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中国传统文化--旗袍
旗袍Thecheongsam中国传统服饰文化ThetraditionalChineseclothingculture图自:电影《金陵十三钗》剧照1.旗袍是袍子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女装。2.关于旗袍的起源之说,很多结论认为是清代旗装中袍的延续,其主要依据为两者间有形的类似和名的联想,国外也有讲其称为“MandarinDress”。3.其实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弃袍服而着大褂与裤,故20世纪10年着旗袍者极少,20年代才略有恢复,鼎革后的旗袍有了质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发生之地,却是上海。起源Origin彩绣阔镶边旗袍——清末满族妇女服装样式1.不同时代的旗袍:•古典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2.旗袍的派别:•旗袍的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海派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3.旗袍的特点:•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特征Feature1.按年代分,旗袍可分为古代和现代旗袍•古代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2.按照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衩高的变化•袖形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琵琶襟旗袍礼服——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衩高的变化:有高开衩和低开衩3.其他分类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内加棉)、单旗袍样式Style1.按领子的款式分:•一般领、企鹅领、凤仙领、无领、水滴领、竹叶领、马蹄领2.按衣服的材质分:•制作旗袍的纺织品主要有布料,丝绸、锦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3.色彩的区分有:•按大清会典: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用明黄色;贵妃,妃用金黄色;嫔用香色;这些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常见的大红旗袍,色彩绚丽醒目,款式别致,充分展现出满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着重体现东方女性含蓄优雅的魅力。3.按图案区分:•现代常见的旗袍图案为织锦缎,配以传统的中国纹饰如双鱼、富贵花、梅花等,还有以中国水墨画手法描绘的花卉图案设计的手绘旗袍。样式Style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样式Style高开衩低开衩样式Style长旗袍短旗袍样式Style1.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古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精细的手工制作,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2.旗袍衣边装饰手法及工艺处理各种镶边、滚边和嵌边是旗袍装饰常用的特殊工艺手法:•单色镶边•单色滚边(方角滚边工艺处理)•滚嵌滚(方角嵌滚工艺处理)•嵌边(圆角嵌边工艺处理)•混合滚(嵌镶滚)•三色镶边3.扣子的制作工艺:•旗袍上的扣子称为盘扣,也可以称为核桃扣,它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用称为“袢条”的折叠缝纫的布料细条编织而成,这和现代用整块硬质材料打洞而成的纽扣不一样,如布料细薄可以内衬棉纱线,做装饰花扣的袢条一般则内衬金属丝,以便于定形。制作工艺Productionprocess1.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汉满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汉满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发展Development清末旗袍清末民初的旗袍发展Development民国旗袍发展Development内蒙古白音尔灯清荣宪公主墓出土20世纪20年代末期彩袖曲襟低领长袖旗袍2.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3.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发展Development4.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从高领到低领,再到没有领子;袖子从长过手腕到短至露肘;至于旗袍的长度,长到衣边扫地或者短到膝盖以上。20世纪30年代上海时装20世纪30年代彩绣大襟短袖旗袍发展Development5.20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最灿烂的时期。6.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四十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1930年10月参加国货时装展览会表演的务本女中学生。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发展Development7.20世纪五十年代,旗袍曾有过灿烂的一瞬,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服装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8.从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遭遇浩劫,旗袍文化也被冷落。9.20世纪八十年代开放之初,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旗袍文化显得有些落伍。发展Development10.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台频频亮相,而影视剧中,同时也涌现出大量做工精致华美的旗袍,风姿卓越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礼仪场合。发展Development旗袍改自满族妇女服装(旗服),区别于沿袭了3000多年的汉服服制,清朝三百余年的中国女装以旗服为主流。1.旗袍表现曲线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对旗袍不断改进,推陈出新,力求把自己优美的身材曲线表现出来。但这并非一帆风顺,于是中西文化冲突的“拉锯战”,便被缝在旗袍上。•二十世纪初期,盛行“旗袍马甲”,也就是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一九二六年,短袄和长马甲合二为一,成为现代旗袍的最初款式;以后两年,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围绕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长,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展开“较量”。小结Summary2.不同时代下的旗袍•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这一改变遭到舆论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旗袍长度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过去的旗袍是不开衩的,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地在左边开了低衩。后来衩越开越高,渐渐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但舆论压力一减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三十年代初期,袍腰开始日积月累地收缩,到一九三四年后,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全部显露出来,高耸及耳的领子也逐渐变矮,后来有的成了无领旗袍。•在传统与现代、维护传统的“善”与追求美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来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脱离原来的样式,变得经济便利、美观适体。小结Summary产品发展Productdevelopment旗袍Thecheongsam旗袍不仅仅只是一件服装,还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的一个分支,在市场上,旗袍元素的产品随处可见。产品市场Productmarket坐厕电脑主机旗袍不仅仅只是一件服装,还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的一个分支,在市场上,旗袍元素的产品随处可见。产品市场Productmarket手机U盘首先,我们知道旗袍中可以提取的元素有:袖型、领子的款式、盘扣、花色图案等。经过比较,发现旗袍盘扣的制作是纯手工的,方法简单,样式多变,而且,旗袍中的盘扣最能体现出旗袍独特的韵味。设计思路Designideas家装灯具设计定位Designpositioning设计图省略..设计定位Designpositioning完Theend作者:张科zhangke学号:200900509121指导老师:李委委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旗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3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