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朝鲜长鼓舞历史沿革•朝鲜族长鼓起源于印度细腰鼓,又名“杖鼓”,历史曾流行于中原地区。朝鲜族民间乐器。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公元4世纪时,细腰鼓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而后又东传朝鲜。????????!音乐欣赏长鼓•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舞者用鼓鞭(一尺许细长的竹鞭)兼用鼓槌(一端圆粗,长约尺许的木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后者春持鼓鞭随乐起舞。[2]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长鼓演奏方式•演奏时,坐势,置鼓于架上;立势,将鼓挂于奏者腹前,左手拇指扶住铁圈,其余四指可单指敲击或一起拍击手鼓面,右手执鼓棰敲击棰鼓面。经过人们不断地发掘、整理,演奏技艺极为丰富。手鼓面奏法。左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闷鼓点等四种,棰鼓面。右手奏法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滚奏、震奏等,敲击的节奏变化有四十多种。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独唱、舞蹈伴奏。舞蹈形式•其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建国后,长鼓舞经朝鲜族舞蹈家们的精心改编,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使这一艺术形式日趋完善。表演长鼓舞的朝鲜族美女图片欣赏传承与发展•近百余年来,杖鼓在我国中原逐渐消声匿迹,而在朝鲜族人民中广为流传,遂改名为长鼓。长鼓作为民间打击乐器,在农乐舞队里由长鼓手击打,起伴奏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当情绪高昂时,长鼓手常常随着众人一起翩翩起舞,因其身前挎着长鼓,故在起舞时侧重于击鼓的形体动作,逐步创作出挎跳“大蹦子”等技巧,由此而被称为“长鼓演戏”。后经历代艺人创造丰富,长鼓舞便在20世纪初期,以独立的表演形式从农乐舞里脱颖而出。视频欣赏影响•每逢佳节之日,民间常出现跳长鼓舞者,深受群众欢迎。延边歌舞团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将长鼓舞搬上舞台,从而扩大了长鼓舞的影响,60年代又在独舞的基础上,创作出长鼓的群舞表演。长鼓舞不仅鼓技惊人,花样翻新,亦在于表达喜悦、欢快的情绪,以优美的舞姿和娴熟的鼓技给人美好的艺术享受。
本文标题:朝鲜长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3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