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时政导入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发展习近平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①“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目前国内②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向社会发布。③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就是提出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4次聚焦“三农”。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④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必须⑤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术语提炼(1)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农村改革必须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4)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5)矛盾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1.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关注“三农”问题。下表是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名称,反映出国家对不同发展时期解决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题预测时间文件名称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7年《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①真理是客观的又是发展的②不同事物之间存在不同的矛盾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解析:国家对不同发展时期解决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这体现了真理是客观的又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①符合题意;解决重中之重的“三农”问题说明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④符合题意;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2.漫画《惠农政策》启示我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①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②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③将国家政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④必须认识到事物的质变存在于事物量变之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国家政策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必须与地方具体实际相结合,故①正确。出台政策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必须符合农业发展规律,故②正确。农业发展应该将农业实际作为前提和根本,国家政策只是指导,排除③。质变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排除④。3.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部分)要求经济稳定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收储制度,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①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等②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让农民真正成为村集体的股东③材料二会议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尽管国家非常重视耕地保护,但情况却不容乐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每年减少耕地600多万亩。同时一些地方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安置方式单一、社会保障不足、缺乏有效的纠纷调处和裁决机制,从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也逐年增多。(1)简要说明材料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措施的经济意义。(2)结合材料和矛盾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守住我国耕地红线。参考答案(1)①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供应和国家粮食安全。②改善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障消费安全。③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增强农民收入。(2)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必须严把土地流失关,防止耕地被占用。②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借鉴保护耕地的政策,合理保护我国耕地。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当前我国耕地流失的原因,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如果突破耕地红线,我国粮食安全会受到威胁。考点考情考纲展示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考向预测1.命题特点:本课近几年主要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等。从形式上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命题多以漫画、古诗文、现代科技成果、文化建设及社会改革等热点问题为素材2.备考方向:应注意结合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理解和分析有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中美、中俄、中印等大国关系的处理,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用矛盾的特殊性及方法论分析我国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等思维导图(构成、引起)联系发展矛盾根本内容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总特征)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1.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3.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4.认识世界就是,改造世界就是。5.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的观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矛盾是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认识矛盾解决矛盾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A.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B.准确理解:“事物内部”——既指事物内部,也指事物之间考点梳理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对立统一相成相反(1)矛盾的同一性(有条件的,相对的)①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②表现: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C.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①含义:(2)矛盾的斗争性(无条件的,绝对的)②表现: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A.相互区别(你不同于我,我不同于你)B.相互排斥(你离开我,我离开你)C.相互克服(你吃掉我,我吃掉你)(高与低;美与丑;黑与白……)(化合与分解;同化与异化……)(新事物与旧事物;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统一)(对立)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②特点不同: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1)区别:斗争性: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有条件的、相对的①含义不同: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同一性:相互吸引、相互联结(2)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斗而不破”)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小结一: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间)B.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时间)(1)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小结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2)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3)特性: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事物)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阶段)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区别不同方面)(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个性)(1)含义:2.矛盾的特殊性“……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每一家庭在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不同(如成家前,后)……”“……在家庭的诸多矛盾中(如婆-媳;夫-妻;父母-子女)……”原理小结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地位:①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②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3)如何做到:①前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②关键:全面地分析矛盾,在运动中把握矛盾③重要条件: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形而上学的“一刀切”和“一风吹”①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1)相互联结: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2)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个别)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方法论要求〗:①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和工作方法。〖原理内容〗:(1)相互联结:①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原理总结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③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同一性矛特(个性)寓于存在于;包含于=斗争性矛普(共性)时政导入认清形势沉着应对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1.我国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确定为“稳中求进”。“稳中求进”的哲学依据是()A.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B.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新题预测解析:“稳
本文标题: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2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