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曲院风荷1.背景资料曲院风荷公园位于西湖西北隅,濒岳湖、西里湖,与苏堤遥遥相望。公园东起苏堤跨虹、东浦桥,沿岳湖、金沙港一直延伸到西山路卧龙桥,占地28.4hm2,是西湖环湖绿地中一座最大的、并以夏景观荷为主的名胜公园,全园的布局突出“碧、红、香、凉”四个字,即荷叶的碧,荷花的红,熏风的香,环境的凉。公园的水面设计突出风荷的景色,而在公园的布局和建筑小品的设置上突出“曲院”的意境。园内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成为“芙渠万斛香”的游览胜地。曲院风荷,南宋时称“麯院荷风”。“麯院”原是指南宋朝廷开设的一家酿制官酒的作坊,在粤日的九里松东,洪水桥一带。当时,金沙涧水在此流人西湖,麯院取金沙涧水酿酒,并在湖中种植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溢,令人不饮亦醉,因名“麯院荷风”。后麯院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年间,为迎皇帝巡游,特地在苏堤跨虹畔的岳湖里引种荷花。康熙书名立.碑,改“麯院”为“曲院”,易“荷风”为“风荷”,遂名“曲院风荷”,并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院风荷御碑亭。一时之胜的曲院风荷园林,在咸丰末年(1861年)毁于兵资,官宦富豪随之侵园为居。1950年,曲院风荷仅剩一碑一亭半亩地,濒湖荷花少许。如今新建的曲院风荷公园其规模、园林景观都远胜前代。杭州市园林管理部门自20世纪60年代规划修建以来,共修砌61座植荷池台,栽种42种荷花和6种睡莲,铺设三处大草坪,建起了观荷赏花的廊阁亭台。1983年风荷景区建成开放。1985年滨湖密林区开放,内有大型石舫湛碧楼。19%年景区内充实了酒文化内容,并首次举办了西湖酒文化节。院内增辟的酒苑,有仿南宋官酿作坊的“酒道探源”陈列,并引进曲水流觞一景,使曲院风荷重又飘起酒香。2003年设南宋酒文化陈列,用壁画、场景复原等手法生动地展示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内容。不但可了解南宋酒文化内涵,且可品尝南宋名酒。2.实习目的(1)了解在公园规划中如何根据功能和造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好总体布局,使之与整个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于一体,保证传统特色。(2)了解规划中如何统筹景观序列的起、承、转、合,使之交替变化,引人人胜。(3)学习通过运用建筑、植物、水体、山石、桥等各种构景要素的多变组合来突出主题,在竹素园内通过建筑的曲折围合,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来营造多样的空间层次。观察建筑与水体的结合、山石与水体的结合、小品(桥)与水体、建筑的结合,驳岸的处理。(4)学习不同空间环境中的植物配置,以及在基本无地形起伏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植物的各种特性来营造空间并产生层次与空间的开合变化。3.实习内容3.1总体布局全园划分为五个景区:岳湖景区为开朗空间是序幕;竹素园景区为内向的庭院空间是起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风荷景区和曲院景区是高潮,表现“曲院风荷”的主题;密林区则是尾声,使人陶醉于自然之中有余味不尽之感。3.1.1岳湖景区包括庙前广场、碑亭和岳湖。以岳庙山门为中轴线,统筹安排两旁的服务建筑,组织庙前广场空间,衬托岳庙大门。岳湖景区保存了清康熙帝御题的“曲院风荷”景碑小院,那块景碑是仅存的两块康熙题“西湖十景”原碑之一。3.1.2竹素园景区这里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的“湖山春社”,现在还保存着一座青石小桥和一块清乾隆皇帝御笔的汉白玉碑。景区设计仿“湖山春社”,恢复竹素园,园中以竹类为主,平时作为展览场地用。竹素园在曲院风荷沿北山街一侧。清雍正四年(1726年)和九年(1731年),浙江巡抚(后改总督)李卫两次疏浚西湖之后,新增了“西湖十八景”,“湖山春社”就是其中之一。湖山春社建好之后,李卫又在庙右辟地为园,修筑竹素园。凿池置石,构筑亭轩,栽四时花木,引栖霞桃溪水环绕园内。竹素园先后几次被毁,几次重修,1991—1996年重建,2003年对其进行了整治。如今的竹素园占地面积近2万m2,仿湖山春社的布局恢复,建有聚景楼、十二花神廊、临花舫等原古园景观,采用仿宋代结构,并用太湖石筑起小桥曲水,相得益彰。园内栽梅、桂等四季花木,置松、柏盆景百余盆。整个竹素园植物配置以竹为基调,突出幽趣,体现“独坐幽草里,弹琴复长啸”的意境。竹素园与旁边的江南名石苑连成一体。江南名石苑集中陈列着江南的各类名石,其中有一块大型英石络云峰,为名石苑中的极品。此石高2.6m,狭腰处仅0.4m,以其瘦、皱,“形同云立,纹比波摇,体态秀润,天趣宛然”而著名,与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石”。3.1.3风荷景区以荷花池为中心,占地108亩,有水面36亩,池中种植近百个品种的荷花,沿池布置道路和建筑。北面的迎熏阁是此区的主体建筑,从此南望荷花池,设计了一条透景线,池中的碧莲洲,是环池观荷视线的焦点。池面园桥六座,以平曲桥为主,便于游人近观荷莲景色,人行其中,仿佛行走在莲荷丛中。3.1.4曲院景区由水杉密林围合成的园中之园,以建筑、围廊组成各种院落,空间有开有合,疏密有致,成为名副其实的曲院。荷香酒溢位于曲院景区内,往玉带桥方向而去,即见此建筑。主体建筑为二层仿古庭院式,北侧设一回廊。它以餐饮经营为主,里面陈设内容皆以风的故事、荷的风采为主题,通过壁面木制透雕、玻璃装饰、国画、书法小品、玻璃彩绘等装饰艺术手法展现荷之百态,并配以咏荷吟风为内容的楹联,营造酒香与荷香交融的美妙意境。每到夏季,菱荷深处飘来清香,在此赏荷品酒,不觉陶醉于“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熏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的意境中。御酒坊在曲院景区内。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酒文化,博大高雅,源远流长。西湖山水之间,同样也弥漫着酒文化浓郁的醇香。北宋时,杭州取西湖水酿酒,已非常有名。2003年,在曲院风荷公园内重修这千年古迹。新建的御酒坊占地约1.3万m2,园内融建筑于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成为“芙蓉万斛香”的游览胜地。酒坊内有场景复原、壁画、微缩景观、实物陈列,生动地展示了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内容。游人至此,不但可以了解南宋酒文化的内涵,而且可以品尝到“南宋名酒”。3.1.5滨湖密林区公园的安静休息区。园内现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位于公园西部。濒临金沙港畔的密林度假村,绿树遮天,地被植物如茵。建有幢幢架空的桦木小屋、木板平房供游人租用,同时还出租吊床、营帐和炊具等供游人野炊。3.2山水地形全园地势低平,没有大的地形起伏变化。北部人口稍高,中部利用开挖水面的土方局部做土阜以丰富景观,其余各地多为平地。园内水系发达。西部山区下泻之雨水通过环碧桥、流金桥以及金沙港等处人园,园内港汉纵横,向东汇流进岳湖和西里湖。风荷景区开凿的水面则取南北向布置主要景观,东西向以丰富的植物成景。3.3建筑小品全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布局疏朗多为点状建筑,设置在景观的关键节点,其他大部分面积均为水面、绿地。为品赏荷花,在风荷景区建有迎薰阁,居于园林之北的最高处,是登高远视之所,在这里可领略“接天莲叶无穷碧”,“十里芸荷香到门”的意境。迎薰阁下辟有荷文化陈列室,向人们展示“花中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以及寄寓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道德追求的种种艺文佳作。迎薰阁南望的主要对景是吟红榭,一组亭廊榭组合建筑,在湖面主要视线焦点的东、西两侧各建一亭形成夹景,丰富池边景观。风荷景区的桥均为低平的小桥,桥面贴水,桥栏低矮,便于游人近距离欣赏荷花,横跨岳湖的曲桥更是转折于荷叶之中。荷香酒溢和御酒坊以及公园北人口的亭廊组合、江南名石苑等建筑均为仿南宋古建形式。建筑多为木构,但修饰较少,风格较为朴实。靠近西里湖的湛碧楼是曲院风荷一组向外观景的建筑,现辟为茶室。该组建筑以水杉密林为背景,前临开阔的西里湖,一座石舫形制的建筑伸入水面,周围遍植荷花,是远眺苏堤和西湖东、南诸景的观景点,也是从苏堤西望的重要景观点,起到了观景与被看的双重作用。景区内还有著名的“玉带晴虹”景观,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清雍正西湖志》卷四载:“金沙港在里湖之西,与苏堤之望山桥对,适当湖南北正中。”雍正八年(1730年),浙江总督李卫爱其形胜,便于堤上构筑石梁,使舟揖得以进出,桥设三洞,状如带环,上构红亭,飞革高骞,晴光照灼时,俨如长虹卧波,故名。1982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修建玉带桥,复建重檐桥亭和雪花白石栏,恢复了景观。游人置身桥上,湖西山水尽收眼帘。同时,它作为湖西旅游景点借景的最佳景观之一,已成为杭州西湖的景观标志之一。3.4植物配置全园以夏秋景为主的植物景观,使水面、陆地相互映衬,达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独有景观效果。以“曲院风荷”这一意境为主题,在植物配置上突出体现“风荷评彩”之意趣,充分利用曲折迂回、开合多变的大小湖面,种植红莲·白莲·熏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珍稀名贵品种,并点缀适量的睡莲,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在密林区以水杉为主成片栽植,挺拔的树干森立,林荫匝地,形成密林区主要的景观。从苏堤、花港观鱼等处远观密林区的水杉挺拔浓郁,加之水中倒影,与开阔的水面形成横、竖对比,深绿色的枝叶也与周围其他植物的色彩有明显差别。秋冬之际绿叶转红,冬季水杉丛生的枝条也别具风格。水际和草坪的植物配置多以低矮的花灌木为主,在岸边视线集中的地带点缀红枫等植物。注重林缘线和林冠线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4.实习作业(1)分析曲院风荷植物造景的分区、特点。(2)实测三处草坪空间的平面和立面,分析其植物布置方式,植物的景观层次、季相景观等特点。(3)实测园内桥梁6处,分析其造景特点,桥头植物配置方法。(4)速写3幅,其中绝云峰山石及环境为必选。(张媛编写)
本文标题:曲院风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4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