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淮河流域旅游发展研究
淮河流域重要城市淮安市旅游发展研究摘要:文章分析了淮安作为淮河流域重要城市的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思路、重点,并提出需要国家扶持的政策和重点项目支撑。关键词:旅游发展淮河流域政策思路研究在淮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江苏省旅游局指导下,淮安市旅游战线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淮安市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旅游生产力全面增长,旅游产业规模、产出水平和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401.44万人次,比去年增长21%;实现旅游总收入150.78亿元,比去年增长23.3%,成为淮安市的重要产业之一。一、淮安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果、经验(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国家4A级景区9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国家水利风景区4个、省自驾游基地2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旅游度假(实验)区1家、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到3家,旅游星级饭店38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7家,锦江之星、莫泰168、如家快捷等经济型酒店纷纷入驻淮安。淮安市旅行社目前数量已达到85家,其中国际社1家。(二)旅游规划不断完善,空间布局基本确立按照“规划先行、布局调整”的理念,建立并完善了全市旅游四级规划体系。继2003年编制完成《淮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后,于2009年对原有规划进行修编,初步确立规划布局;2008年编制完成《淮安水利枢纽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2007年编制完成《淮安市乡村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按照“旅游兴县”的经济发展战略,盱眙高起点狠抓旅游规划,《盱眙县2006-2020年旅游总体规划》于2007年正式实施;八仙台、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甘泉山、龙泉湖等旅游项目先后规划设计;其他县(区)也相继完成了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乡镇、各主要旅游景区也先后编制了旅游规划,基本形成了市域、县域、镇域、主要旅游景区点的规划体系。(三)城市旅游品牌初步树立,市场促销成效显著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并举的营销策略,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促销,声势浩大地举办节庆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淮安旅游的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城市旅游形象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立足江苏、着眼华东、面向全国、拓展境外”的市场开发战略的指引下,淮安市将沪宁高速、京沪高速、新长铁路、陇海铁路沿线的大中城市作为宣传促销的主攻目标,采用多种营销战略和促销手段,重点开发华东、华北、中原市场。目前已经形成多样化的市场营销体系和促销渠道。(四)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旅游环境和功能优化明显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淮安促进了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环境和功能的优化提升,城市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旅游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依法规范旅游市场行为,不断延伸管理和服务领域。创建文明行业,大力倡导诚信经营和服务,积极推进旅游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大交通环境的改善,使旅游交通更为便捷,旅游交通标识工作得到重视。旅游培训中心的专业功能得到强化,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五)综合效应充分显现,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联动发展、区域共同发展、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旅游空间由城市向乡村拓展,农家乐旅游、农业生态休闲游等现代旅游项目,不仅促进了乡村的城市化过程,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社会投资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提升了服务业的比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旅游业的发展,为淮安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了淮安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进程。二、淮安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江苏正凭借自己的旅游特质、绝佳的空间区位及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通过全面实施“旅游兴省”战略,旨在把江苏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使旅游业成为江苏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形象产业。目前江苏旅游空间的战略定位在原“一圈三带一轴”的基础上,着力规划与建设沿海新的旅游带,打造沿海蓝色梦幻区;大力提升挖潜沿江、沿运河旅游带,打造江、河旅游绿色长廊区。但是江苏南北长于东西,沿海、沿江战略不足以富全省,至此提出江苏旅游发展战略新思维:五大湖和大运河纵贯苏西最具发展潜力。对接省局发展战略,积极构建淮河流域生态经济走廊,打造运河文化遗产链,与宿迁联合构筑“五湖”中“洪泽湖”旅游经济圈,形成环洪泽湖旅游经济共同体。根据旅游总体规划提出的“两核一轴两组团五大功能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在十二五期间构建“两核一圈两组团五大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具体来说就是:“双核一圈,全面引爆;五区联动,组团发展”:双核,即两个区域旅游增长极——以淮安市区(楚州区为中心)为全市一级旅游发展核心,以盱眙县为次级发展核心,组成淮安旅游的双核结构;一圈,即一个环洪泽湖旅游经济圈——以双核之间的沿洪泽湖大湖风光百里古堤旅游带为基础,联动环洪泽湖的盱眙、楚州区、泗阳等其他城市,构建环洪泽湖旅游经济圈,全面促进淮安旅游走向“大湖时代”;同时“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白马湖旅游开发,构建两大湖的互动发展。两组团,即分别以两个增长极为核心的旅游功能组团——一是以楚州区和主城区为中心,淮阴区、涟水县为外围的历史文化旅游组团;二是以盱眙为中心,洪泽县、金湖县为外围的南三县生态休闲旅游组团。五区,即五个旅游功能区——淮安市区(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淮阴区)的名人名城运河之都综合接待旅游区、盱眙山水名胜生态美食旅游区、洪泽渔乡百里古堤大湖风光旅游区、金湖鱼米之乡休闲度假旅游区、涟水千古酒乡生态休闲旅游区。三、需要国家层面给予支持的政策需要国家层面支持环洪泽湖旅游经济圈建设。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现在湖面分属淮安、宿迁两市五个区县,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千年古堤就是历代为治水而建,与都江堰齐名,全长67.25公里,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两省、两市、五区县交界地段,同时也位于“两河经济带”交叉地段(淮河经济带、大运河经济带),因此有必要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实施“淮安市河湖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江淮旅游中心地,以发挥更大的经济辐射功能。构建“环洪泽湖旅游经济圈”将整合更多的资金、人力和政策资源,极大的促进环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构建洪泽湖经济圈不是一时一地可以为之,而是一个跨区域、跨产业的长期工程。确立环洪泽湖旅游经济圈在江苏省旅游的先锋地位,着力规划并运作在全国具有影响的旅游项目。环洪泽湖旅游经济圈,上升到省级战略,形成“南有太湖,北有洪泽湖”,要树立全面融合的理念、整体推进的理念、文化导向的理念、高端引领的理念、跃位领先的理念,将洪泽湖打造成为十二五期间江苏新的旅游增长极。不久的将来,在苏中北地区将崛起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漂流、运动娱乐、湖鲜美食、温泉养生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旅游经济特区,不断地向世人展现浓郁的大湖风情、古堰风韵、宗教风骨、生态风光。四、实施的重点旅游项目项目一:百里运河文化长廊——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制定创5A行动计划,按照国家5A级景区各项标准,对沿途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整合沿途景区景点,包括建大运河国家博物苑项目、“运河戏码头,淮安夜风情”遗产文化休闲策划、“南船北马”风貌景观设计,打造淮安地标工程、大闸口至清隆桥沿里运河“淮扬菜美食街”工程、“千里柳堤一线”遗产景观绿化、“中国运河之都”遗产原真性展示工程:河运总督府与清晏园。(3)带动线状区域交通、娱乐业、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多个部门或产业的发展。形成淮安旅游的拳头产品,全面提升淮安旅游的品位。树立淮安“运河之都”旅游形象,展示淮安历史文化、运河文化、水文化的精髓。项目二:周恩来纪念园区——外交文化主题街区打造“恩来故里”、外交文化主题街区、全国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1)周恩来纪念馆精品化工程(主展馆改造、兴建纪念碑廊、大门、景观小品);(2)周恩来故居环境整治与配套设施建设;(3)故居及纪念馆周边民居和街区整治,打造以外交文化为主题的商贸街区,将古今中外著名的外交典故、外交人物等通过景观小品、餐饮、住宿设施等进行展现。项目三:河下古镇——国家4A旅游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西游神话主题街区。(1)在保护传统街巷格局、居住形态、自然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旅游策划和开发。重现河下古镇历史上漕运、盐运、市井繁荣场景。(2)制定创4A行动计划,按照国家4A级景区各项标准,对沿途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3)西游神话主题街区——在吴承恩故居、吴承恩纪念馆、猴王世家艺术馆等现有景区景点基础上,打造西游神话主题街区,建设诸如牛魔王牛排馆、红孩儿肚兜馆、铁扇公主香扇馆的特色旅游商贸街区。项目四:天泉湖(铁山寺)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成为淮安市休闲度假的拳头旅游产品。积极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1)加强目前铁山禅寺的修建,对粗糙工程进行整治,开展景点的完善和精品化建设工作。(2)开展天泉湖畅游、天泉涧探幽、大湖撒网捕鱼、山涧抓鳅捉蟹、花溪垂钓等体验型旅游项目,开发高尔夫运动项目,举办“亲近湖水,体验山林”主题活动,通过节事推动,发展生态旅游。(3)加强天泉湖水源保护和水治理工程建设,打造“苏北九寨沟”品牌。项目五:洪泽古堰水文化旅游区集旅游接待、休闲度假、水利文化体验于一体,打造酒店集群、休闲集聚区、中国古堰水利文化博览园、水文化主题公园(WaterWorld)等一批亮点项目、卖点项目及引擎项目。(1)洪泽县城定位为旅游服务接待主中心在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充分考虑现代旅游产业的要素,形成大洪泽湖旅游服务接待主中心;(2)打造一道风光秀丽的水上长城文化景观带,重在亮化古堰文化和培育湖滨景观,依托渺渺湖水和堤上万株树木,联动乐水养生园、城南公园、省级运动员康复疗养基地等重大项目,主要表达“深生态”、“活文化”和“真生活”三大主题,不安排永久性建筑建设项目;(3)联通环洪泽湖大堤自行车赛道,举办相关节事。打通从洪泽古堰至老子山、明祖陵的水上游线,部分地段架设沿湖栈道,选址建设水文化主题公园(WaterWorld)。项目六:白马湖湿地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旅游景区打造江苏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区,中国水利风景名胜区。(1)初期以恢复湖区自然环境为主,建设核心起步区,使景区初具规模,利用重点项目的带动效应,成为淮扬地区的知名休闲旅游区;(2)中期重点丰富休闲度假产品体系,吸引中高端人群,以大量的活动成为苏中北地区知名的湖泊休闲度假地;(3)完善度假产品引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打造国际标准的旅游休闲度假区服务标准,成为在长三角比较知名的文化主题湖泊旅游地。在湖岸周边建环湖大道、亲水平台和生态绿地,发展集垂钓、餐饮、观光、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项目七:古黄河文化景观带——中国南北地理分界标志园尽快组织实施古黄河城区景观建设规划,争创4A级旅游景区。加快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建设,集中展示中国南北标志性文化,新建景观雕塑、古黄河广场、博物馆等。进一步集聚游客人气,提升古黄河滨水活力和淮安知名度。项目八:秦汉将军园——军事主题公园拟建大型秦汉将军园,将秦汉两代有代表性的军事人物融入园区建设,重点体现秦汉文化与将军特色,打造具有吃住行游购娱功能的全方位主题公园。改造提升漂母墓,放大漂母墓的道德价值,在母亲节打造类似于“仁爱天下”的节庆活动。项目九:国际婚庆博览园——婚庆中心打造以国际婚庆博览园为龙头的的清河区古淮河旅游产业集聚区。项目十:清河天下美食苑——美食中心汇聚天下名菜,打造长三角知名美食中心。争取淮安·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举办,积极申办“中国厨师节”,培养一批淮扬菜大师、名师和高等级厨师。项目十一:老子山“天人合一”温泉休闲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按4A标准打造国内独具江南水乡渔家风情的温泉旅游休闲养生基地、国际会议接待中心。四星级标准建设,集合老子道教文化打造温泉旅游。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十二:涟水今世缘酒文化旅游区——工业
本文标题:淮河流域旅游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4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