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坚持劳动实践活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坚持劳动实践活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摘要:在新的时期、新的教育形势下,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认真研究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劳动实践活动课达到了既能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勤于动手的习惯,又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增强学生探索意识、培养其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素质教育,而劳动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点,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中,应把劳动素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下面谈谈我校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教育的意义和如何开展好劳动实践教育。一、劳动实践教育的意义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让学生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施,能使学生增加知识,陶冶思想情操,锤炼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1.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能促进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观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在劳动中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众纪律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活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2.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在劳动实践活动的教学和实践中,能激发学生钻研技术的兴趣和训练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比如通过《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探究》课的学习,会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明确“杂种优势”的科学含义,体会推广玉米杂交种种植提高产量的现实意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这是因为在劳动实践中能促使脑的思维和手的劳动相结合。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那种认为劳动实践活动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根本不能兼及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能促进美育的发展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当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或他们通过细节独立思考完成某些科学试验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劳动带来成功、劳动创造美的愉悦。比如通过《树叶粘贴画》活动让学生利用树叶组合出各种贴画,培养想象力和创意思维能力,增强创新精神,激发热爱艺术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在体验创造性劳动的快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美能力。4.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检验体格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标准是身体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体形是否健美,体姿是否端庄。比如整地、掰玉米等体力劳动可适当地让学生参加,能够促进其身体的新陈代谢,增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从而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适当的体力劳动,能促进学生身体的协调运动,强健筋骨,从而达到健美体形、端庄体姿的目的。二、如何开展好劳动实践活动实施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我基地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必需的课程之一,是真正把劳动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位置上来的课程化的活动。因此,为了提高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质量,保证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合理的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组建校本教材编委编写《学生军训暨综合实践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以“指导手册”来指导各项活动。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教育,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根据当地的生产情况和从实践基地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和兴趣,形成合理的劳动实践课程体系,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比如,我基地现已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五年级开设《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土壤污染的调查与研究》、《绿色消费》、《认识花卉》、《树叶粘贴画》课,等等;七年级开设《无公害蔬菜的认识与鉴别》、《果树嫁接(芽接技术)》、《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探究》、《果品采收与储存》课,等等。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从实际出发建设实践基地劳动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主要有一定时间从事劳动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基地根据所开设的劳动课程,按标准建设配套的劳动技术专用实验室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比如我校现已建立了标准的劳技专用教室,配备了相应的劳动工具,同时各专用教室配备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和实践材料,建立了花卉繁育大棚与温室大棚,每班(排)创建了试验田,为劳动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条件。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学科齐全、素质较高、一专多能、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的劳动实践课师资队伍,是提高劳动实践活动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来源,一是让一部分具有一定专长的文化课教师专教劳动课,二是择优录用一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官来担任劳动课程,三是选派部分老师参加相关科目的培训学习后,兼职担任劳动课程。只有加强劳动实践课的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保证劳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质量。4.加强劳动实践活动教学管理工作为提高劳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学校已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业务上有人管。学校规定劳动实践课老师必须杜绝没有安排实践课的“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在实践课中要改变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和“老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为保证劳动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劳动实践活动教育考核手段,考核的内容包括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与劳动效果等五个方面的考核,同时注重平时表现、动手能力、掌握基础内容作为考核的原则。综上所述,在新的时期、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应坚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教育,认真研究劳动实践活动课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劳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既能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勤于动手的习惯,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探索意识、培养其探索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标题:坚持劳动实践活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3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