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
1《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本学期在上级的指导下,我课题小组积极实施《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成绩,现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留有探索和思考的余地,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探索与实践,交流与合作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学会方法,在正确方法的启发与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如教《黄继光》一课的重点段落,学生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站起来?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此时,学生心理发展出现了愤悱,我播放录像《黄继光》中部队攻占597.9高地的部分场面,那机枪声,大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一片,学生仿佛置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黄继光奋不顾身地靠近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等情景历历在目。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对课文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我再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而是用自己的创造性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加深探究性操作,使学生通过操作,从不同途径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主要成效1、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明显提高5月份我组对四年级二个班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测试,具体见下表:2从上表可以看出,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实验班级的成绩明显优于非实验班级。另外,从教师平时课堂教学看,实验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同样优于非实验班。2、增强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意识在教学中积极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使之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使学生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去探索,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课题组成员的目标。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上示范课,在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效果不错。3、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实践表明,通过实验,实验教师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并深受其它教师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l、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任课教师会自制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而且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有较强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的能力和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善于不断的学习与总结,能达到这种要求的教师比例较小,必须对实验效果造成一定影响。2.本课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进行创新,并非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引导,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维,学会反思,很多同学在思维层面上还不够。3、各课题组成员都是满负荷超工作量,尤其是实验班的教师教学任务更为繁重,加之部分教师认为科研可搞可不搞,搞与不搞一个样,教学和科研是分开的,因此工作难以开展。3四、今后实验工作的思考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应完全为学科的教学服务,因此,我们确定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用新课标、新理会加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2007年7月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第一阶段性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717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