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1)
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1)含义: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2)必要性第一,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自主掌握本国经济命脉,逐步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进而保障政治独立。第二,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种类粮食猪肉食油酒糖鲜蛋报刊数量75万吨6万吨1万吨3.6万吨1.6万吨1.8万吨5600万份我国居民每日消费的生活资料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又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果只把希望寄托在国外的某些国外的某些“援助”上,不可能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更谈不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才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既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和目标,量力而行;又要完善对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经济关系的关系一方面,自力更生发展是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才能以平等地位与其他国家发展对外贸易,提高我国在经济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邓小平2.平等互利原则(1)含义:是主权国家不分大小,不分贫富与强弱,无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有何差异,都应在国际交往中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意愿,使双方都能获得各自的利益。(2)平等互利要体现贸易双方的地位平等和权利相同。第一,要体现贸易双方的地位平等和权利相同。第二,贸易协定和合同要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来签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符合对等原则,交易商品价格应在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基础上由双方协商确定,不允许不等价交换的发生。3.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相辅相成,不能分割,更不应对立。(1)贸易自由不是进口失调。要保护国内工业的正常发展。(2)要反倾销。倾销是一国产品人为地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入别国市场的行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国的权益。4.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首先运用“两点论”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着四类经济现象。第一类是反映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现象,如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剥削雇佣劳动制度。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同这种私有制度和剥削制度是对立的。第二类是具有两重性的经济现象,如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它既有剥削性的一面,又有科学性的一面。我们要抛弃资本主义经营管理中的剥削性,积极借鉴和利用其科学性即科学的管理方法。第三类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而又不是它特有的经济现象。这些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包括市场、市场经济、股票、股份公司、股票市场等。实行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要大胆地利用这些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第四类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极其构成要素,如科学技术和工艺等,这些是人类劳动共同创造的,没有阶级性。社会主义要积极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极其构成要素来为自己服务。(2)因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社会主义中国要通过对外开放,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采取的经济形式、经济手段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所取得的一切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又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一切腐朽的东西,包括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3)明确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是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青年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课小结: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平等互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练一练:为什么说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提示: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而通过对外开放,又可以促进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提高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将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2.要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会扼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延缓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盲目开放,也会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损害国家经济安全,甚至丧失经济上的自主权。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是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文标题: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8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