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第6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一、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特点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及其发展三、当代发达国家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或地区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时所采取的政策。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出发,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即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因而关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即是对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分析。外贸政策的内容对外贸易的总政策商品进出口政策国别贸易的政策•狭义的国际贸易政策指政策措施体系外贸政策选择的制约因素•经济力量的强弱•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利益集团的影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国际贸易惯例对外贸易政策的两种基本形式•对外贸易政策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不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商提供各种特权和优待,力图消除各种贸易障碍,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地输出和输入,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与合作。•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国的竞争。同时,政府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实行补贴和各种优待,以鼓励出口。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质是奖出限入。•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都不是绝对的•自由贸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保护贸易;正当的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历史上三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第一次是1875年前后(垄断产生时期)•第二次是1929-1933年大危机时期超贸易保护政策•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3、1975两次石油危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对象:传统工业+高级工业品、服务产品•保护措施:非关税为主•管理贸易制度——国家的管理、干预和协调•行政机构权力上升•跨国公司成为政府贯彻贸易政策的工具三次贸易相对自由化浪潮•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二次战后时期(1848-1973,美国的推动)•WTO成立以后(1995年后)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和政策主张•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当代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外,只有发展对外贸易,才是增加一国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早期:货币差额论•晚期:贸易差额论重商主义者的政策主张•早期:管制货币•晚期:管制外贸由国家掌管对外贸易奖出限入的政策管制本国工业,鼓励和扶持幼弱工业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1791年12月向国会提交《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明确主张实行保护关税政策。1.系统阐述了保护和发展制造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一国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保持独立地位。2.美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无法同英国、法国等国的廉价商品进行自由竞争,因此,美国应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以使新建立起来的工业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汉密尔顿保护关税思想的意义•反映了经济不发达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是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并通过经济发展与先进国家进行经济抗衡的保护贸易学说。•标志着保护贸易学说基本形成。保护贸易理论的集大成——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与自己的理论主张1.以国民经济学代替世界主义经济学。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它完全忽视了国家的存在,不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利益,而以所谓增进全人类利益为出发点。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与自己的理论主张2.以生产力经济学代替财富经济学流行学派只考虑交换价值,即通过对外贸易增进财富,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精神和政治利益,眼前和长远的利益以及国家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发点。•李斯特: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个人如此,拿整个国家来说,则更加是如此。•根据生产力理论,李斯特鲜明地反对英国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学说,主张德国和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认为这是抵御外国竞争、促进国内生产力成长的必要手段。李斯特承认,在保护贸易政策实行之初,会使得国内生产率方面有所降低、物价上涨,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但这是发展本国工业的一个条件。为了生产力的发展,暂时在消费上作出牺牲是必要的、值得的。当本国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价格会下降,人们的损失会得到补偿而有余。短期的损失所赢得的力量永远可以生产出难以估量的价值。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与自己的理论主张3.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完全抹煞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又并行不悖。在经济落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实际上是为个人投资提供保护,为本国商品提供市场,这才符合个人利益。因此,在经济落后国家,高度的保护政策是可以与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并行不悖的,是落后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十分必要的工具。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与自己的理论主张4.保护贸易政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国际贸易的自由和限制,对于国家的富强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是随着时期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一国采取何种贸易政策,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定。•李斯特把各国的经济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当一个国家由未开化阶段转入畜牧业,转入农业,进而转入工业与海运事业的初期发展阶段时,应当与先进的城市和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这样将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强有力的刺激作用。•当一个国家已经越过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已经具备建成一个工业国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必要条件,只是由于还存在着一个比它更先进的工业国家的竞争力量,使前进的道路发生阻碍时,那才有理由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便建立并保护本国的工业。而当一个国家进入农工商业的发展阶段以后,已经具备了对外自由竞争的能力,就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李斯特关于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关于保护对象的选择李斯特强调受到保护的应当是国内幼稚的但有发展希望的工业,受保护对象通过一段时期之后能够成长起来。幼稚工业标准:如果某种产业不能在比原来高40~60%的保护关税下长期存在下去,这种产业就缺乏保护的基本条件,因而不应该给予保护。保护期应当以30年为最高界限,在这个期限内仍然不能成长起来的产业,政府就不应当继续保护下去。关于保护关税的运用•要达到保护目的,对某些工业品可以实行禁止输入,或税率较前者略低,从而对输入发生限制作用。所有这些保护方式,没有一个是绝对有利或绝对有害的。究竟采取哪一个方式最为适当,要看国家特有环境和它的工业情况来决定。•正确的做法是从国内工业起步开始逐步提高关税,并且应当随着国内或从国外吸引来的资本、技术才能和企业精神的增长比例而提高。在从禁止政策变到温和的保护制度阶段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恰恰相反,应当由高税率逐渐降低而过渡到低税率。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意义•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在面临国际竞争的条件下,如何运用保护贸易的政策与措施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建立了具有完整体系的保护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关于幼稚产业选择的标准•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经济论据•保护贸易政策的非经济论据关于幼稚产业选择的标准•穆勒标准:①正当的保护只限于对从外国引进的产业的学习掌握过程,过了这个期限就应取消保护。②保护只应限于那些被保护的产业,在不久之后,没有保护也能生存的产业。③最初为比较劣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后,有可能变为比较优势产业。巴斯塔布尔准则1.受保护的产业在一定时期以后,能够成长自立;2.受保护产业将来所能产生的利益,必须超过现在因为实行保护而必然受到的损失。•肯普补充的标准:只有先行企业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具有对国内其他企业也有好处的外部经济效果时,这种保护才是正当的。因为开创一种新的幼稚产业,先行企业本身的投资大,成本高,要冒很大的风险,而成功之后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后来进入该产业的企业也可享用最早的幼稚工业所开发的知识与经验,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原先的先行企业无法获得超额利润以补偿学习期间所付出的代价。对于这种幼稚产业,政府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否则企业就不愿投资于这种具有外部经济效果的产业。P(成本)dwQw’d’dtt’T(时间)肯普标准的图解小岛清的选择标准•应根据要素禀赋比率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选择一国经济发展中应予保护的幼稚产业。只要是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幼稚产业,即使不符合巴斯塔布尔或肯普准则,也是值得保护的。至于怎样确定这种幼稚产业,则要从一国要素禀赋状况及其变化,从幼稚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方面来考察这一问题。小岛清的选择标准•所保护的幼稚产业要有利于对潜在资源的利用•对幼稚产业的保护要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保护幼稚产业,要有利于要素利用率的提高YPCCPOX被保护产业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小岛清:要从要素禀赋比率和比较成本的动态变化,着眼于经济成长来选择幼稚产业和确定保护政策。各种保护措施本身不可能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效果,但它们对贸易关系的干预,可以作用于市场、资本、技术、资源等等因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保护贸易政策经济方面的论据•有利于保护和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本国产业多样化•反对不公平贸易①抵制外国廉价劳动力竞争②反对倾销和补贴而采取保护措施③把关税作为报复手段与谈判手段保护贸易政策的非经济论据•保障国家安全•调整社会收入的分配•保护国民身体健康保护贸易政策理论的评价•保护贸易政策的立足点在于保护和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发展生产力,以增强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着眼于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考虑的是经济成长的长远利益。•为了保证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平稳性,维护本国经济运行的稳定而实行保护政策。•考虑到贸易利益的分配以及贸易对各利益集团的收入分配的影响而适当采取保护措施。•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出发,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趋向相对自由贸易的政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相对平等的今天,应该是发展的方向。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时代已成过去。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日益加深,各国的经济生活客观上已经国际化了。在这种情况下,谁开放,谁就进步,就发展;谁封闭,谁就落后,就停滞。从这种意义上说,在宏观方面,不存在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问题,而只有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换的问题。•具体到商品进出口政策,哪些商品可自由进口,哪些商品需限制进口,哪些产业需要扶植和保护,应采取哪些具体的政策措施等,应完全视本国各类产业、各类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定,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各国都应掌握好参与贸易分工竞争的度,根据本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参与的合适形式,在竞争中增强国际竞争力。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概念•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战略性贸易政策特点—强烈的应用性1.政府大力支持战略产业的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如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等,产业关联极强,外部经济效益明显,一旦成为主导产业,就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政府协助企业争夺出口市场。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政府对本国出口企业的鼓励,能够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争得更多的出口利润。3.政府限制进口以培育本国进口竞争产业的竞争能力。由于垄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贸易保护可以促使本国的进口竞争产业成为出口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基础1.规模经济。贸易的基础不再主要是资源禀赋、技术等方面的差异,规模经济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2.外部经济。重视通过鼓励出口或限制进口发展本国的主导产业,从而带来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这也许比贸易本身的效益要重要得多。3.不完全竞争。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的理想状态并不存在,企业垄断和政府干预使得市场竞争不完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
本文标题:第6章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299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