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时期的文学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上溯到文学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这些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题记1•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它童年时代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迹。同样,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题记2•神是没有的,然而反映历史,反映文化,反映人类精神风貌的神话故事却是美好的、永恒的。它记录了人类追求生活的无限理想和希望,同时却又库存了人类多少为了争取未来而洒落的汨汨泪水和琅琅笑声。神话•在西方,对希腊和罗马神话了解的多少曾一度被视为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因为在西方,古典神话在过去的两千年中遍布于各类文学和艺术的领域。而在中国,古典神话的影响尽管不象欧洲那样明朗、强烈。但它作为先民们对天地人生最初阐释的故事,是后世一切政治、宗教、艺术、文化的源头,它的影响也是深刻细微的。走村头小庙近--第二章上古神话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第二节中国神话赏析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一、神话的概念二、神话的产生三、中国古代神话的记录神话的概念•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想象与愿望。•神话的原始形态是在有文字以前广泛流传在人民口头的神异故事。•(注意:不自觉的神话与有意识的仙话、童话)神话的概念(1)主人公:自然神;人类英雄(2)情节:变化、神力和法术(3)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4)愿望:征服自然,延续生命;变革社会,改善生存神话的产生:(1)原始社会落后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知识水平极为低下,是神话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物质基础(2)神灵观念——万物有灵论的产生,这是孕育神话的胚胎。——思想基础(3)解释自然、战胜自然的功利目的。——社会基础•神是人创造的,而神话是“人在幻想中经过不自觉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是人根据自己的现实经验,以幻想和想象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作的解释中产生的。•如:风神飞廉、旱神女魃、瘟神西王母神话的记录神话的纪录《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淮南子》《楚辞》史书1、《诗经》、《楚辞》是两部诗歌总集,其中多有取材于神话的诗篇。2、还有一些神话保留在一些史书之中。3、由于神话本身具有深刻而简明的寓意,它也受到先秦诸子的重视。4、《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分别成书于秦汉两代,由众人编纂而成,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神话。5、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1、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2、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3、全书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山海经》的内容:1、大量的对山神形貌的描述,它们往往是奇形怪状的动物,或兼有人和动物的形体特征(如龙首鸟身或人面马身等),这里或许含有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的意识,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特征。2、海经、大荒经的神话色彩是全书中最浓的,记录了一些异国人的奇异相貌、习性和风俗(如贯胸国、羽民国、长臂国、不死国、大人国、小人国等等)。其中有不少想象奇特的神话(如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等),都深入人心,流传广远。3、《山海经》中的神话虽然也是片断的,但不少故事已具有清晰的轮廓,有的经过缀合,甚至可以得到相当完整的故事和形象(如夸父逐日,大禹、帝俊和西王母的传说,以及圣地昆仑山的神奇景象等)。•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左传》中一段文字谈到高辛氏(帝喾)的两个儿子因为不能和睦相处,被高辛氏迁往两处,分别掌管商星和参星。这则神话实际上是初民对商星和参星永不见面的自然现象所作的神话解释。《穆天子传》《穆天子传》是一部记录西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书中详载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有日月可寻。【周穆王西游的故事】我国古代周朝的时候,有个天子叫周穆王,他特别喜欢玩耍作乐和到处巡游。那时,从西方一个很远的国度,来了一个很会变戏法的人,人称“化人”。这化人本事很高。他跳进火里却不伤毛发,他会跃上高空站立云端,能将一座城市从东方搬到西方,还会轻松自如地穿墙进壁等等。穆王简直将他看做是天神下凡,对他是言听计从,照顾得很是周到。有一天,化人邀请穆王到他那里去玩玩,穆王便拉着他的衣袖,腾空上升,到了半天云里,进到了化人住居的宫殿。这一下,穆王真是大开眼界了。这里的宫殿金碧辉煌,庄严灿烂,到处镶嵌着珍珠和美玉。穆王在这里所受的款待,无论是眼睛里看的、耳中听的,嘴里尝的,绝非人间所有。后来,化人又请穆王另到一处,只见各种各样美丽的光影和绚丽夺目的色彩,把眼睛都炫耀花了;又听见各种各样悦耳动听的音乐,把心里都震荡得迷乱,陶醉了。穆王被所见所闻弄得心神不定,便不敢久留,请求化人带他回去。化人用手将穆王轻轻一推,穆王便从半空中坠落下来,猛地醒了。噢,原来穆王还好端端地坐在殿上,左右一切如故。穆王心中奇怪,便问左右的人:刚才自己到哪里去了?左右的人回说:“并没到哪里去,只不过打了一个迷糊。这时,旁边坐着的化人开口了:“我和王上只是去神游了一番。根本无需身体动弹哪!”这一下,穆王尝到了神游的甜头,不由游兴大发,心想神游都如此有趣,那真正的游玩更不知有趣多少倍呢!于是,穆王心中也没国事了,也不惦记百姓了,他一心要驾着他那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去周游天下。说起穆王这八匹骏马,可真是来历不凡。它们是有名的御者造父从夸父山上得来的野马经过驯养以后献给穆王的。这些野马,原是穆王的祖父定了天下后散放在夸父山的战马的后代子孙,在野性中还保留着祖先的英武气概。而且,造父不仅善于驾马,还善于养马,这八匹骏马都是他一手调养出来的。它们有的奔跑起来都足不践土,有的比飞鸟还快,有的能夜行千里,有的背上生有翅膀……神奇非凡。周穆王动身去巡游天下了。他叫造父替他驾了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带了大帮随从,选定了好日子,出发了。他从北方转到西方,在阳纡(yū)山见了水神河伯;在休与山见过性情平和温良的帝羽;在昆仑山游览过黄帝的宫殿;在赤乌族接受了赤乌人奉献的美女;在黑水封赏了殷勤接待他的长臂国人……最后,到了大地的西极——崦嵫(yānzī)山,见到了他平日思慕已久的西王母。甲子这天,是个好日子,周穆王便拿了白色的圭、黑色的璧,还有一些彩色的丝带去献给西王母。第二天是乙丑,也是黄道吉日。穆王就借西王母的瑶池设下筵宴,款待这位西方至高无上的女王。西王母心中高兴,在酒席筵前,唱了一支不用乐器伴奏的歌,那歌道:白云高高悬在天上,山陵的面影自然显现出来。你我相去,道里悠远,更阻隔着重重的河山。愿你身体健康,长生不死,将来还有再来的一天。穆王出于恭敬和喜悦,也唱歌附答道:我回到东方的国土,定把诸夏好好地治理。等到万民都平均了,我又可以再来见你。要不了三年的时光,又将回到你的郊野。宴罢,穆王驾着车子,登上崦嵫山的山顶,叫人在山上树立了一块大石碑,石碑上简单刻写了他见西王母的事迹;题额上还刻了几个大字,叫做“西王母之山”。石碑的两旁又种了几棵槐树,作为和西王母友谊的纪念。临到分别之际,西王母也忧伤地赋了一首诗,以表示她对周穆王的惜别之情和期望之意。诗云:自从我来到西方,就住在西方的旷野;老虎豹子和我同群,乌鸦喜鹊与我共处。我守着这一方土地而不迁移,因为我是华夏古帝的女儿;只可怜我的那些善良的人民呀,他们又将和你分别,不能跟着你去。乐师吹奏起笙簧,心魂在音乐翱翔;万民的君主呀,只有你是上天的瞩望。这之后,大家才互道珍重,依依不舍地分了手。周穆王便从崦嵫山直接打道返回了中国。周穆王遨游天下,眼界开阔,心胸舒畅,再加上各国进贡给他的营养宝物,活了一百零五岁,才寿终正寝了。这也可算是出人意料了。诗经·颂·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殷契(xiè):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是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后稷:名弃,母有邰氏女,曰姜螈,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而不践;徙置平林,适会山林多人迁之;又弃之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螈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因初欲弃之未果,因名为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写周族始祖后稷,因其母姜嫄履天帝足迹受孕而生,屡被抛弃,均有异迹出现,得以不死。後乃发明农业生产。有明显的神话色彩。对周族早期的生产情况也有所反映。关于《九歌》•《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祀神的乐歌经过艺术加工再创造的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九歌》原是古乐曲名,“九”非确数。屈原的《九歌》包括十一首诗,依次为:1、《东皇太一》(天之尊神)2、《云中君》(云神)3、《湘君》4、《湘夫人》(湘水配偶神)5、《河伯》(黄河之神)6、《东君》(太阳神)7、《大司命》(主命运的神)8、《少司命》(主子嗣的神)9、《山鬼》(山神)10、《国疡》(为国战死的英烈)11、《礼魂》(送神曲)。关于《天问》《天问》是古今罕有的奇文杰作。全篇以一百七十二个问题组成,对天体自然、地理历史、神话传说、人生道德都大胆地提出了疑问,表现了诗人反传统的观念和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中国神话分类赏析二、中国神话的特点三、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第二节中国神话赏析神话内容的分类发明创造神话战争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创世神话神话内容的分类一、创世神话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注:表明了先民对宇宙等自然现象积极探索的精神。•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流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zī胡子]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绎史》卷一)二、始祖神话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首推女娲的故事。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鰲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注:反映了部族成员对自己祖先的追念,表现出民族自豪感。•2、始祖神话(1)共同始祖:女娲抟土造人(2)部族始祖:A、商:契(母吞燕卵);B、周:后稷(母踏脚印);三皇:伏羲、神农、燧人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尧、舜三、洪水神话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雄当数鲧禹父子。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注:洪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神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6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