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定语、状语、补语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怎么去?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你去不去商店?/你忙不忙?2.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词典?/你有词典没有?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区别:A还是B?//A或者B4.定语:1.的+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他是我爸爸。/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看电影的人很多5.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我要多听多说。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我在他那儿看电视。/我从美国来。/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我给他写信。/你往前走/我对他说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形容词/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新年快到了。/汽车快要开了。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11.动态助词“了”+数量词+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还要继续)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12.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的持续)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状态的持续)13.动态助词“过”: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1.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2.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14.表示动作的进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他在看书(呢)。/他正看书呢。/他看书呢。/外边(在/正)下着雨(呢)。15.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16.兼语句: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A请/让/叫B+动词我请他来。/老师让学生写作文。/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17.简单趋向补语: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去”:1.宾语是处所词语:动词+处所词语+来/去(“来、去”在最后)。明天他回北京来。//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来/去+事物词语。昨天我借来一本书。//他拿去了那支笔。*表示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去。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18.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1.宾语是处所词语,“来、去”也在最后。他走回家去了。//他站起身来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了)一本书。//他拿出(了)一本书来。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了)。4.表示要求:你拿出书来!动词: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19.结果补语: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20.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动词+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1.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这个字我总是写不对2.可能: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禁止:你病了,不能出去。/我知道这件事,但是不能说出来。比较<没办法:外边在下雨,我没有伞,出不去。/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21.程度补语:动词+得/不+形容词(说明“怎么样”)1.动词后没有宾语: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汉语他学得很好。(宾语提前)他汉语学得很好。(宾语提前)22.时量补语:动词+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1.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重复动词)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汉语≒我学了一年。(宾语提前)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我等了他十分钟。4.副词或能愿动词放在重复的动词前:我学汉语只(要)学一年。23.动量补语:动词+动量词“次、遍、下---”:1.动词+动量词+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他看了一遍课文。2.动词+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24.用“比”字句表示比较:1.A(不)比B+形容词:我比他高。/我不比他高。2.A比B更/还+形容词/心理类动词(喜欢、觉得……):形容词:我很高,他比我更/还高。心理类:我喜欢锻炼,他比我更/还喜欢锻炼。3.A比B+形容词+数量//一点/一些//得多/多了:我比他高五公分//一点/一些//得多/多了。4.A比B早/晚//多/少+动词+数量:我比他早来五分钟。/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5.A比B+动词+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我比他来得早(一点/一些//得多/多了)。我来得比他早(一点/一些//得多/多了)。25.用“A跟B(不)一样+(形容词)”表示比较:我跟他(不)一样高。26.用“A有(没有)B这么/那么+形容词”表示比较:他有我这么高。/我没有他(那么)高。/他有你(这么)高吗?27.“把”字句:1.形式:主语+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2.语义:说明移动、变化、产生的结果我关了门——我把门关了。3.动词+“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宾语”等,不能用可能补语。我把门关了。/我把作业做完了。/你把箱子拿上来。/你把这本书给他。不能说:今天,我把这书看得完。4.宾语一般是确指的、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5.能愿动词/否定词/时间副词在“把”的前边:我要(没)(已经)把这本书给他。6.动词后有结果补语“在、到、给、成、作”,一般要用“把”字句:我把汽车停在学校门口。/我把汽车停到学校门口。/我把笔还给老师。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王老师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28.被动句:1.“被”字句:主语+被/让/叫+宾语+动词+其他成分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有时施事可以不出现)我的词典被人借走了。(有时用“人”,表示不易或无法说明的施事者)2.意义上的被动句(无标志):信写好了。//练习做完了。29.“是---的”:1.强调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他是昨天来的。/他是从北京来的。/他是坐飞机来的。2.表示态度、观点:你打人是不对的//我认为这样做是有道理的。30.动词重叠:1.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一”: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2.已经完成,单/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3.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一)研究。4.表示“正在”的意思,动词不能重叠:他正在听(*听听)音乐。31.形容词重叠:1.单音节:AA//双音节:ABAB2.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她穿得干干净净的(*很干干净净)。3.单/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他的脸红红的/他们都高高兴兴的。32.概数:“多”:数词后是“0”:---多+量词:三十多斤数词是“1~9”:---量词+多:三斤多33.“就”和“才”的区别:1.“就”表示早、快:学校八点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2.“才”表示晚、慢:学校八点上课,他八点半才来。34.“又”和“再”的区别:1.表示“过去”重复用“又”:他前天来了,昨天又来了。2.表示“将来”重复用“再”:今天我来了,明天我要再来。(还要来)3.表示“有规律”地重复:明天又是星期天了。//明天他又要来。35.“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1.有一点儿+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2.有一点儿+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3.动词+一点儿(宾语):我会说一点儿汉语。4.形容词+一点儿(比较):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36.越---越---: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37.越来越---:1.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2.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心理、认知类动词)38.一---就---(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39.定语的顺序:名词/代词+指示代词+数量词组+修饰性形容词/名词+中心语爸爸这两个好朋友…。公司那三个重要的部门…。你这四本汉语词典…。她那五件漂亮的丝绸衣服…。40.状语的顺序:时间+处所+范围+程度+情态/方式+介词词组+动/形我们昨天在家里都很高兴地给他打了电话。我们前天在学校只十分简单地跟他谈了谈。他们都对我很热情。*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只要---就---只有---才---如果---就---一---就---不是---而是---连---都(也)---既然---就---即使---也---无论(不管)---都(也)---备课1.对教学对象与材料的分析(1)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语言技能、已学知识(2)分析教材体例:生词、课文、语言点、注释、练习的组合及其编排顺序*生词:义项、词性、复现率*语言点:个例、多处出现*词语例释:单个词语、词语辨析(同义词、反义词;意义、用法)*注释部分:句型、文化、科技、经济……*练习内容:形式、重点、题量(3)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既是课文中安排的,又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是—不是—是不是*学生易受母语干扰的:我是很忙*学生不易辨别,或容易混淆的:马上——立刻*某一种表达功能常用的句式或句子:感谢、道歉*有关中国文化习俗或价值观念的:讲人情、拉关系2.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1)用什么方式引出课文内容、新语言点?(2)各环节如何过渡?(3)词汇、语法、篇章各部分如何衔接?(4)新语言点的学习用演绎法,还是用归纳法、类比法?(5)怎样设计情景进行训练?(6)如何检查学生是否明白、会用?教案的构成要素1.教学目标与要求“目标”是笼统的,比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拼读、区别、分辨、使用、运用、表达……2.课时分配,以及分课时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篇课文需要多少课时,每节课需要完成的内容与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的进度该怎样掌握,如何处理预定内容与临时调整的问题……3.教学重点:要抓语言项目: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主要是动词、形容词、虚词,句型、句式4.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其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5.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一般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需要确定: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与方式(以100
本文标题: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5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