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4年级实验题: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制作过程: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二、制作雨量器1、找一个直筒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三、溶解1、食盐的溶解器材:烧杯、玻璃棒、小勺,食盐、水步骤:1、取一平匙盐,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2、用玻璃棒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3、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2、高锰酸钾的溶解器材:烧杯、玻璃棒、小勺,食盐、水步骤:1、取3-4粒高锰酸钾,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2、用玻璃棒轻轻的搅拌几下后观察。3、再搅拌一会儿,静置,观察。现象: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能否看见颗粒能能不能不能分布是否均匀否否是是是否有沉淀出现是是否否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能能不能不能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溶解溶解3、胶水能在水中溶解吗?溶解(洗发液,醋,酒精)实验探究:胶水能在水中溶解吗?我的猜测:胶水能在水中溶解实验过程:1、向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2、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胶水,观察。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实验结论:胶水能在水中溶解。4、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实验探究: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我的猜测: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实验过程:1、向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2、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食用油,观察。3、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实验结论: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溶解过程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食用油怎样进入到水中先沉入水底先沉入水底直接与水混合直接与水混合浮在水面上在水中怎样扩散缓慢扩散缓慢扩散扩散较快扩散较快不扩散是否溶解溶解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5、气体的溶解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6、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主题: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较我的猜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多种情况)实验类型:对比实验相同条件:同样多的水、每份食盐和小苏打数量一样,同时进行搅拌。改变条件:分别放入食盐和小苏打实验方法:每次加入水中的食盐和小苏打数量一样多,等第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全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直到不能溶解了,再进行比较。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7、探究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主题: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我的猜测: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类型:对比实验相同条件:1.水量相同。2.水温相同。3.盐量相同。4.同时加盐。5.观察时间相同。改变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实验方法:1、取两个烧杯,各放入50毫升相同温度的水,在烧杯中同时加入10克食盐,一杯静置一杯搅拌。实验现象:搅拌的那杯中食盐溶解的快结论: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8、探究温度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主题:温度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我的猜测:温度高能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类型:对比实验相同条件:1.水量相同。2.都不搅拌。3.盐量相同。4.同时加盐。5.观察时间相同。改变条件: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实验方法:1、取两个烧杯,分别放入50毫升20摄氏度的水和80摄氏度的水,向烧杯中同时加入10克食盐,静置观察。实验现象:温度高的的那杯中食盐溶解的快结论:温度高能加快食盐的溶解。9、我们知道利用搅拌和加热的方法可以使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加快,那么物质颗粒的大小对于它在水中的溶解快慢是否有影响呢?你能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吗?(1)研究问题:物质颗粒的大小对于它在水中的溶解快慢是否有影响(2)研究准备(材料):相同的两块肥皂,相同温度、多少的两杯水、两根搅拌棒、小刀(3)研究方法:将其中的一块肥皂切碎,放入一只杯子;将另一块没有切碎的肥皂放入另外一个杯子,同时用搅拌棒搅拌。(4)研究结论:切碎的肥皂块溶解的快。物质颗粒的大小对于它在水中的溶解快慢有影响,相同条件下,颗粒越小溶解越快,颗粒越大,溶解越慢。10、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研究地准备: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研究方法: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研究结论: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11、过滤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漏斗、过滤纸、搅拌棒、烧杯。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搅拌棒,搅拌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四年级科学一至四单元判断题一单元、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错)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对)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错)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对)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错)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错)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对)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对)二单元、判断题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错)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错)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错)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错)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错)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对)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错)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错)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错)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对)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错)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错)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错)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错)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错)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对)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对)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错)新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知识要点复习资料一、填空。⒈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雾、冰雹)等。天气的特征包括(云量、气温、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等。⒉人们常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云是由许多(小水珠)和小冰晶组成的,层云扁平层状灰色,底层云,常与雨天有关;积云棉花状灰白色,中层云,与雷阵雨天相关,卷云白色羽毛状,高层云(小冰晶组成),常为晴天。⒊测量风向的仪器叫(风向标),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红领巾向东南方向飘动,这时的风向是(西北)风。⒋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它有3~4个风杯。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0级无风青烟直上;1级轻风炊烟飘动;2级微风树叶沙沙响;3级柔风红旗飘动;4级树枝摇;5级小树摇;6级难以打伞;7级迎风走路难;8级树枝断;9级瓦片飞;10级树连根拔起;11、12级陆上很少见。⒌(雨量器)是测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小雨小于9.9毫米;中雨10~24.9;大雨25~49.9;暴雨50~99.9;大暴雨100~249.9;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的降水量大于250毫米。松果鳞片开合、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都可以预测天气。⒍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能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分离出来。⒎通过(搅拌、压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⒏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汽水、啤酒)等饮料中溶解了气体二氧化碳。⒐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固体(食盐、白糖、高锰酸钾、小苏打)液体(洗发水、洗洁精、醋、胶水、酒精)50毫升水能溶解(18)克食盐,50毫升水能溶解(5)克小苏打。不能继续溶解可溶物质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⒑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沙子、面粉、食用油等),它们与水的混合物会沉淀,食用油加入(洗洁精或洗调剂)后可以溶解于水。⒒分离食盐和水可以用(蒸发)的方法,一是(太阳晒)自然蒸发,二是实验室(加热)蒸发。⒓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用(火柴)点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再盖一次;禁止用嘴吹灭,禁止两灯对火。酒精(易燃易挥发),不慎洒落燃烧,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每秒震动的次数)。⒕声音强弱是(音量),振动幅度大强小弱;声音高低是(音高),振动速度快高慢低;振动距离长短(尺子伸出桌边的长短)是频率,短强长弱。⒖土电话是实验声音传播的装置,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声波遇到物体,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传播声音的介质中,铝箔最好,木尺次之,棉线最差。⒗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收集声波)、耳道(传递声波),中耳包括鼓膜(很薄、有弹性、产生振动)、听小骨(处于鼓室内,鼓室与咽鼓管相通);内耳包括耳蜗(传递声音)、听觉神经(传至大脑)。⒘摩托车(消声器)是减少噪音的装置,用海绵等物包裹发声物体可以减小噪音,公众场合禁止高声喧哗。⒙人的发声器官(声带)位于喉结后方,感冒声音沙哑是因为声带发炎肿大造成的,称为喉炎,(盯聍)是保护耳道的分泌液体,俗称耳垢。⒚从外形上,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骨骼是我们身体的支架,作用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进行活动)、(塑造体形);关节是连接两块骨骼的位置,肌肉附着在骨骼外面,是拉动骨骼运动的组织。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起重机、挖掘机、合页等物体)和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相似。21.肺是(呼吸器官),肺交换气体是由(肺泡)完成的,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22.呼吸器官有(鼻子、气管、支气管、肺)感冒咳嗽是支气管感染所致,不及时治疗会引发(肺炎)。23.正常心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8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