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胆小的李胜轩的转变大(2)班陈昌凤时间2012、4地点:大二班案例背景:我们班有个幼儿名叫李胜轩,他身材娇小比同龄的孩子个头矮了一截,他性格比较内向,很少说话,胆很小。这一点从他刚入园是从他妈妈口中就知道。还知道了有许多他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特点。他性格孤僻、懦弱、爱哭,很少与人交谈、交往,我发现班里好象根本没有他喜欢或喜欢跟他玩的人。总是一个人蜷缩在座位上,怯生生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下楼梯时,他自觉地退到最后,等别的小朋友走完后,一个人慢慢地扶着栏杆下,对于教师的主动接近,他总是显得恐慌、紧张。分析反思:通过与小胜轩母亲的交谈,我了解到小胜轩入园前这种情况不很明显。入园后,由于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更加的胆小事事都很谨慎。就连感冒了妈妈叫他在来幼儿园多喝水自己也不敢告诉老师还是拉着妈妈一起来说的。他妈妈经常这样评价李胜轩:“这孩子就是胆子小,什么也不敢。”她还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李胜轩在家不敢开录音机。因为怕掌握不好音量放得过大,所以每次开时,都是一只手捂住耳朵,一只手去拧开关,拧一下就跑出老远。经过我自己观察、和家长反应及侧面了解,我认为小胜轩怯懦、畏缩性格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是心理承受能力弱。因为看到同伴上课不认真听被老师批评叫到身边坐着产生了心理压力,害怕自己也受罚,所以时时处处小心。其次家长对孩子表现出的特殊性格没有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教育,而是消极地用“他就是胆子小”、“什么也不敢”来评价孩子,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形成思维定势——我不敢。另外,被家长过度娇惯、保护着的小胜轩来幼儿园前缺少与同伴交往体验,入园后面对集体生活中不免要发生的争执、矛盾,无力处理,就干脆逃避、退缩。日子长了,这种怯懦、畏缩的性格也就自然形成了。通过家园联手,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加以引导和教育,让小胜轩走出封闭的自我,消除怯懦心理,融入集体,变得勇敢起来。搭班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及时沟通,保持联系,达成一致的教养共识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起床后胜轩因为没来得及上厕所,小便小到了裤子里。我生怕孩子穿着湿裤子会着凉,就要他把裤子换下来,可哭得眼泪汪汪的他却使劲提着裤腰,不让我靠近他。我没有再犹豫,一把把他揽在怀里,抚着他的头安慰他:“不要怕,先把湿裤子换下来,要不会感冒的……”渐渐地,他的情绪平静了下来。当他看到我裤子上沾到的一大片尿渍后,提着裤腰的手慢慢松开了。从这以后,李胜轩开始跟我讲话。尽管他说话很慢,可每次我都会耐心地听完他讲的每一个字。(一)抓住时机、及时表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缺点,行为懦弱的孩子也不例外。教师要创设条件深入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其体验成功,获得自尊。“今天的两级台阶没有墙,你进步了!”“李胜轩原来认识这么多字,你真棒。你能大声读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吗?”为了使李胜轩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独立地走下楼梯,我和他约定了一个“秘密协议”:只要能不墙走下楼梯,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有一次我看到他下最后两个台阶时,试探性地松开了手,一步一步地挪着走了下去,等他站定之后,我急忙走过去,对他竖了竖大拇指说:你可以得到“五角星”了。就是这颗小小的“五角星”让李胜轩迈出了不敢的第一步。(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我能行”同伴的平等对待,集体的尊重认可,是帮助胆小、怯懦儿童正确评价自己的关键。教师要给孩子提供为他人服务,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有信心地说“我能行”、“我也会”。发现李胜轩总是用很向往的眼神看着值日生分碗,就请他来试一试,他却怯生生的拒绝“我不会。”“你会。来,试试看”。当他摇摇晃晃地抱着碗向我走过来时,我看见闪在他眼里的兴奋。可碗却在半路上洒落一地,他害怕地愣在了那里,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没事捡起来就可以了”我用极为平静的口吻对他说,并走过去与他一起收拾。在吃饭前,我特意提到了今天的值日生是李胜轩,孩子们给李胜轩鼓起了掌,李胜轩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我的体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尝试,小胜轩胆小、怯懦性格有了明显的转变。与小胜轩同行的日子里,我的脑海中保留了他许多的“第一”:第一次不扶墙走下了楼梯;第一次早上和老师说“老师早上好”;第一次主动跟老师说“再见”;第一次能在离园活动中主动要求讲述……相信这一切都仅仅是开始。只要我们努力创设一切条件满足他们渴望安全、尊重、信任的需求,胆小、怯懦儿童就回早日走出阴霾,拥有自己的一片晴空。幼儿观察记录表主题:在农场里观察者:陈昌凤班级:中二班幼儿姓名:艾宇浩性别:男时间:2016、12情景描述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这时在一旁观察的轩轩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轩轩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小羽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合适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当收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小羽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分析思考反思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孩子们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1、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并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和已有水平,在拼图小卡上标记数量或图形符号,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2、在区域活动时,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
本文标题: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7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