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汤金仕踝、足部解剖一、骨骼二、关节三、韧带四、肌肉五、神经六、血管七、特殊结构一、骨骼腓骨下(外踝)胫骨下(内踝)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块)内踝外踝二、关节1.距小腿关节(距上关节):完成踝背伸与跖屈。2.距跟关节(距下关节):完成足部的内翻与外翻。5.跗横关节:由距舟与跟骰两个关节构成,呈S形状。6.跗跖关节:由三个楔骨与骰骨与五个跖骨组成的关节,仅为平面微动关节。7.跖趾关节:跖骨与趾骨组成的关节共有5个。8.趾间关节:趾骨组成的关节共有9个。三、韧带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外侧副韧带:(1)距腓前韧带: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在踝关节中立位时,防止距骨向前移位。(2)距腓后韧带: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动。(3)跟腓韧带:在踝关节中位限制足内翻活动。※踝抽屉试验1、踝部三角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跟舟跖侧韧带跖长韧带跖骨头短韧带跖骨头横韧带等。2、足部1.跟舟跖侧韧带亦称弹簧韧带或跳跃韧带,其结构宽而厚,坚强有力,为足部最重要的韧带。形成足弓最重要的距骨主要依靠此韧带的支持。2.跖长韧带亦称足底长韧带,呈带状四边形,强而有力,主要作用是协助维持足的纵弓。3.跖骨头短韧带此韧带紧连五个跖骨头,位跖侧。支持诸跖骨所形成的横弓,防止跖骨头分离。四、肌肉1、膝、踝部肌肉2、足部固有肌膝、踝部肌肉1、后群: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2、外侧群:腓骨短肌、腓骨长肌、第三腓骨肌3、前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图片2.png胫骨前肌起止点:-起自胫骨体和小腿骨间膜,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作用:使踝背屈和足内翻足部固有肌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第二层:跖方肌、蚓状肌第三层:拇短屈肌、拇收肌、小趾短屈肌第四层:骨间背侧肌、骨间足底肌第四层:骨间背侧肌、骨间足底肌第三层:拇短屈肌、拇收肌、小趾短屈肌第二层:跖方肌、蚓状肌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第一层: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五、神经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足底内侧神经:支配足底内侧部肌、关节、足底内侧半及内侧三个半趾足底面的皮肤。足底外侧神经:支配足底外侧部肌、关节、足底内侧半及外侧一个半趾足底的皮肤。六、血管足背A于伸肌上支持带下缘续于胫前A,在踝关节前方行于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位置表浅,易于摸到搏动。主干继续沿拇短伸肌内缘和深缘前行。沿途发出3个分支。足底A分为足底内侧A和足底外侧A七、特殊结构1、踝管:踝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又称分裂韧带,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和内踝之间围成踝管。踝管有四条通道:①胫骨后肌腱②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③趾长屈肌腱④拇长屈肌腱2、踝穴踝穴是胫腓骨下端(内、外踝)形成的空隙,容纳距骨。胫骨、腓骨踝穴3、伸肌上、下支持带伸肌上支持带:又称小腿横韧带,呈宽带状位于踝关节上方,连于胫腓骨下端之间。深面有两个空隙,内侧者通过胫骨前肌腱、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外侧者通过拇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伸肌下支持带:又称小腿十字韧带,位于踝关节前方的足背区,外侧附于跟骨外侧面,内侧端分叉附于内踝及足内缘。伸肌上支持带伸肌下支持带4、腓骨肌上、下支持带外踝后下方的筋膜增厚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腓骨肌上支持带连于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之间,可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后下方;腓骨肌下支持带前端续于伸肌下支持带,后端止于跟骨外侧面前部。作用:固定腓骨长、短肌腱于跟骨外侧面。5、足弓由跗骨与跖骨借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分为:(1)内侧足弓:由跟骨、距骨、足舟骨、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及其连结共同构成。特点:弓高,弹性好,有缓冲作用,又称弹性足弓。(2)外侧足弓:较低,由跟骨、骰骨、第5跖骨及其骨连结而成。特点:弓较低,弹性差,主要作用是支载重力,又称支撑足弓。(3)横弓:由骰骨、第1~3楔骨、第1~5跖骨基底部及其间的骨连结而成。6、深筋膜、腱鞘和滑膜囊1.深筋膜主要作用之一是形成支持带、跖腱膜等。(1)支持带支持带是深筋膜增厚所形成又称假性韧带,主要起约束肌腱的作用。(2)跖腱膜为足底深筋膜在足底中间部增厚所成。跖筋膜似一弓弦,张于足的纵弓上。人在直立或负重时弓弦就绷紧,对维持足弓起着重要的作用。※跖腱膜作为足弓的弓弦,是足弓维持与保护的重要组织。2.腱鞘与滑膜囊(1)腱鞘踝部腱鞘分布于其前部、前内侧部、前外侧部后部前部腱鞘有:胫前肌腱鞘、坶伸长肌腱鞘及趾伸长肌腱鞘。前内侧腱鞘有:胫后肌腱鞘、屈坶长肌及屈趾长肌腱鞘。外侧: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共有一鞘。后方有:跟腱鞘。外踝皮下囊:位于外踝与皮肤之间。内踝皮下囊:位于内踝与皮肤之间。跟骨皮下囊:位于跟骨后面皮下。胫骨前肌腱下囊:位于胫骨前肌与第一楔骨之间。跟腱囊:位于跟骨后面与跟腱之间。蚓状肌囊:位于足蚓状肌各肌腱于跖趾关节之间。2.腱鞘与滑膜囊(2)滑膜囊踝足部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一、踝关节的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二、足部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1.背屈与跖屈即距骨在冠状轴上旋转。距骨头体在矢状面上背屈与跖屈★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2.内翻与外翻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一、踝关节的运动※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的运动是联合的。当踝跖屈时足内翻,踝背伸时足外翻。二、踝关节的负荷★踝关节的负荷与其关节面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静止情况下以全足放平站立负重时,踝关节承受的压缩应力相当于体重的2倍;以前足站立时相当于体重的3倍;步行支撑期的推进期,关节面受到的应力相当于体重的5倍左右。★距骨在踝穴内有无倾斜(可理解为跖屈?),会通过影响关节面接触面积而影响关节所受应力的大小。有轻度倾斜,关节面所受到的应力会因为承重面积变小而明显增加。三、踝关节的稳定性机制踝关节的稳定性因素:骨、韧带、肌力及重力等。首先,踝穴结构至关重要,距骨体呈楔形,与踝穴相适应,且宽的一端在前,可有效地阻止距骨后移和向侧方移动。其次,大多数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方向均向下及后行,均有阻止距骨后移加的作用。S1.背屈时的稳定性背屈时距骨颈上面与胫骨远端关节前唇接触,关节囊后部拉紧,后侧韧带及肌肉紧张,阻止踝进一步的背屈。2.跖屈时的稳定性跖屈时,距骨后结节,接触后唇,阻止跖屈过度。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前部分亦有阻止作用。3.横向稳定性即侧方稳定性,其控制因素一是距骨体嵌入踝穴内,二是副韧带位于距骨侧方,起到稳定作用。四、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正常步态时,踝关节的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髋关节、膝关节,但因踝关节的负重面积大,经踝关节传导的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却低于髋或膝关节。★踝关节力量在跳跃活动中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重要作用。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动作完成质量的高低:比如在跳高时,如果踝关节力量强大,起跳腿踝关节及时、充分的提踵,可提高身体重心的初始高度,并直接影响到腾空后的姿势和效果。★跑步的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肌腱的弹性形变与复原进行的。它可在腾空之前的制动阶段,通过肌腱的形变而储备能量。足的运动、功能与生物力学一、足的运动足主要有背伸、跖屈、内翻、外翻、内旋、外旋等运动。其中有某些关节可另有不同运动如跖外展内收,趾伸屈等。实际上,跖屈背伸运动发生在在踝关节,足的内外翻则在距下、跗横等关节发生。前足内翻外翻时,必伴随有内旋外旋。二、足的功能1.支持作用足在站立或活动时均起支持作用。如站立时体重经踝至距骨,再经足弓分布于3个负重点(跟骨结节、第一跖骨头与第五跖骨头),再传至地面。双足6个点成为强有力的支柱,以保证直立时足底支撑的稳固性。2.杠杆作用足由静而动,由立而走,肌起重要作用。如单就某一关节而言,在活动中,不同的姿势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杠杆作用。三、足稳定性的维持1.骨性结构特点足弓在稳定性方面所起作用很大。2.关节囊及韧带的加固以及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动力作用,均使足部结构非常稳定。3.足内肌和足外肌的作用足内肌有帮助稳定足弓及抬高足弓的作用。足外肌本身对足弓就具有一定的影响。4.关节的影响如距舟关节的接触面大小也对足的稳定性有影响。在跖屈时,距舟关节接触面变大而相对稳定。四、足的生物力学★足与踝常协同运动,但有别于踝,具有其独特性。★作为下肢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足在需要时变成一单独的固体单位,为一刚体,而在需要赤足爬攀时又十分灵活柔顺。行走时即足的活动处于刚体与灵活易弯这二个极端状态之间。★足的结构必须适合各种动作需要,其生物力学很复杂。系梁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踝、足部解剖与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4274 .html