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开发商暖通设计管理工作要点
暖通专业设计工作要点设计研发部刘超重庆商社中天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暖通这个词稍显专业,但如果说到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每个人的呼吸、每个人的温度感受,大家就会觉得很熟悉,毕竟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能感受得到的。其实这就是送风,这就是排风,这就是空调,这就是新风。这些,都是暖通的一部分。在和大家分享设计工作要点的的同时,我也会和大家交流项目设计过程中各节点的部门协作。希望通过本次分享,使得大家不仅对暖通设计有一定的了解,更能增强相互之间工作的协同性,更快、更好的建设我们公司的商社汇产品线。一、工作要点二、过程把控(一)消防防排烟系统(二)非消防通风系统(三)空调系统(一)方案设计阶段(二)初步设计阶段(三)施工图设计阶段课程目录分小组名词解释防烟分区它能有效的阻止火灾烟气的四处蔓延,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疏散和有组织排烟。主要采用挡烟垂壁、挡烟梁或挡烟隔墙分隔并且设置有排烟措施的场所。防火分区它能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火灾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在同一建筑物内向其他空间蔓延,可以将火灾限制在一定局部区域内,不使火势蔓延。主要采用防火墙、楼板、防火门以及防火卷帘等分隔的区域。(一)消防防排烟系统名词解释——示意正压送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参照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3版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新建规排烟系统自然排烟机械排烟主要利用设置在外墙或屋顶的可开启窗做排烟措施.利用风机通过风管或者井道由室内向室外排烟的措施.排烟系统自然排烟方式:采用建筑的阳台、走廊或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或排烟窗进行自然排烟。优点缺点(1)不需要专门的排烟设备;(2)火灾时不受电源中断的影响;(3)平时可兼作换气用;(4)构造简单、经济。(1)受室外风速、风向影响,排烟效果不稳定;(2)建筑设计的制约;(3)具有火势蔓延至上层的危险性。排烟系统自然排烟参照《高规》第8.2.2条,对于自然排烟,其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m2;(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4)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排烟系统自然排烟参照《建规》,对自然排烟的相应要求:1、中庭、剧场舞台,可开启窗户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9.2.2.32、其它场所,开窗面积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9.2.2.43、作为自然排烟的窗口宜设置在房间的外墙上方或屋顶上,并应设有方便开启的装置。自然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9.2.4参照《大商规》7.2.6.1规定:自然通风洞(孔)口不包括房间门,且计算排烟面积的高度应从地坪2米以上起算。排烟系统自然排烟排烟系统机械排烟不满足自然排烟的场所,均需按照相应规范考虑机械措施满足排烟。优点缺点(1)建筑不受自然排烟的制约,其内、外部构造可塑性更大;(2)不受室外风向等影响,排烟效果稳定;(3)联动风阀控制,对排烟、防火的把控更准。(1)构造复杂,需投入专门的设施设备,增加相应电力负荷;(2)机房占用建筑面积、管线占用楼层层高;(3)需配备相应的维护管理人员。排烟系统机械排烟参照《高规》,对机械排烟的相应要求。一类高层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高规8.1.3.12、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高规8.1.3.23、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高规8.1.3.3※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高规8.4.4排烟系统机械排烟参照《建规》,对机械排烟的相应要求:1、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长度大于20.0m的内走道;建规9.1.3.32、中庭;建规9.1.3.4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建规9.1.3.54、总建筑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建规9.1.3.65、其它建筑中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建规9.1.3.7排烟系统机械排烟参照《大商规》第7.2.2调描述:1、地上有外窗,并且面积大于500㎡的营业房间;2、A类场所建筑面积超过50㎡的地上无外窗的营业房间;3、B\C类建筑面积超过100㎡的地上无外窗营业房间;4、建筑面积超过50㎡的地下营业房间;5、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室内商业街、室内商业街两侧的室内商铺和中庭。※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高规和建规均为30米。大商规规定A类场所不超过20米。排烟系统排烟优化※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可采用自然排烟。高规8.2.2排烟系统排烟优化※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高规8.4.4补风系统消防补风系统采用机械补风,也可采用自然补风;采用自然排风,具体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动力》第4.3.1条:当车库可开启门窗的面积≥0.3㎡/辆且分布较均匀时,可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计算得出,通风面积在建筑面积的1%以上,可采用自然补风。补风系统参照《大商规》第7.2.7.5条描述:设置机械排烟的A类场所、地下商场及大于5000㎡的地上独立运营区域,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参照《建规》9.4.4在地下建筑和地上密闭场所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当设置机械补风系统时,其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参照《高规》8.4.11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室内补风口与排烟口,两者的距离不小于5米。机械补风正压送风系统参照《高规》第8.3.1规定,在以下区域设置正压送风防烟系统: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3、封闭避难层(间)。正压送风系统建规第9.3.5条及9.3.6条对正压送风口的要求:1、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置1个。2、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3层设置1个。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中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区域≤前室≤楼梯间0Pa≤25—30Pa≤40—50Pa各区域的正压送风风压要求: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送风平面示意正压送风竖向示意40—50Pa25—30Pa知识点回顾:1、防烟分区是指在设置排烟措施的场所用、挡烟梁或分隔的区域。挡烟垂壁挡烟隔墙2、相对于自然排烟,机械排烟的优点是:不受室外风向影响,、排烟效果稳定、联动风阀控制,对排烟、防火的把控更准。3、高规和建规中规定,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米。304、正压送风系统中,排烟区域的风压为0Pa,前室的风压是Pa,楼梯间的风压是40-50Pa。25-30建筑不受自然排烟的制约、可塑性更大(二)、非消防通风系统参照的设计规范主要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根据通风口面积、房间功能确定是否采用自然通风。根据房间功能套用相应的换气次数、新风量等参数确定通风系统。自然通风的界定采用自然通风的生活、工作房间其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5%;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0%,并不得小于0.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第6.2.4条各主要功能房间应设外窗,其外窗(含阳台透明部分)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当不能满足是,应设置机械通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13第4.1.3条外窗可开启面积(含阳台门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在房间地板轴线的7%。每套住宅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板轴线面积的5%——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第4.1.5条机械通风的计算公共建筑,其主要功能房间若不满足8%开窗通风要求,其应满足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明确《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执行要求的通知渝建〔2014〕221号公共建筑办公室、客房等按照30m³/h*人,人员密集的会议室、商场、超市按照15-19m³/h*人,餐厅按照23-30m³/h*人确定通风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13第3.0.5条住宅按照换气次数1次/h计算通风——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第3.0.1条若项目套用了《大商规》,则需满足其7.2.4条机械防烟、排烟与通风、空调系统应分开设置。机械通风节能通风示意机械通风节能通风示意机械通风的计算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各设备房应满足相应的通风换气次数要求,详如下表:房间功能换气次数(次/小时)停车库6配电房、开闭所(※)8水泵房、戊类库房、商业设备房6发电机房12发电机储油间4电梯机房(※)10制冷机房12商业卫生间10事故通风(非自然通风的厨房)12机械通风——厨房厨房的通风为四部分:1燃气事故通风;2局部排风(排油烟);3全面通风;4补风。燃气事故通风:按照12次/h换气次数计算,需采用防爆风机,按照当地燃气办的规定执行是否与房间通风共用。局部排风(排油烟):按照一个灶头1600—2200m³计算局部排风量(排油烟)。风量=1000*P*H房间全面通风换气:按照中餐40-60次/h、西餐30-40次/h换气次数,计算其通风总量,扣除局部排风量,得出全面通风需补充的相应通风量。补风:全面通风量的80-90%。(三)空调系统对于建筑的空调系统形式分体一拖一单元式一拖多模块化单元式一拖多集中式空调制冷主机供冷末端单元末端集中空气处理末端空调系统分体一拖一单元式一拖多空调系统模块化单元式一拖多空调系统集中式空调空调系统单元式末端集中式末端中央空调供冷末端风口定位空调系统单位面积冷负荷估算指标(参考《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200~300宴会厅250~350西餐厅150~250中庭280~350中餐厅160~250公寓、住宅200~300图书阅览室200~350商场(区分地上、地下)200~350室内游泳池150~200门厅、走道250~400酒店、咖啡屋250~350运动场馆280~350多功能报告厅180~250办公室250~400健身房250~300棋牌室250~300会议室200~250美容、理发350~500火锅、汤锅150~210客房冷负荷指标建筑类型冷负荷指标建筑类型冷负荷指标建筑类型※适用于重庆主城及附近的地区(夏季炎热),若有挑空层,应加大单位冷量。单位:瓦/平米(W/㎡)主机供冷量一般为末端总冷量的60-80%。负荷配置知识点回顾:1、套用《公建节能设计标准》,其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应设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2、套用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住宅通风换气次数按照次/小时计算。13、燃气事故通风中,其风机应采用防爆风机,排风量应按照不小于次/小时换气次数计算。124、在相同舒适度的情况下,餐厅的制冷能耗办公室的制冷能耗。高于二、过程把控设计单位审图单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节能消防设计研发部项目设计施工蓝图营销部成控部运营公司客服部开发部项目部企业管理部(一)、方案设计阶段※与设计院沟通,明确项目套用的相应设计规范。1、项目方案设计进度期间相应法规的动态。2、项目套用规范方向。※根据规划、概念设计及可研报告,收集相
本文标题:开发商暖通设计管理工作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