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上饶市2016届上饶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上饶市2016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轻视功名利禄B.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25.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C.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D.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26.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B.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D.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27.目前史学界对于雅典是否为民主政治存在争议,其中反对者最主要的理由是雅典A.一些功勋卓著的公民被流放B.将军等重要职位未完全开放C.存在所谓的“多数暴政”D.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数较少28.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A.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C.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29.“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孙中山此话表明,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外国势力的干涉B.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军阀之间的混战D.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存在30.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B.当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C.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31.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B.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C.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32.有学者指出,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840—1919年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年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作者该论述的共同标准是A.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B.民主政治制度全面确立C.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D.启蒙思想发挥指导作用33.19世纪末期,英国的家庭人数开始减少。这种趋势先在上层社会和自由职业中开始,不久影响到其他中产阶级,最后影响到工人阶级,工人中也一度出现了节育。这反映了A.大机器时代工人的生育观念得以修正B.工人主观上更愿意少生孩子尽快脱贫C.智能型职员群体成为工业化的主力军D.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内竞争日趋激烈34.“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心理层面的时尚、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哲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作为整个精神文化核心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民族精神层面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影响和变革。”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B.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C.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之光D.宗教改革主张“教随国定”35.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发表“横滨宣言”,提出“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对此,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滨田宏一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扁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亚太自由贸易区-A.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B.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2分)(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13分)41.(12分)下图是关于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指出曲线A、B分别代表的经济理论并描述曲线A、B影响力的演变历程。(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在第44、45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撒彻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更加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主张放弃扩大政府开支,大搞福利,以刺激需求的政策;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为此,自1979年5月入主唐宁街10号之后,便对英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改革”。她还认为英国企业过分国有化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为此,英国政府陆续把电讯、港口、航天、汽车等12家大企业,以不同形式私有化了,价值50亿英镑的煤气公司等企业到1986年也出卖了。改革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首先取得了成果,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3.3%下降到1985年的5.5%。但是紧缩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失业,英国的工业基础也萎缩了。首相强调她的政策已见成效,不仅顶住一些经济学家和工党的猛烈攻击,而且一再改组内阁,撤换了反对现行经济政策的大臣。撒彻尔夫人的改革终于使英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86年,英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3%.比美国或世界上其他三大工业国家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中的任何一个都快。——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8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撒彻尔夫人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彻尔夫人改革的影响。(7分)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光启……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爽、水利诸书。授简讨。分礼闱,与同官魏南乐不协,移病归,田于津门,盖欲身试屯田法,因就间疆理数万亩。后草《农政全书》十二卷以闻,本此。光启宽仁果毅,淡泊逢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方、坐论,无问寝食。尝日:“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遂于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等,威所究治。先是,二年五月日蚀,钦天监推算刻数不合。光启受命监修历事,与西洋龙华民、汤若望等精心测验,上《历书》前后共三十一卷。大约按地南北,差其后先,以交食不误为准。所为农书,计十二目,而终以荒政。其议屯田,以垦荒为第一义,立虚、实二法招徕之。“盖棺之日,囊无余赀”材料二:(徐光启)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竺可桢(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徐光启处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他的科学研究最突出的是哪两方面?(10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竺可桢观点的认识。(5分)上饶市2016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历史部分一、选择题24.B25.C26.B27.D28.C29.A30.C31.B32.A33.D34.D35.A二、非选择题40.【答案】(1)趋势:局部时段有所波动,总体上不断上升。(2分)特点:虽有发展,但整体上城市化进程缓慢。(2分)因素:五口通商后,城市内的现代工业逐步兴起;对外开埠城市以商业化为主,城市化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足(或工业化水平整体低,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动力不足);长期战争(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对江南城镇破坏很大;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8分)(2)特征:1949至1958年,城市化平稳发展。(3分)原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城市工业人口大量增加。(4分)因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出现;“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整体停滞不前;“上山下乡”运动使城市人口流向农村等。(6分)41.【答案】曲线A经济理论:自由主义(2分)历程:从1776-1929年,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用;1929-1981年,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渐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抛弃。(4分)曲线B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2分)历程:20世纪30年代由凯恩斯所创立;二战后特别是50一60年代,凯恩斯主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并得到社会上的普遍承认和广泛支持;7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理论相实践上无法应对滞胀,因而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4分)44.【答案】(1)特点:改革取向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改革理论是货币主义学说;改革过程充满了艰难和曲折;改革成效明显,取得了成功。(8分)(2)影响:改革使英国逐步摆脱经济“滞胀”(回答经济增长较快,通胀率降低亦可);英国经济向“多市场,少政府”转变;推动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如答加大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亦可给分)(7分)45.【答案】(1)背景: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强化。文化:思想专制、八股取士;对外:逐渐走向闭关锁国。(8分)两方面:农学和天文学。(2分)(2)赞同。徐光启借鉴西方的科学,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与利玛窦等合作翻译了《泰西水法》等科学著作。(5分)
本文标题:上饶市2016届上饶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3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