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孟子·滕文公问为国》所反映的政治智慧
《孟子·滕文公问为国》所反映的政治智慧16300160030妥亚伟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推行儒家学说和自己的“王道”、“仁政”等政治思想。他曾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等,孟子那个时代,这几个主流的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在本篇孟子与滕国的世子滕文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对这种“功利化”思想的摒弃,提倡要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展现出儒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浓厚的人文情怀。当我们仅将视域聚焦在文本中所展现的政治智慧上时,更是会钦佩孟子的政治远见和勇气。一、保养民力,多施教化我们知道,孟子推行的王道仁政首先从大格局上考虑问题。它的目标在平天下,而不仅仅是治国而已。所以大国实行王道,目标是“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要想让天下的人民都来归顺,你得对你的人民好,并且重视他们,施以教化,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因此孟子主张通过养民、教民两方面的努力,来使得百姓归顺,天下一心。在养民方面,滕文公在问怎么治理国家的时候,孟子首先说“民事不可缓也”,即民众的事情最要紧,不能耽搁。他还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是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道理。如果人民放荡任性、为非作歹,统治者要做的是思考民众是不是因为没有固定的土地和收入来源才这样,而不是一味的去惩治百姓。真正仁德的君主,是不会去惩罚百姓的,百姓因为没有固定财产才放荡作恶,是统治者的过错。“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这是贤明君主的应有之义。在教民方面,孟子主张设立学校,教化民众,在人伦道德上开启人和,使民众安居乐业,互助友爱,循规蹈矩,构建和谐。“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句话的重点是“明人伦”,在这里“明人伦”已经不仅仅是儒家学术上、道德上的主张,还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事实上,孟子对于养民、教民的主张除了见诸于与滕文公的对话中,还可以在其他的地方找到相关的证据。比如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等等,都可以看出孟子对民众的重视,体现出孟子及其所代表的整个儒家的民本精神。二、征税有度,与民生息税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财政来源,关乎维稳、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赈灾、甚至是战争的直接成败。因此对于税收这一重要的问题,孟子主张轻徭薄赋,让利于民。实际上,孟子的这一主张与其对民众的认识息息相关,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孟子认为要实行正确的税收制度。“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三代的税收制度“什一之税”,刚好符合孟子对“轻徭薄赋”的追求,因此孟子十分推崇三代的税制。在他看来,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符合孟子理想的”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的主张。三、重视田土,公平持正前面说到了税收,就不得不提土地。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同样也是相当长时间的土地史,土地作为中国古代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和百姓几乎全部的生活来源(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商业不显),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囿于古代的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可供百姓耕作的土地更是显得紧俏,这时候如何分配土地——这一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极其考验统治者的智慧和胸襟。孟子作为当时的一名大儒,深刻洞察到了这一点,因此他给滕文公的政治方略中,这一块便占有很大篇幅。孟子说“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经界。”这里的“经界”指的是土地与土地之间的边界,意思是经纬之界不正,井田就不会平均,作租税的俸禄就不会公平。所以残暴的国君和贪官污吏必然是不重视田土的经纬之界。这里经界不正与国君变得残暴之间,其实蕴含着这样的逻辑:土地虽然分配不均,但土地的税收是相对固定的,严苛的税收终究导致人民怨气,引来镇压。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会导致社稷的倾覆。让民以利,某种程度上是跟“让民以地”相等同的,在土地的分配上面做到公平公正,才具有了实行仁政的基础,即所谓的“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私以为,公平持正也是孟子“仁政”的重要基础之一,这种公平不仅仅是体现在土地的分配上,对于平衡君与民的关系、王道的修为亦有重要意义。总得说来,无论是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还是这种思想对于人本、土地的关注,都最终指向”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政治理想,这一政治理想不仅是孟子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儒家的,展现出孟子和整个儒家对社会治理、国家统治的抱负和胸襟。因此我认为《孟子·滕文公问为国》所反映出最大的政治智慧,也应当是“以民为本,民贵君轻”,这是继承自历史的宝贵政治、思想财富,对我们现代的国家治理有着强烈的借鉴意义,也必将传承下去,影响未来。
本文标题:《孟子·滕文公问为国》所反映的政治智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2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