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关于我国廉租房建设工程的再思考
关于我国廉租房建设工程的再思考作者:钟孝国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房产管理局,重庆,401120刊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英文刊名:CHINESEHI-TECHENTERPRISES年,卷(期):2009,(6)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5条)1.易中浅议我国城市廉租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经济问题探索2007(06)2.马君昭政府在廉租房建设中的角色分析[期刊论文]-时代经贸2007(05)3.杨振华廉租房建设的现状与思考2002(06)4.田晓霞关于我国廉租房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8)5.梁燕军廉租房管理跟不上建造步伐2007(48)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钟岩.马永莉.ZHONGyan.MAYong-li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经济学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6,20(8)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热局面,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并没有制止房地产市场过热局面,其原因是住宅供给不足,特别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不足,不能有效的压制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分析认为,地方政府追求地租收益最大化是导致房地产过热的重要原因,通过福利经济学分析认为经济适用房政策具有天然缺陷,导致地租转移到私人手中,不合理和不公平,应予取消,代之于廉租房制度,并提出了建议.2.期刊论文钱伟荣2007年天津房地产市场综述-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0(2)2007年,天津市住宅市场出现快速攀升,绝对价格较高的特征.房价的高歌猛进其根源是住房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因此,建立廉租房制度,使经济适用房从理想走向生活,并且抑制房地产外资和流动性过剩,将天津房地产市场在拉升和压制两股作用之间追求平衡,才能达到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3.期刊论文赵燕菁.ZHAOYanjing廉租房建设与国家宏观经济-城市发展研究2005,12(3)通过对公建廉租房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论证政府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大规模介入房地产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政府公建住宅建设需要的其他配套政策.文章认为,中国应当取消经济适用房建设,并把廉租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揽子解决高速城市化阶段社会财富再分配、公共秩序建立、劳动力就业、金融泡沫风险等一些战略层面的问题.通过扩大内部需求市场,将国际经济竞争的主战场从国外的客场转向国内的主场.把我国经济的成长更多地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从而掌握更多的经济主权.4.学位论文吴慧萍珠海市房地产市场发展问题研究2006近三年来,房地产正成为推动珠海经济快速发展的推进剂。在未来几年里,房地产业仍将在推动珠海经济的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珠海的房地产业在过去三年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房价收入比偏高、阶梯房价不明显、投资性购房比例偏大等。这些问题如果在未来几年里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与解决,或将影响珠海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树立新的房地产开发理念,采取发展廉租房及旅游型房地产等相应措施,实现珠海市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5.期刊论文杨继瑞.YangJirui和谐社会廉租房制度重构的思考与对策-高校理论战线2007,(5)通过廉租房机制满足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消费需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居住消费层面的关键性保障制度安排.把解决我国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居住消费问题的主要路径放在廉租房上,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必须对廉租房制度进行一系列的重构.6.学位论文贾英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研究2008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被2007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组定为第1号提案。这再次凸现了经济适用房的重要性。经济适用房作为房地产研究的热点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其发展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建设超标、购买收入标准界定不合理、分配不公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违背了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初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对经济适用住房运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国内有关经济适用住房问题的相关争论,分析了经济适用住房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国外发展住房保障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适用房进行了制度定位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制度优化创新路径。同时本文在最后也提出了经济适用住房作为一种历史性的过渡措施,在目前还应发挥相应作用,但当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同时经济适用住房的作用已完成时,它就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进而大力发展以商品房、廉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住房保障的发展,切实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归纳法。本文归纳了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争论及国内经济适用住房相关政策。(2)图表分析法。本文通过大量的图表进行直观分析,使读者清楚地看到目前国内经济适用住房价格、供给、需求等方面的内涵。在介绍国外的一些成功案例时,为了使内容更加清晰,也采用了图表分析法。(3)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经济适用房的现状、问题,比较国外发展住房保障的成功案例,提出了我国发展经济适用房的创新思路。(4)实证分析法。结合国外经验,对我国经济适用房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发展经济适用房的制度优化创新路径。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经济适用房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国内有关经济适用住房问题的争论;第二章介绍了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分别写了经济适用房的由来、背景、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基本内容;第三章从经济适用住房的供给、价格、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基本现状,剖析了经济适用房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了海外住房保障的模式、案例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首先对经济适用房进行制度定位然后从个六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制度优化创新路径。同时指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适用房应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转而发展以商品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7.期刊论文李金保建立房地产保障制度实现房地产稳定发展-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8,(1)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的发展现状及现有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与实质性建议.8.学位论文魏鹏江苏省住房保障水平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2009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国内房地产价格也是一路走高。居高不下的房价,在促成了房地产业一夜暴富的同时,使多数中低收入居民陷入了无力购房的困窘局面。住房保障已然成了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十七大之后连续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有效控制住了房价的迅猛上涨。与此同时,针对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中央政府也责成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保障住房建设面积、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并制定公布未来一年、三年、十年的住房保障规划,避免以往住房保障工作中“摸着石头过河”的盲目状态。受此启发,本文选择了预测分析的全新视角来研究住房保障问题。从建立指标体系入手,把影响住房保障水平的诸多因素,划分成了经济发展因素、居民消费因素、住房市场因素三大类,并选择其中的十二项主要指标作为参考。经因子分析及敏感度分析表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住房保障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在下文的预测过程中把它作为了唯一参考因素。住房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但长期看来两者是怎样的关系,这是预测分析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未来社会中产阶级崛起和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增强的两点假设,本文认为住房保障水平不应随经济增长而一直增长下去,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要逐步回落,从而形成了倒U型的发展轨迹。以江苏省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本文进一步刻画了倒U型曲线的特征,把它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给出了住房保障工作的具体方案设计。研究表明:江苏省的住房保障工作在2015年以前仍将处于增量发展阶段,政府应加大对住房工作的资金投入,此时的人均国民收入还较低4800元-6000元,需要住房保障的人口比例约在20%-30%,政府的住房保障任务较重:对中等收入家庭购买经济居住房,政府提供微保;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解困房,政府提供部分保障;低收入家庭租住廉租房,政府提供全保。2015-2025年间,住房保障工作会达到顶峰,此时的政府投入最大,人均住宅面积开始改善,保障人口比例迅速下降20%-8%,保障任务略有减轻:中低收入家庭购房由政府全保到部分保障。2025-2035年间,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不断提高,政府的住房保障投入开始下降,需要保障的人口约8%左右,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统一纳入廉租房体系,实行全保。与不同的保障方案对应的住房保障政策,也应不断完善,调整住房的供应模式,在现阶段应加大小户型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随居民住房消费能力的提高逐步扩大住宅面积。动态调整住房保障水平,分阶段,按人群逐步提高保障力度、居住面积。树立新的住房消费观念:梯度消费逐步提高住房水平,住房保障是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要求,买房和租房都是住房消费的合理形式。9.会议论文张德利.王宇.夏亚泉.顾琪关于强化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研究2005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对规范房地产市场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工作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政策和住房保障措施.特别是国家七部委联舍下发了《通知》,明确要求把保证城市居民住房,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立完善的廉租房制度,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要求,纳入省级政府对市(区)、县政府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为此,专题对全市的住房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提出了把我市住房保障工作作为构建和谐沈阳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备的我市住房保障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政策法规体系等对策性建议.10.会议论文赵鉴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2007本文按照我国国情与综合国力的发展趋势,选取四个发达国家的廉租房制度进行了探讨,以构建和完善我国低收人家庭的廉租房保障体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2d060973-eaea-452d-b063-9dc700d947eb下载时间:2010年8月3日
本文标题:关于我国廉租房建设工程的再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4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