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 心肺复苏及海氏急救法
•心肺复苏简称为CPR(CardialPulmonaryResuscitation)•也称为初级复苏BLS(BasicLifeSupport)•是指在没有任何条件下的徒手复苏操作技术。•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心搏停止: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心肺复苏的定义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冠心病、心律失常•突然的意外事件如:窒息、溺水•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操作中的意外事件•麻醉意外心肺复苏的意义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分秒计算:•3-5秒…….黑蒙•5-10秒…….昏厥、意识丧失•15秒…….出现阿斯综合症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30秒…….60秒瞳孔散大•4分钟…….开始出现脑死亡•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10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时间与抢救成功率开始抢救时间成功率4分50%4—6分10%6分4%10分0.09%心肺复苏的国民普及率•美国:迄今已有5000万人(占全国1/4的人口)接受这一救生术,每年平均20万猝死者接受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技术,其中7万人获救。•挪威:在1965年就把心肺复苏初级技术放入学校课程中,全国200人口中有40万人受训,在15年中就有1000名溺水者经现场心肺复苏后获救。•日本:消防厅每年印发急救手册、举办急救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听众每年达15万人。•德国:把是否掌握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作为驾驶员获得驾驶执照的依据之一。•中国:心肺复苏的普及率不到1%,我国猝死抢救成功率还不到万分之一。第一目击者(第一反应人)概念: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发病或事故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参加过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能提供紧急救护的人2015版指南要求高质量心肺复苏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胸外按压后胸廓回弹各占50%•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为了提高按压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必要,更新版指南提出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为60%•避免过度通气•生存链一分为二院内急救体系生存链院外急救体系生存链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C.胸部挤压。•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判断患者有无意识轻拍重唤轻拍打患者肩部,大声询问:同志!您怎么了?呼救启动急救系统•向身边人求救•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如现场只有一个抢救者,则先进行1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判断有无脉搏和呼吸C:即人工循环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位置实施心脏按压首先要找准按压的位置,正确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抢救者将一手的中指沿病人一侧的肋弓向上滑移至双侧肋弓的汇合点,中指定位于此处,食指紧贴中指并拢,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平放,使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此掌根部即为按压区,固定不要移动。(或两乳头连线中点)此时可将定位之手重叠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使下面手的手指抬起(以避免按压时损伤肋骨)。•以掌跟按压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按压要点•按压平面:仰卧位硬质平面或地面•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按压手法:掌根着力,双手紧扣,重叠上翘。•按压姿势双臂伸直垂直向下以髋关节位支点按压要点•按压深度:≥5cm,<6cm。搏动有效(应可触及颈or股动脉)。•按压频率:≥100次/min≤120次/min;•压/通比例=30先∶2后。•按压间隔:压松相等,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按压连贯:尽量减少按压中断≤10秒;每2分换按压者。•按压周期:在30次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移位。•按压要求:大声读数、观察患者A:即打开气道使呼吸道保持畅通。•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只有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要领: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颌托起。B:即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苏基本技术之一。•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人工呼吸的方法•将受害者仰卧置于稳定的硬板上,托住颈部并使头后仰,用手指清洁其口腔,以解除气道异物,急救者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用自己的双唇把病人的口完全包绕,然后吹气1秒以上,使胸廓扩张;吹气毕,施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同时均匀吸气,以上步骤再重复一次。如患者面部受伤则可妨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进行口对鼻通气。人工呼吸要点•吹气口型:全口相对,完全吻合密闭。•吹气压力:防止漏气、捏闭鼻孔(一捏一松)。•吹气力度:自然吸气,避免吸气过深。•吹气力量:适力吹入,避免过度通气。•吹气时间:持续一秒。•吹气有效:胸廓起伏。•吹气频率:每6-8秒进行1次呼吸。心肺复苏CPR的几个要点1)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不超过120次/min)2)按压深度为“至少5cm”(不大于6cm)3)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为30:24)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5)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10s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非专业急救者应持续CPR直至获得AED和被EMS人员接替,或患者开始有活动,不应为了检查循环或检查反应有无恢复而随意中止CPR。海氏急救法海氏急救法•1974年,美国医师亨利·海姆力克(HenryJ·Heimlich)发明了一套气管异物的急救方法,这套方法刚刚被刊登出来,即通过一位70多岁老人的手救活了一位被鸡块堵住气管的邻居,海姆力克医师声名大噪。随后,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套方法,即“海氏急救法”(HeimlichManeuver),并大力推广。海氏急救法被推广以后的四年时间,也就是1975~1979年间,它挽救了3000多人的生命。现状国内老百姓的现场急救知识缺乏,许多急诊患者没有得到适当和必要的现场救护,而是直接送到医院,往往送医的过程中,患者就已经死亡,而其中气管异物导致窒息死亡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所以,这套方法不是“医生会就行了”的,而是应该力求人人都会。传统意识中,婴幼儿童,尤其以刚学会走路至3岁最多见。大量实践资料发现,现实生活中老年人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儿童。识别——抢救的关键•气道不完全阻塞可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可听见异物冲击的尖啼声;皮肤,指甲,面色青紫,发绀。•气道完全阻塞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咳嗽与呼吸,无知觉,窒息简化识别与抢救步骤•“是否有异物梗塞?”、“我能帮你吗?”•清醒的病人会点头告知,同意实施救治。即刻现场用海氏法救治,尽快呼叫,求救帮助,拨打急救电话。具体方法——立位腹部冲击法•受害者站着或坐着: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具体方法——仰卧腹部冲击法•受害者躺倒在地,由于缺氧而不省人事:救护者托住受害者背部使之仰卧,两脚左右分开跪于受害者臀部两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用力迅速挤压,反复至咽喉异物疏出具体方法——自救•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用自己的拳头和另一只手掌猛捅,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具体方法——婴儿救治法•受害者是1岁以下的婴儿:1、先拍背,将婴儿翻转,使面朝下,让婴儿趴在手臂上,以手掌抓住婴儿脸部,以掌根叩击两肩胛中间五次。2、将婴儿仰卧于大腿上或坚固的表面上,或者让婴儿坐在大腿上,面朝救护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挤压器”,迅速轻柔地向里向上挤压。具体方法•孕妇及特别肥胖者•对肥胖者和孕妇冲击的部位是胸部正央的胸骨中部海氏急救法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注意事项•对任何气道梗阻伤病员,抢救过程中,如有心跳呼吸停止,即刻施行CPR。•实施腹部冲击,定位要准;勿将手放在胸骨的剑突下或肋缘下。•腹部冲击要注意胃部反流导致误吸。其他除了海氏急救法,还有催吐的方法,即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导致其呕吐。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异物比较接近咽喉部位的病患。如果实在无法排出异物,还可以让患者右侧卧位,这样可以借助重力的作用,让异物从总气管掉入较为短粗的右支气管,使左支气管保持通畅,维持呼吸,为送医抢救赢得时间。当然,如果发现呼吸心跳停止,则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方法应该也是必备的手段。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心肺复苏及海氏急救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6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