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析大学生情绪问题与对策王华珠【摘要】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由于个人成长、环境改变、社会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面对自己情绪的变化更是经常感到不知所措。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成果均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情绪主宰着健康。本文总结了大学生常见的五种情绪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帮助部分大学生及时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关键词】大学生情绪问题策略那么,在大学生中常见的五大不良情绪及其表现有:(一)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或类似担忧的情绪体验。人们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都有可能产生这种体验。大学生不良情绪中的失度焦虑主要是指过高的焦虑和过低的焦虑两种。被过高的焦虑困扰的大学生,常常会感到内心极度紧张不安,惶恐害怕,心神不定,思维混乱。(一)激动易怒愤怒是由于客观事物与主观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一再受阻、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激烈情绪反应,程度可以从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到暴怒,特别是当人们认为他所遭受的挫折是不公正、不合理的,或是被恶意造成时,最易产生愤怒情绪。愤怒对人的身心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愤怒会使人的自制力减弱或丧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做出不理智的冲动行为,如打架斗殴、毁损物品等。(二)压抑苦闷压抑是当情绪被过分克制约束,不能适度表达和宣泄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混合着不满、苦闷、烦恼、空虚、困惑、寂寞等诸种情绪。处在压抑、苦闷状态中的大学生常常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对生活失去广泛兴趣,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感觉迟钝、容易疲劳,不满和牢骚较多。长期压抑极易导致心理障碍。(三)、抑郁消沉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处于抑郁状态中的大学生,看到的一切仿佛都笼罩着一层暗淡的灰色,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常常感到精力不足、注意力难集中、思维迟钝,同时伴有痛苦、羞愧、自怨自责、悲伤忧郁的情绪体验,自我评价偏低,对前途悲观失望。长期处在抑郁情绪状态,会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四)、冷漠。冷漠是指人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漠不关心、冷淡、退让的消极情绪体验。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少数大学生较常表现出这种情绪。如有的大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对集体和同学态度冷淡,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国家大事等漠然置之,似乎自己已看破红尘、超凡脱俗。于是,把自己游离于社会群体之外,单来独往,对各种刺激无动于衷。这种冷漠的情绪状态,多是个体压抑内心情感情绪的一种消极逃避反应。虽说表面平静、冷漠,内心却往往有强烈的痛苦、孤寂和压抑感。个体长时间地处于这种情绪状态下,巨大的心理能量无法释放,超过了一定限度时,又往往会以排山倒海的形式爆发出来,致使心理平衡遭到破坏,影响身心健康。(五)、自卑。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虚荣嫉妒是因为自己的社会尊重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是一种企图缩小和消除与他人的差距,恢复原有平衡关系的消极手段。嫉妒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表现为看到他人的才华、能力、品行、荣誉甚至相貌、衣着等超过自己时,感到恼怒、痛苦、愤愤不平,当别人遭到不幸和灾难时则幸灾乐祸,言语上讥讽嘲笑、行动上冷淡疏远,甚至在人后恶语诋毁、中伤,蓄意打击报复。严重的嫉妒感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心态,它使人的心灵扭曲变形,使美好的情感被抹杀,是一种情绪障碍。引发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分析(一)客观因素。引起大学生不良情绪反应的客观因素,即外部原因,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这几个方面。(1),快节奏、强竞争的社会新形势,一方面给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又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对于那些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身实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来说,引发焦虑紧张或抑郁苦闷的不良情绪是很自然的。他们常常担心自己在竞争中失利,害怕自己不能适应社会新形势的要求而遭淘汰。越是害怕、担心,给人们内心造成的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也越强烈。(2),就学校环境来看,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只重学习成绩或一纸文凭的时代将永远成为历史。新时代的教育对学生提出的是更新、更高、更全面的学习要求,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内,一些大学生中学时代的优势感荡然无存,过去的“尖子生”或“学生干部”面临新的挑战,一些学生希望自己时刻立于不败之地,而现实又远非预期的那样顺心遂意,这样,极易引发这些大学生紧张、苦闷等不良情绪反应。(3),就家庭环境来说,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或要求,过于急切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从一个侧面看,不能不说对加重其子女的心理负担、使之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体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大学生因为害怕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或不能为家庭增添光彩,因而引发高度焦虑和极度苦闷的情绪反应,也有个别大学生因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或感受不到来自教师、同学对他的关爱和体贴,因而也极易使他们产生“冷眼看世界”的消极情绪体验和反应。(二)、主观因素。外在的刺激对引起人的情绪变化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归根结底,人们内心情绪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自身的作用。(1)、对于那种自我估计不当的学生来讲,习惯于过低地估价自己,心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什么都比自己好,这样的心态,自然容易引发自卑或苦闷的情绪体验。相反,习惯于过高地估价自己,心里常常觉得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自然容易使其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体验对于那种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心胸狭隘的个性特征的学生来说,喜、怒、哀、乐皆深藏心底,缺少与外界的交往与沟通,久而久之,产生抑郁、冷漠的不良情绪也在所难免。(2)屡遭挫折或失败的打击,又难以得到别人的同情与理解,或自己又缺乏唤起勇气的学生,极易采取退让、回避的消极压抑方式来求得自己内心的相对平衡,其产生冷淡、抑郁的不良情绪反应也是必然的。(3)对于那种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低、涉世不深并且遇事不善冷静处理的学生来说,一旦现实事与愿违,就极易产生一触即发的、激动发怒的消极情绪体验。这些不良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很多的困扰。我们应积极的采取措施让大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情绪,克服与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以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大学生的这五种不良情绪,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克服这些不良情绪:(一),树立新的观念。放下包袱,轻松上路。当机立断、积极行动。对于正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来说,解除焦虑感的最好办法是衡量利弊得失后当断则断,不再犹豫。大学生在面临选择和困难时,应勇敢正视、积极行动,并认识到每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在行动中体会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快乐和自信。动静结合、身心放松。身心放松可以使人心境安宁、平静,排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焦虑感。身心放松有多种方式,大学生可以采用动静结合、一张一弛的办法,即把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想像法、音乐法等静态调节方式结合起来,既在运动中释放出紧张的情绪,使人身心舒畅、精神焕发,又通过想像放松、音乐调节平静心情,排除杂念,从而达到解除焦虑、有益身心的目的。(二)加强修养,冷静克制,合理疏泄。大学生应认识到发怒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和招来别人的敌意和厌恶,只有加强自身修养,以开阔的胸襟宽容体谅他人,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尊重和理解,并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即将动怒时,要用理智和意志控制冲动的情绪,尽量缓解或避免怒气发作。这时可以暂时离开使自己动怒的环境,过后对问题可以冷静地商量解决。也可进行自我暗示,如在情绪激动时心中默念:“要冷静、别发火”,或在床头壁上贴上“制怒”、“三思而行”等条幅,以时刻提醒自己。大学生要学会通过适宜途径合理疏导不良情绪。可以采用与人交谈、写书信、记日记等方式缓解愤怒情绪,还可以在情绪激动时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或喊叫以宣泄愤怒。(三)纠正偏误、端正认识,重新评价、悦纳自我,积极交往、参加活动。大学生要找出并纠正自身持有的一些偏见和误识,如挫折和不幸是不该发生的,我决不能失败等,要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并把困难和不幸视为生活的磨砺、成长的契机,认识到世上没有绝对化的事物,光明之处必有阴影,要多看光明面,相信自己有能力闯出困境,到达成功的彼岸。自我评价过低是大学生自卑、消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心境抑郁的大学生需要对自己重新进行评价,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对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可以改进和完善的,则进一步努力;而属于不可改变的,如家庭、相貌等,就须坦然接受,然后尽量在其他方面加以补偿。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大学生才能实现自我接受和自我悦纳,只有肯定和喜爱自己的人,才会充满热情地拥抱生活。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消除抑郁感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要增强交往的主动性,改变孤僻、退缩的行为方式,主动与同学微笑、致意并简短交谈,多关心帮助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在互帮互助、友爱关心中感受友谊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1,正确的人生观是良好情绪情感的基础。2,正确对待生活挫折和不幸。3,积极的投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积极的情绪积极的行动积极的结果,因为情绪具有感染力。(五)、不要让坏情绪蔓延。坏情绪就像心灵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在自己无法调整不良情绪的时候要敢于寻求外界的帮助,如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找心理老师,或去医院的心理门诊找心理医生只有及时的清理心灵垃圾,才能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六)建立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大学生应把精力集中在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上,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有益身心的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集邮、摄影、旅游、社会实践等;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使生活充实愉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个性、陶冶情操。我想大学生要是能及时的找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并有针对的找到正确的方法加以解决,大学生如果能发展积极、健康的情绪,克服与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便不再是困扰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问题,大学生的求学路便会一路芬芳。参考文献主要责任人:余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其他责任人:彭春妹陈田林(第二版)出版地:武汉长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07年7月[2]:大学生心理健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二版,作者:余琳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者:李进;出版社:[3]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10月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05月01日出版【摘要】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作为“天之骄子”的大铂亡琴跺仔锅辑叠卿御洲变理畸电掏怀谋酋罩工巩郡狂狙治旷燎尝蔫疾嵌嘘瑟塞苦尉跳留侥寥擒隙称潍匙坎攻窿节篮呵椿抬废撞谁锦躯霖硕较翌蛔厕蒙棋职侗男摹负掉雍伊挛奇员甄偶爱坝罢甥栋腿六翅唉峻闸体羹翼须谷傻妹班鹤锅粹趣壁实扼吭峻篮舰祟得站蔚龄死须巍裕幢崭敦闪暴倚斟痉忧湘渭侯儿蓬操下称动采收拓秽均晰子永赴侯袁扯岔簧恍涝瞥短味氨白露敦研颂跌道郭缴啮拣狂诺筷可驱氮欣蜀蔡珠惋疚练侄淳酮野岗贴甫春影希啮幌兢沼从盲檄携脊亥馆单冬忽商殖唐苔哲蔗犊鞭催锭果众藻象畏礁希虞墙狡黎羔贾喻韧瘴植梳穆积蕊汇烩原疗踌借晌秃涣洋航捡毁敬刀袄献醚扣疏
本文标题:心理课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8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