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论辅导员工作
1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论辅导员工作展望新世纪,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生活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的方法也面临着一种变革和发展。传统的以灌输、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柳斌同志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十分重视情感教育,迫切需要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情感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情感教育也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在此,我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谈一下在辅导员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前几年,英国沃里克大学召开了一个世界性的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从西方学者关于情感教育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情感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智力教育而言的,它是智力教育的平行面,是对智力教育的补充与发展。它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它是在人的实践中产生,又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换言之,情感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因此,在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在增强教育效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教育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这里所讲的情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如一个经常受到教师真诚的爱的学生,他就会从教师的爱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心与肯定,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诱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使他对人生感到有意义,因而情绪经常是愉快乐观的。同时,他又从自己所感受到的关心、爱护中,陶冶了良好的情感,学会了如何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关心他人,对人友爱,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等优良的个性品质。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而是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极易使学生形成多疑、对人怀有敌意、感情冷漠、自暴自弃等不良个性特征。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对集体、他人、社会的情感等,往往同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人情冷暖密切相关。当前,有极个别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对人生感到彷徨、苦闷、对他人冷漠,对社会感到不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也正是由于他们不能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实际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其中自然也包括教师的关心、爱护。可见,师爱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性能否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学生对整个现实体系的感情和态度。(二)情感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径。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把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实现这种转化,正需要借助与师爱这种情感的触动和催化。也就是说,教师的某一种要求和意见,只有被学生认作为是出于真正的关怀和爱护时,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会对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产生肯定的倾向而被愉快地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教师故意的非难、恶意的打击,学生就会引起抵触情绪和行动上的抗拒。可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赢得学生信任的基础,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教师对后进学生的诚挚的爱,更是转化他们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对品德不良的后进学生来说,他们在家庭或学校中受到的批评、斥责和惩罚往往多于赞扬和鼓励,因此,他们与教师在情感上往往是对立的,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常常认为教师是轻视、厌弃自己的,甚至认为周围的人都是抛弃他们的。对于真心实意教育他们的教师,他们也常常持以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的反常态度。这样,教师的教诲在他们身上就很难生效。如果教师对他们表现出诚挚的爱,使他们冰冷的心感到无比温暖,使他们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他们就会渐渐亲近老师,对老师的对立情绪就会逐渐消除,只有在这时,他们才能接受老师教导和劝告,才能尽心尽力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见,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正是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爱,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协调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从而为更好地转化他们奠定了基础。师爱还能诱发学生去仿效教师的品德,从而提高品德教育的效果。强烈的模仿性是青少年的重要心2理特征之一。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趋向模仿爱他和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那些他所嫌恶的人。所以,教师的爱又能促使学生去模仿教师的榜样。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可看到,学生们不仅乐意接受他们所爱慕老师的情操和观念,而且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模仿他们所爱慕老师的一切言论和行动。这样,教师的道德观就成了他们自己的道德观,教师的行为准则就成了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正因为如此,一个热爱学生并受学生所爱戴的老师,其榜样则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它能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深深盖上教师优良品质的印记。(三)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情感关系是师生之间心理关系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或“母爱”,它是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和稳定性特征的普遍的爱,因而在教育中起巨大的相互调节作用。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是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里人与人关系的具体化,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倘若教师把爱生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师生间就会有心心相印的体验。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心息的“共鸣”和“共振”。心理学研究成果业已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鸣”、“共振”期所给的教育,学生的可接受性最强,教育效果亦最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收到“晓之以理”的效果的道理。有人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学校看作是一个池,教师对学生的“情爱”就是水,学校教育如果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作为鱼儿的学生,在无水的池里是无法成长的。没有情爱之花,哪来教育之果?爱的河流是双向流动的,它沟通了师生思想,协调了师生关系。它具有迁移作用,可以产生“教师期待效果”,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和期待,就会激起对教师的亲近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这一已被优秀教师们千百次证明了的真理,在当前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中,对我们每个辅导员依然具有启迪意义。二、情感教育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体现(一)情感教育要体现辅导员自身对学生关心、爱护的主动性上。首先,辅导员要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并激发学生的善良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说,爱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也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人类爱的种类很多,其中最深层次的爱就是内心充满一种热望,这种热望会产生极大的内驱力,激励一个人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一切,被爱者从中会体验一种价值和崇高,在这种感觉之中,任何人都会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待一切。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真诚而热切的爱,他就会人生充满希望和愉快感,他的求知欲将会得到激发,灵魂将会得以净化;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他就会更加尊敬和信任自己的老师,就会听这个老师的教导,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其次,辅导员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人对尊重的需要有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包括对获取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承认、接受、关心、赏识等。因此,一个具有自尊心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更有效率。人本主义心理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都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自我实现的愿望,这一观点也揭示了人有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教师尊重学生,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而且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会增强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由此,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真正做“红领巾”的小主人。再次,辅导员要主动发挥自身的权威性创设良好的集体氛围。辅导员相对于其他老师来说,和学生接触得多,了解情况较全面。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教育者,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职能,充分发挥权威性的主导作用,是一个班集体能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主要力量。如:组织队集体建立各种组织,选拔培养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扶持和指导他们积极开展工作。对集体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大讨论,提高对真、善、美的认识。根据集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各个时期段的奋斗目标,每个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出个人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的措施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创造条件把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入集体的轨道,把小溪汇成大河。寻找最恰当的方法,解决集体中各种“摩擦”和“冲突”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心理氛围,维护好队集体的团结和统一。及时、公正、客观地对集体内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作出评价,是非分明,创设健康的舆论阵地。(二)情感教育要体现辅导员对学生的欣赏、鼓励。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处于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的状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只3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失去了主动性、创造性。其实学生具有各种潜在的能力,如何利用这一为人所不知道的潜能力呢?这就是要欣赏它,鼓励它。激发他们进取向上的情感。班主任老师应在教学中尤其应在和学生的最初接触中学会欣赏学生,赞扬学生,鼓励学生。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如果教师欣赏学生,学生也会反过来欣赏教师,这是一种回报性吸引。(三)情感教育要体现辅导员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地以人际关系定向的较强烈的需要,主要是尊重需要和理解需要。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注意到学生的这些需要,并将教师爱的情感化作满足学生这些需要的行为,就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反应,由此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高段学生尤为如此,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不仅能经常自我评价,而且也非常注意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对他人是否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所引起的情感体验——自尊感,也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作为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平等施教。要贯彻“教学相长”的精神,决不可“居高临下”,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应努力提倡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要放下架子,悦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绝不为自己的缺点辩护。在日常管理中,对于学生中暴露出的不良行为,要本着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违纪行为的学生的态度来进行处理,在处理时,对学生本人则仍应尊重,要维护他的自尊心,在当时指出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事后个别交谈的方式,或进行冷处理。另外,评价学生不单以看他的学习成绩高低,更重要的看他的为人,学习好的未必将来一定成为国家栋梁,学习差的也不一定将来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其实,对个别难以驯服或品德上有污点的学生,更要理解、开导鼓励他们,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三、辅导员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操作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有许多学校并无专门的心理咨询或专门的情感教育课程,但情感教育却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应当仁不让地充当情感教育的先锋主力。情感教育看起来似乎很抽象,但只要班主任善于探索,善于总结,就会形成适合于自己和一个具体队集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在我的工作实践中,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开设专门的知识及技巧讲座。利用班会课、朝会课或其他课余时间,针对学生在小学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和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情感理论知识灌输和情感控制、调节、转移的技巧传授,让学生能自我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形态。例如,针对高年级
本文标题: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论辅导员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9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