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回顾与展望: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主要有哪些制度构成?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专制统治、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将会出现怎样的矛盾呢?(两大基本矛盾)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阅读与提炼:1)阅读君权和相权一目(P13),概括历代王朝君权限制相权的措施。2)提炼出历代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所反映出来的发展趋势。措施:(1)汉代: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形成“中朝”,与“外朝”并存且决策在先。——相权受到打击。(2)唐代: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宋代:二府三司,增设“参知政事”——相权进一步分散。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史料链接:•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二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等,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史料链接: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觐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读史感悟: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三省六部职权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同时可减少决策失误。探究思索:历代在削弱相权的过程中,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身有无发展完善之处,谈谈你的认识。皇帝中书尚书门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知识连接:胡惟庸案•明初,朱元璋对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的举动极为不满。洪武十三年正月,有人上书告胡惟庸谋逆。•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处死。胡惟庸死后,其谋逆“罪状”陆续被揭发。朱元璋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者达3万余人,前后延续达10年之久。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其事由六部分理。材料一、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摘自《皇明大政记》材料二、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授之西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权(宦官)也。思考:1、内阁职权是什么?与丞相的地位与权力相比有何不同?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回答内阁的设立带来什么弊端?材料解析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大臣之事。──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1)军机处设立于何时?其职权如何?从中说明了什么?2)如何认识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影响。a、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b、政治决策的封闭性更为明显C、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你知道当今社会有哪些方式可以制约权力的滥用吗?中国古代是如何防止权力的滥用呢?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大贪官?那么当时的监察系统为什么无法制约他们的恶行?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秦汉:郡、县两级魏晋:州、郡、县三级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三级元朝:省、路(府)、州、县四级明代: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三级清代:省、道、府、县四级民国:省、行政区、县三级现代:省、市(地)、县(市)三级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秦汉;郡、县(道)二级魏晋:州、郡、县三级隋朝:郡、县二级唐朝: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三级元代:省、路、府、州、县清朝:省、道、府、县四级民国:省、行政区、县三级现代;省、市(地)、县三级行省的设置•元代:行省制度•内容:十个行中书省(见地图)一个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一个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是两种常用的划界原则。•在元朝之前,历代划界原则都以山川形便为主。所谓山川形便,指以险要的自然山川作为区划的依据,使地方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域相一致。这种原则简便易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秦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主要依据的就是山川形便。•但是,山川形便区划原则的弊端非常明显,极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东汉末年的州牧称雄以至三国鼎立,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以至五代十国的分立,均是前车之鉴。例如,刘备占据四川,北有秦岭屏障,东有巫山之险,内有富饶的四川盆地。五代十国中的北汉占据山西高原,西面和西南面为滔滔黄河,东面和东南面是巍巍太行山。•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此外,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北失屏障。河南行省地跨淮水南北而使淮水之险失;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而入福建山地。•对此,清人储大文总结说,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评价:1、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2、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3、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为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实行时间特点先秦时期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时期官位世袭,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官吏察访合适人才推荐为官,至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九品中正制是一种考试选官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供了机会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读史感悟: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探究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科举制的评价积极:1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2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3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4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的风尚。消极: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一)、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是地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为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二)发展过程战国萌芽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发展明清强化(顶峰)废除1912年(三)主要措施秦朝:两汉:隋唐:北宋:元朝:明朝:清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刺史制汉武帝“中朝”察举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二府三司,增设“参知政事”行省制度宣政院枢密院中书省御史台废丞相内阁制军机处密折制建章立制(四)五方面内容1、加强君主权力2、加强思想控制3、完善中央机构4、官吏选拔制度5、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五)三大趋势1、不断改革中央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管辖。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六)作用与影响的评价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作用与影响。具体地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以进步作用为主,在封建社会晚期消极作用与影响很大。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作用与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民族团结、融合2、经济上,保证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3、文化上,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文化传播。正是具有这些积极作用,所以封建王朝政府延用不断,从根本上讲是其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与影响1、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君王的专制统治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3、思想上,专制统治使读书人死读书,严重阻碍了科技发展,导致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正是这些,造成明清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国家。学习要求:1、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2、列举汉代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3、知道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4、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了解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及评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5、“法令出一”、“中央监察机构”、“清朝的边疆政策”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本文标题:专制主义制度的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7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