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章简介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代中国经济层面的改革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二是所有制问题,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三是分配问题,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问题。计划(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实质是谁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等阶段,从中共十四大以来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最终确立并走向深化。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问题争论了十四年,直到邓小平南巡,这场争论才划了一个句号。所有制问题用了五年时间,在十五大上得到解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在十六大上得到明确的解决。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过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①党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过程第一阶段,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81年6月的《决议》正式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得到十二大肯定。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但这时市场经济还被认定只起辅助、补充作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过程第二阶段,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对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直在思考,他认为,这两者的关系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很糟。(《邓选》第3卷,第17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明确规定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决定》还强调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不再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邓小平认为,这个《决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作出了新的解释,说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他指出,以前“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邓选》第3卷,第364页)(拓展: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强调的是交换。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讲的是资源配置方式,指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的。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才能产生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1987年十三大提出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并强调“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这相对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是改革理论的深化与突破。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第三阶段,市场经济原理的明确界定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出现政治风波,国际上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不动摇。他认为要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他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原理,从理论上根本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德新社(德国)称赞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和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根据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建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得到邓小平赞同。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出: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实现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勾画出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蓝图的描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第四,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提出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十七大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十八大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是《决定》最重大的理论突破,二字之差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当然,市场“决定”作用不等于全部作用,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8项(见教材P164)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第一,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制度属性范畴的传统观念,把它们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由此阐明了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在过去,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看作是分属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我们党的贡献在于:不再把计划和市场看作制度性范畴,而是看作体制性范畴。它们不是某种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亦即经济手段。德新社称赞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和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杨继绳《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变革》作者:杨继绳2014年08月18日来源于财新网第二,强调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关系的平等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市场发展的开放性市场行为的有序性宏观调控间接性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市场主体的自主性: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拥有的全部权利;市场关系的平等性: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通过市场发生联系,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中,全部生产要素都进入市场;市场活动的竞争性:所有经济活动主体都以市场为竞争目标,拓展市场空间;市场发展的开放性:每一市场主体都追踪市场,适应市场变化;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市场行为的有序性:一切经济活动方式和关系都以法律形式来规范,整个经济的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和科学的法制基础(包括市场经营活动的运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宏观调控间接性: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强化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等。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离析,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又强调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的济基本特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这样做是否违反了社会主义原则呢?没有。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邓选》第3卷,第149页)(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2)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三点)(3)宏观调控上,把人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也就是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性作用,同时通过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等消极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针对有人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几字是画蛇添足,江泽民说:“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东西,毫无疑问,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
本文标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9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