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知识
1一、强制性条文(一)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2008)1.施工中必须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交底教育与培训。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2.施工中,前一分项工程未经验收合格严禁进行后一分项工程施工。3.人机配合土方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机械作业和走行范围内。配合人员在机械走行范围内作业时,机械必须停止作业。4.挖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挖土时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作业中断或作业后,开挖面应做稳定边坡。②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米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米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③严禁挖掘机等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需要在其一侧作业时,垂直及水平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挖掘机、起重机(含吊物、载物)等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5.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6.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7.在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前,不得开放交通。8.铺砌面层完成后,必须封闭交通,并应湿润养护,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9.当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未达到1MPa或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时,必须采取防止混凝土受冻的措施,严禁混凝土受冻。(二)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或经过审批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发生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手续,并形成文件。严禁按未批准的设计变更进行施工。2.施工中必须建立技术与安全交底制度。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3.浇筑混凝土和砌筑前,应对模板、支架和拱架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4.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5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6.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7.基坑内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应会同设计、勘探单位实地验槽,确认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8.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要求。9.桥墩两侧应对称拼装,保持平衡。平衡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10.高强度螺栓终拧完毕必须当班检查。每栓群应抽查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2套。抽查合格率不得小于80%,否则应继续抽查,直至合格率达到80%以上。对螺栓拧紧度不足者应补拧,对超拧者应更换、重新施拧并检查。11.分段浇筑程序应对称于拱顶进行,且应符合设计要求。12.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主梁各个施工阶段的拉索索力、主梁标高、塔梁内力以及索塔位移量等进行监测,并应及时将有关数据反馈给设计单位,分析确定下一施工阶段的拉索张拉量值和主梁线形、高程及索塔位移控制量值等,直至合龙。13.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成桥结构线形及内力进行监控,确保符合设计要求。(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2.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电压(kV)11035110220330500安全距离(m)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2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②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4.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5.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二、控制重点1.管沟回填水泥石屑粉①混合料为石屑、石粉、水泥和水根据设计或试验配合比集中拌和而成,不宜现场拌和。②应保证水泥剂量,按水泥的延迟时间严格控制回填压实的时间,禁止水泥终凝后再使用。③分层填筑,虚铺厚度应根据压实机具的压实功确定,严禁倾填或水冲填。④混合料应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压实;试验检测应及时进行,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⑤加强回填质量过程控制,应采用“钎探法”检测虚铺厚度和压实效果。⑥注意细节部位的回填质量,对管道相交部位、胸腔、井周围等必须压实到位。⑦对于不易压实的部位,应采取浇筑低标号混凝土等措施进行处理。2.标准检查井①施工开始阶段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及标准图集制作标准井;坚持首件必检,根据标准井数据指标进行技术交底和质量控制。②检查井基础应符合承载力要求,软地基必须经过处理。③严格控制检查井内管道距离,管口必须与井壁(抹面后)平齐。④管道连接的做法(砌砖券或浇筑混凝土)应根据管材确定,禁止在井壁开孔后安管。⑤严格控制各部位尺寸,应采用“模具法”、“抡杆法”等提高砌筑质量。⑥水泥砂浆必须采用机械拌和,砖必须用水浸透;严格控制砌筑质量,砂浆应饱满、密实,组砌方式应正确。⑦除污水闭水试验之前必须抹面至水头高度外,其它检查井宜在井盖安装完成后再统一抹面,盖板式检查井可先进行井室抹面,井口部分待井盖安装后统一抹面;保证整体性,避免重复工作。3.专业管线试通①电力管道一般为刚性管材,要求两井之间应为直线,弱电、交警设施、路灯等柔性管线材安装要求线直、弯顺。②应保证专业管线的回填质量,多孔管道必须保证适当间隙并填塞密实。③道路基层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管道试通并做好记录,对确实不通的应及时处理。4.检查井保护①检查井砌筑高度不能影响道路结构层施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临时盖板进行覆盖,保证道路结构层一次成型。②应配合基层、面层的施工要求进行提升,每次提升时,临时井盖略低于摊铺层高度且安装平稳牢固,减少材料浪费;工期紧时,可在每层结构层完成后及时刨松,沥青上面层施工前再统一进行提升并加固井框。③严禁施工材料及杂物污染检查井及管道,必须保证既有管道的畅通。5.路床施工及验收①应通过试验段确定路床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②路床外观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翻浆处理应彻底,严禁基层摊铺过程中再出现路床翻浆问题。③确定无浅层管线或对浅层管线采取保护措施后,必须采用三轮压路机(18-21吨)进行碾压,保证压实度;采用稳定土类混合料进行软基处理时,混合料的压实应在水泥、石灰的延迟时间内完成。④抛毛石进行软基处理时,毛石应相互嵌挤密实,填缝料应灌满填实。⑤对粉喷桩、石灰桩等软基处理方式,加强过程控制,整理并保留准确齐全的施工记录。⑥对检查井及其它地下构筑物周围应加强回填处理,保证路床整体质量。⑦路床必须进行弯沉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摊铺施工。6.基层摊铺①基层摊铺前,必须确认地下管线全部完成,严禁基层摊铺完成后再开挖下管,破坏基层的整体性。②必须严格高程控制,禁止出现因高程不合格造成的大面积铣刨。③应创造条件采用机械摊铺;确实需人工摊铺的,必须有足够的人员和机械,并保证在水泥延迟时间内碾压完成。④必须支设模板或培制规范的土模,土模应密实、直顺,顶面平整且与摊铺层的压实高度相符;雨水斗也可提前培制土模,但其与检查井临时井盖的高度均应低于摊铺机熨平板的底面。⑤混合料生产厂站应进行试验检测并制作标准试件,为施工现场提供数据及记录;混合料生产厂站应根据现场反馈信息对混合料的拌和质量进行控制和调整;混合料出厂必须标明时间,出厂时间与碾压完成时间严格控制在水泥延迟时间之内。3⑥摊铺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合料的离析现象,粗骨料集中时应及时处理。⑦施工缝部位的接茬处理应规范,振动碾压时,应避免对已完成部位的破坏。⑧应采取工期保证措施,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必须在养护7天并现场钻芯取样合格后,才能进行沥青面层的摊铺。7.井盖安装①所有车行道(快、慢车道)内的检查井井盖安装,必须采用公司相对成熟的“整体浇筑钢筋混凝土加固井圈施工工艺”。②基坑(及钢筋骨架)应为较规则的圆形且与井口吻合,开挖时必须采取措施避免破坏已完成结构层。③根据加固井圈的厚度确定提升井口的高度,保证砌筑质量并为支设内模预留支点。④钢筋骨架应安装稳定、牢固,保证各部位保护层厚度;预埋钢筋应安装稳定,锚固有效;。⑤井口内模应采用柔性的铁皮制作,根据井口支点预留确定高度,上顶应与井盖上口平齐;F井口内模安装,不宜设底模,宜采用十字撑或柔性管材作为支撑。⑥井盖高程是施工的关键,安装控制标准为0-+3mm,应采用“十字法”进行控制和检验,纵向应为摊铺机平衡梁的长度,横向应为摊铺机熨平板有宽度。⑦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宜选用C25,混凝土浇筑、成活应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关要求;混凝土应整体浇筑并与道路结构层、井框结合紧密;井口外露部分应为清水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接顺,无蜂窝、露筋;混凝土表面应在终凝后进行粗化处理。⑧沥青中(下)面层实际高程小于等于设计高程时,井框加固混凝土表面与平齐;沥青中(下)面层实际高程大于设计高程时,井盖预留高度与设计沥青上面层厚度一致,井周沥青局部进行铣刨找平。⑨井盖带转轴的应将其焊接牢固,避免开启过程中损坏其周围路面。8.沥青面层摊铺①沥青面层施工前必须制定摊铺方案,各层面层的摊铺机组合形式应一致;根据摊铺机组合形式确定井盖安装的高程控制点位置。②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组织和疏导方案,保证沥青摊铺连续作业,避免人为影响。③沥青中、下面层必须按高程严格控制,沥青上面层可采用平衡梁控制。④各层沥青摊铺均应在下承层验收合格后进行,实际摊铺厚度小于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的部位需要铣刨并处理平顺,高程测量数据应准确,清理应干净彻底。⑤沥青上面层施工前,检查井井盖必须提升到位,沥青摊铺责任单位与现场施工项目部共同对井盖安装质量进行全检,合格后方可施工。⑥沥青上面层施工前,对立沿石、人行道、检查井井盖、雨水斗、公交站台等的覆盖保护措施应切实有效。⑦沥青上面层摊铺应加强与各部位顺接和细部处理;路口顺接必须到位,冷接缝应切割整齐。⑧加强成品防护,严禁在沥青面层上拌和砂浆,杜绝砂浆、油料污染路面。9.竣工收尾①必须保证竣工收尾阶段的资源配置,制定合理施工计划,严格执行工程部下发的《工程竣工收尾阶段质量管理办法》。②根据创优计划,提高控制标准,加强细节处理。③组织各项准备工作,完善竣工验收文件,保证一次通过竣工验收。④应在开工时,提前通知设施管理单位介入施工过程,在工程施工各阶段,积极询问并听取其建议和意见,保证工程交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三、常用术语和符号(一)道路工程1.路床——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0.80m)。2.稳定土基层——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结合料与土、砂砾、碎石或其它集料,经拌和、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基层。3.透层——为使沥青层与无沥青材料的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的液体沥青或乳化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4.粘层——为加强路面的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5.封层——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6.最佳含水量——材料在标准击实试验条件下,能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7.最大干密度——一般指标准最大干密度,是按照标准击实试验方法,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在最佳含水量时得到的干密度。8.弯沉试验——在规定的
本文标题: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