之服务的企业能相应走在其他同行企业领导者的地位;③本国需求是否最挑剔,往往最挑剔的购买者会迫使当地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二是需求规模和需求拉动方式的比较,当地需求规模大的某一产品有利提高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在需求拉动方式中,消费偏好是很重要的,一国国民的普遍特殊消费偏好容易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三是需求国际化的比较,一国的需求方式会随着本国人员在国际上的流动而传播到国外,反过来本国人员在异国接受的消费习惯也会被带回国并传播开来。因此,只要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产品就越容易适应国际竞争。相关和支持产业对一国某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另一因素是该国中该行业的上游产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关和支持产业的水平之所以对某一行业的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其原因有:有可能发挥群体优势;可能产生对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可能构成有利的外在经济和信息环境。显然,是否具有发达而完善的相关产业,不仅关系到主导产业能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们与主导产业在地域范围上的邻近,将使得企业互相之间频繁而迅速地传递产品信息、交流创新思路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形成良性互动的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波特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普遍现象,即一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成功产业一般是由很多相关产业组成的一个产业群。德国的纺织服装就是这样一个产业群。它包括高质量的棉花业、合成纤维业,纺织机针制造业和一系列纺织机械制造业。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竞争状态良好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选择,不仅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此,各种竞争优势能否被恰当匹配在企业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环境的影响。国家环境对人才流向、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形成的影响都决定了该行业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波特强调,强大的本地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正是因为国内竞争对手的存在,会直接削弱企业相对于国外竞争对手所可能享有的一些优势,从而促使企业努力去苦练内功,争取更为持久更为独特的优势地位;也正是因为国内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向外部扩张,力求达到国际水平,占领国际市场。波特将这四方面的特质构成一个菱形,并认为当某些行业或行业内部门的菱形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时,该国企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波特菱形同时还是一个互相促进增强的系统,任何一个特质的作用发挥程度取决于其它特质的状况。比如,良好的需求条件并不能导致竞争优势,除非竞争的状态(压力)已达到促使企业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度
本文标题:国际贸易第7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7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