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周易》与中医学前言《周易》是中国战国以前的集大成著作,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源头。它和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一部易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周易》的思想精华,因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可以说《周易》是中医学的源头活水。一、《周易》的结构组成及基本内容二、《周易》的含义及理论精髓三、《周易》对《黄帝内经》理论形成的影响四、八卦与中医学五、太极图与中医理论《周易》的结构组成及基本内容(一)《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为六十四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辞组成,其中乾坤两卦各有七爻,每卦各列卦形、卦名、卦辞,每爻各列爻题、爻辞。爻题皆由两字组成:一个表示爻的次序,另一个代表爻的性质,爻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用“二”字,以此类推至第六爻用“上”字。爻的性质由“九”和“六”组成,分别代表阳爻和阴爻。《易传》包括《彖》、《象》、《文言》、《系辞》四部分。《彖》分上下两篇,只解《易经》卦象、卦名和卦辞,不解爻辞。乃断卦义之文。《象》也分上下两篇,为解释卦、爻辞之文,《象》又分为解卦辞的《大象》和解爻辞的《小象》。《文言》为专解乾坤两卦之文。《系辞》也分为上下两篇,为解释卦爻辞之文。蕴含着许多宝贵的哲理,提出了许多重要命题。《说卦》为解说卦象及卦文之文。《序卦》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做解释之卦。《杂卦》是对六十四卦中相反卦义做阐释之文。(二)《周易》的含义及理论精髓《周易》的易有四种含义:变易、不易、简易、交易。变易:指宇宙万象,瞬息变化。天地间万事万物随时随刻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不易:指《易经》所示的太极本体之道,即是宇宙、天地、人生、事物的真理,永恒不变的。太极之始,阴阳未分,两仪未生,纯然一气,为五始之始,无生之生。天地万物由此而生,由此而运行不息。不易和变易是对立统一的,有不易必有变易,变易是一分为二,不易是合二为一。不易和变易的关系也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亦即变易是绝对的,不易是相对的。简易:是指执简驭繁,即掌握了八卦、爻象变易的原理,宇宙万事万物即可归于其中。交易:指通过八卦的相互错叠,表明宇宙事物是互相渗透相互交织的,说明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易经》通过阴爻和阳爻变生卦象,“爻,交也”(《说文解字》)。意即指阴阳交错,而生变化的矛盾运动。《周易的理论精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既是《周易》哲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六十四卦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周易》阴阳观的集中体现。“一阴一阳”体现了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不仅反映于对卦爻辞的阐述,也体现在阴阳爻画爻方面。如“——”表示阴爻,“___”表示阳爻,六十四卦之变就在这一阴一阳爻之变,《周易》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点明阴阳二气的变化是宇宙运动的基本规律。此外《周易》还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其刚柔即是阴阳之义,都说明了阴阳是一切变化的根源。“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为当食物发展到穷困的地步时,就应促其变化以求通达,只有通达了之后方可长久。这是《周易》强调变易的重要命题。《周易》以阴阳对立为基石,以变易为核心,二者组成了《周易》的思想基础,是《周易》哲学思想的灵魂。原文“刚柔相推,变在其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往来不穷谓之通”,“道有变动故曰爻”等都说明《周易》认为事物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易传》认为天道与人道之间有其一致性,人道应效法于天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意为整部《易经》是圣人取法于天地而得。“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即反映出《周易》取象天地而认识万物。《周易》与天地同等,包括天地变化的法则,而天地又为万物之本原。人作为万物之灵,亦是天地交感的产物。因此认为人事应当效法天地之道,不可违背它。“生生之谓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处于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交通感应而不断化生新的生命体;强调阴阳相易而化生万物,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由天地阴阳之交感而产生的。易同时还有变易的含义,每一个生命体都处于自然界的大化流行之中,从产生到消亡都要受到变易这一根本规律的支配。生命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流变过程而得到不断的提升和进化。一二三《周易》对《黄帝内经》理论形成的影响《周易》对阴阳学说的影响《周易》对藏象学说的影响《周易》对气化学说的影响一、《周易》对《内经》阴阳学说的影响《易经》的阴阳是以“——”、“___”表示阴爻、阳爻来体现的,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皆取决于这两个基本符号的变化。此后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进一步明确了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但真正把阴阳作为完整哲学体系的是《易传》,《易传》的特点是用阴爻、阳爻两个基本符号来体现阴阳的关系,这样就使《易经》阴阳爻两个基本符号拜托了占卜的束缚,而升华为哲学的范畴。《周易》的哲学观点在于认为阴阳的矛盾运动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包括社会现象,扩大了阴阳的普遍意义,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决定着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化。《内经》在《周易》和当时阴阳学说思想的影响下,吸取了《周易》的阴阳理论精华,《内经》对《周易》阴阳哲学的发展在于把阴阳哲学结合于医学,成为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理论,有力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内经》不但设专篇讨论阴阳,而且全书皆贯穿了阴阳哲理,可以说阴阳学说是整个中医理论的基础,它渗透到了中医的理法方药等各个领域,离开了阴阳学说整个中医理论将不复存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上古天真论》等提出的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始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等观点都精辟的概括了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蕴含了阴阳分之为二,合之为一的对立统一观点,并明确了阴阳之间的主导关系。此外《内经》还把阴阳与自然界四时及人体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时五脏阴阳的观点,把阴阳哲学灵活地应用于解释医学,是对阴阳特殊性的发展。这既是《内经》的卓越成就,也是对《周易》的超越。二、《周易》对《内经》藏象学说的影响《周易》以卦、爻象为结构,爻象和卦象构成了《周易》的基本形式。《易经》的象是客观事物的形象,是人们从实践中通过观察事物现象而抽象出来的意象。如《易.系辞》“见乃谓之象”意即由直观的现象而抽象出来的意象。如此一卦一爻之象便可系统归类许多类事物,法象便可知常达变,掌握自然规律。《内经》法《周易》之象,创造了独特的中医藏象学说,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所谓“藏”即内脏,“象”即外在征象,由于外象是内脏的征象,所以据象便能测脏。因此中医藏象学说就是根据疾病表现出来的外象研究人体内脏生理病理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中医藏象学说有如下特点:1.把天象和藏象相连系,如《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通于夏气”。2.形象和神象相统一,如五脏藏神论。即五神内藏于五脏,通过五神的征象,可以内象五脏的状况;3.据卦象议病象:如根据《周易》既济卦、未济卦议心肾不交的病理,据乾坤卦议阴阳偏盛病理等。以上都说明《内经》把《周易》象理应用于中医藏象学说,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周易》对《内经》气化学说的影响《周易》的“爻”是气化的象征,由“爻”之升降变动而生卦之变动。《内经》气化学说来源于《周易》,在其太极阴阳气化的基础上发展了运气学说及气机升降学说。运气学说着重于论述自然界的气化,主要通过五运六气理论说明天时、地理、疾病之间的关系;气机升降学说则以论述人体脏腑精气的升降为主。中医气化学说的特点在于把自然界气化和人体气化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周易》气化的升华。以上说明《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圭臬,《内经》渊源于《周易》又发展了《周易》,《周易》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八卦与中医学(一)、八卦的组成结构及种类(二)、八卦的性质及意义(三)、八卦与阴阳理论(一)、八卦的组成结构及种类八卦又称八经卦,由分别表示阴爻“——”、阳爻“___”的划线组成,是演变八卦的基础。以阴阳爻为基础组成八经卦,两个八经卦重叠而组成六十四别卦,八经卦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其含义和符号如下:代表天、阳之义,象征自强不息永不懈怠之义。其象为地,为臣、为母、为妻,象女德之义。代表水,象重重险难之义。代表火、日、电,象以阴柔之质而得中正之义代表雷电,表示君子体察到雷电交相而来得现象,即以恐惧之心修养其身。象山,象动静不失其时,则其道光明。代表风,象上下皆顺,不相违逆。代表沼泽,象亨通而利守正之义。八卦又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相传为伏羲所创,又称伏羲八卦。后天八卦相传由周文王所创,故又称文王八卦。二者卦形、卦象都相同,区别仅在于排列方位和顺序不一。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后天八卦: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后天八卦以离坤定南北,震兑定东西,故以震离兑坎划分东南西北,代表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故后人多采用后天八卦。(二)八卦的性质及意义八卦象征自然的来源及演化,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变成八卦,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种自然界万物衍生的基础物质。《周易》以八种自然物构成宇宙和运动变化的观点。其中水火为万物之源,阴阳之基,风雷为之鼓动,山泽为之成形。有了山泽,万物开始滋生,生命亦开始孕育,人类因此而繁衍。《易传》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说明万物滋生除阳刚之用外还必有阴柔之体,即天地必须阴阳气交,才能化生万物。与《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意义一致。可见《内经》理论来源于《周易》。《周易》除重视乾坤二卦对宇宙的化生意义外,还强调水火在化生万物中的重要意义。坎为水卦,水为至阴,有水才有生命;离为火卦,火生土,土为万物之母,故有水火才生万物。同时《周易》还认为震(雷)、巽(风)在自然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鼓动作用。此外《周易》还注意到艮(山)、兑(泽)二卦在自然界万物形成中的作用,如“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以上说明《周易》通过八卦论述了自然界的形成及演变,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在宇宙中的重要意义,突然了自然界是运动的、物质的观点。《内经》在《周易》的影响下,也极为重视天地水火土金造化万物的作用。如“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三)、八卦与阴阳理论《周易》八经卦与六十四别卦都蕴含着丰富的阴阳理论,无论是每一单卦或是八经卦之间以及六十四别卦之中都体现了这一理论,它包含着阴阳对立制约关系、阴阳互根互应原理以及阴阳消长转化,对中医学阴阳学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八卦和六十四别卦中几乎都由阴爻和阳爻组成,体现了每一卦中阴阳的互根互制原理,即使是乾卦纯阳也与之相对。有坤卦纯阴《周易》八经卦、六十四经卦体现着阴阳消长规律,也常用于代表方位和气候。坤卦为阴极,重阴必阳;乾卦为阳极,重阳必阴;故复卦初爻为阳爻,表示冬至一阳生,阳气来复,以后自复卦到乾卦初爻皆为阳爻,且阳爻自下而上,逐渐增多,阳气渐长,阴气渐退。至夬卦,阳爻已增至五,五阳在下,仅一阴在上,示阳气将极,阴已渐殆尽。故自复卦至乾卦提示了阴极阳生,阳长阴消的规律。乾卦为阳极,重阳必阴,姤卦的初爻为阴爻,示夏至一阴长,阴气来复。此后自姤卦至坤卦,初爻皆为阴爻,以后阴爻自下而上,逐渐渐增,阴气渐长,阳气渐退,到剥卦时,五阴在下,仅一阳在上,示阴气将极,阳气渐殆尽。以上说明了阳极阴生,阴长阳消的规律。太极图与中医理论(一)、太极的含义(二)、太极与气一元论(三)、太极与五行升降(四)、太极与阴阳文
本文标题:周易与中医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04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